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28)日,研發銷售兼具的新藥公司泰宗生物科技(4169)舉行線上法說會,總經理王雅俊表示,旗下研發預防反覆性泌尿道感染U101,是全球首個非抗生素的藥物療法,在9月上旬維也納舉行的國際尿控協會年會(ICS)上獲得不少關注與反饋,正於臺灣12家醫學中心進行三期臨床收案中,目標2023年底完成三期臨床,2024年向台灣衛福部食藥署(TFDA)提出新藥審查登記(NDA)。
《臺灣》唐獎大師論壇
唐獎得主Pieter Cullis親揭 關鍵LNP技術創造基因療法、疫苗新時代
今(28)日,唐獎大師論壇生技醫藥場於清華大學登場,本屆得主彼得·庫利斯(Pieter Cullis),介紹實現mNRA疫苗與基因療法的關鍵——脂質奈米顆粒(Lipid nanoparticles, LNP)的開發歷程。在綜合討論中,則由清華大學校長高為元主持,並邀請中研院生醫轉譯研究中心吳漢忠主任、Onward Therapeutics 董事長兼執行長葉常菁、林口長庚醫院副院長邱政洵,與Cullis交流討論脂質奈米顆粒的應用與當前挑戰。
《國際》賽諾菲10億美元牽諾獎Jennifer Doudna公司Scribe 發展CRISPR NK細胞療法
近(27)日,賽諾菲(Sanofi)宣布,與諾貝爾獎得主Jennifer Doudna共同創立的Scribe Therapeutics,簽署了一項授權協議,賽諾菲向Scribe支付2500萬美元的預付款,開發和商業里程碑金則高達10億美元。賽諾菲將獲得Scribe的CRISPR平台的非獨家權利,用於開發新型自然殺手(NK)細胞的癌症療法。
《美國》DyAnsys止痛神經刺激設備 獲美FDA批准
美國自主神經系統醫材開發公司DyAnsys,宣布其神經刺激設備Primary Relief獲得美國FDA批准用於治療心臟手術後的術後疼痛。Primary Relief為一種經皮電神經刺激器(PENS)系統,在心臟手術後最多可使用三天,在一項臨床試驗中,與安慰劑裝置相比,它降低了疼痛評分,並減少了術後止痛藥的需求。DyAnsys指出,Primary Relief組在術後期間,使用類鴉片藥物吩坦尼(fentanyl)的比例是對照組的三分之一。
《美國》《Nature》子刊:微藻奈米機器人遞送藥物 抗細菌性肺炎
近日,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UCSD)的奈米工程師利用天然微藻細胞,開發出一種微型機器人,可在肺部四處游動,遞送藥物並清除引起肺炎的細菌。在動物實驗中可安全清除引發急性肺炎的綠膿桿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使小鼠存活率達100%。該研究發表於《Nature Materials》。
《美國》MIT開發人體雷達 居家監測帕金森病患者步態
麻省理工學院(MIT)和羅徹斯特大學(University of Rochester)研究團隊,建造了一種用於帕金森病患者家中的無線設備,利用無線電訊號來捕捉他們的活動,進一步分析出患者的疾病嚴重度、進展(progression)和藥物反應。該研究在21日發表於《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
《美國》Google併購Fitbit後加速大健康整合 發揮穿戴式裝置最大價值
去(2021)年剛被科技龍頭Google併購的穿戴式設備大廠Fitbit,美國時間27日宣布,將透過Google Cloud、Fitbit Health Solutions共同推出的新服務「Device Connect for Fitbit」,讓醫療照護和生命科學機構能使用取自穿戴式裝置的數據,更好地了解患者在臨床照護環境以外的變化和行為。
《美國》羅氏斥7千萬美元與Arsenal合作 進攻實體腫瘤次世代CAR-T療法
美國時間27日,細胞治療公司Arsenal Biosciences宣布,與羅氏(Roche)旗下基因泰克(Genentech)達成合作,由基因泰克斥資7千萬美元取得Arsenal的T細胞篩選工具使用權,將用於開發針對實體腫瘤的次世代嵌合抗原受體T細胞(CAR-T)療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