Charles River啟百萬美元動物替代方案計畫 開發吸入藥物毒理學檢測  

撰文記者 吳培安
日期2024-06-13
(圖片來源/freepik)

美國時間11日,跨國委託臨床研究服務商(CRO)——查理斯河實驗室(Charles River Laboratories)宣布啟動一項新的動物替代方案計畫,在與開發了3D人類呼吸道模型EpiAirway的生技公司MatTek等單位的合作下,投入取代動物實驗的吸入式藥物毒理學檢測技術開發。
 
這項計畫獲得了130萬美元的資金支持,贊助者包括化學研究與倡議基金會(Foundation for Chemistry Research and Initiatives),以及美國化學學會(American Chemical Council)的長遠範圍研究倡議(Long-Range Research Initiative)等。
 
檢測技術將會由Charles River的蘇格蘭愛丁堡團隊與類器官公司MatTek共同開發,並與研發機構Batelle、希臘溪毒性動力學諮詢服務公司(Greek Creek Toxicokinetics Consulting)等單位攜手合作。
 
Charles River全球發現與安全性評估合作企業執行副總裁Shannon Parisotto表示,這項計畫是為吸入式毒理學研究,移除動物實驗需求的重要一步。今年4月,Charles River也已經宣布啟動「替代性方法推進計畫」(Alternative Methods Advancement Project),大舉投入動物實驗替代方案。
 
本月5日,Charles River也宣布和跨國大藥廠賽諾菲(Sanofi)合作,共同推出「虛擬控制組」(Virtual Control Groups)計畫。該計畫的目標是在動物實驗中,利用回顧性資料庫開發出的虛擬控制組,選擇相應條件的虛擬實驗動物作為控制組,以減少實驗動物犧牲。
 
在臺灣,由陽明交通大學生醫所、電機系和生科院教授陳冠宇創辦的久浪智醫,也透過結合半導體感測技術自動化肺部器官晶片的軟硬體技術,投入動物實驗替代方案的研發,並將器官晶片應用在呼吸道和藥物開發領域。
 
陳冠宇表示,久浪智醫的技術涵蓋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囊性纖維化(CF)、病毒感染、空汙和肺癌等呼吸道範疇,為藥廠和臨床機構提供解方。其目前已經開發出三項核心技術,包含:LungSim晶片、Breath X動態吸入性微生理系統和CuraAI數據分析模組等。

參考資料:
https://www.fiercebiotech.com/cro/charles-river-develop-animal-free-inhalation-toxicology-tests
 
延伸閱讀:  
(編譯 / 吳培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