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ll》子刊:iPSC衍生「輸卵管類器官」 首揭嚴重卵巢癌病變機轉

撰文記者 巫芝岳
日期2022-01-03
EnglishFrenchGermanItalianPortugueseRussianSpanish
《Cell》子刊:iPSC衍生「輸卵管類器官」 首揭嚴重卵巢癌病變機轉 (圖片來源:網路)

近日(12月28日),美國西達賽奈醫療中心(Cedars-Sinai Medical Center)的團隊,透過以誘導性多功能幹細胞(iPSC)所衍生的輸卵管類器官(organoid),探究出某些嚴重類型的卵巢癌,是如何從輸卵管開始病變所導致。該發現有助於未來卵巢癌的診斷,研究論文發表於期刊《Cell Reports》。

過去研究已發現,BRCA-1基因可能會導致輸卵管上皮細胞癌變,造成高分級(high-grade)卵巢癌的發生。不過,目前尚無人體研究直接證實此現象的發生,和疾病惡化的過程。

因此,該研究團隊透過具BRCA-1突變的年輕卵巢癌患者,以及對照組健康女性的血液,經重新編程(reprograming)為iPSC,再分別分化出兩組可模擬輸卵管內壁的類器官。

經過比較,他們發現卵巢癌患者的類器官持續出現細胞異常及癌化的特徵,不但癌症相關特定蛋白質(cancer-specific proteins)分泌增加,且將這些細胞直接移植到小鼠體內後仍能存活。

該項體外(in vitro)研究的發現,對卵巢癌病理學貢獻極大,未來或許可透過BRCA-1突變輸卵管的情況,來預測疾病嚴重度。

研究論文也指出,此輸卵管類器官平台,有望作為個人化的病理機制,以及藥物篩選用途。

研究人員表示,此研究也再次印證了iPSC在科學研究上的重要用途,且在此基礎上,未來將能對具BRCA-1突變的女性,進行更早期、得以挽救性命的卵巢癌檢測,並規劃有效、個人化的預防措施,及罹病後的治療策略。

類器官為一種體外的多細胞培養結構,比起一般細胞實驗,其3D構造更能展現動物組織或器官的部分特性;而從iPSC衍生的類器官,又更能代表幹細胞提供者本人的基因情況,因此被視為精準醫療發展上相當重要的工具。

參考資料:

1.論文原文:https://www.cell.com/cell-reports/pdf/S2211-1247(21)01642-9.pdf

2.https://www.eurekalert.org/news-releases/938753

(編譯/巫芝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