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23)日,韓國科學技術院(KAIST)的科學團隊,研發出一項奈米級的「AI神經儲存裝置」,首次讓仿生AI神經網路,能更完整模擬人腦的「神經元可塑性」、讓中短期和長期記憶並存於單一裝置;且該單一元件的設計,也大增其未來的擴充性並降低製造成本。該論文發表於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
AI技術中,神經網路是一種模仿動物神經元發送訊號方式來運算的工具,而目前的常見的半導體材料「互補式金屬氧化物半導體」(CMOS),只能簡單連接人工神經元和神經突觸,「突觸可塑性」(synaptic plasticity)在其中的相互運用仍有所限制。
因此,該研究團隊,首次將突觸可塑性和「神經元內在可塑性」(neuronal intrinsic plasticity)兩者,在一項奈米級的裝置中同時併行,讓AI模仿人腦神經的作用方式又躍進了一大步。
(編按:人腦中共有1000億個神經元和100萬億個突觸,其交織成複雜的網路構造,且神經元和突觸的功能與結構,會依據所受到的刺激而不斷變化,即所謂的突觸可塑性和神經元內在可塑性。)
研究團隊表示,過去,人工神經突觸裝置的運算方式,常用於加速平行計算(accelerate parallel computations,指許多指令同時進行的計算模式),與人腦的運行機制明顯不同。
而在他們研發的「神經形態裝置」中,不但使用分別模擬神經元和突觸特徵的記憶裝置組成,讓中短期和長期記憶可並存,且因為由單一元件替代複雜的CMOS神經元電路,因此能提高其可擴充性(scalability)與成本效益。
該論文指出,其在模仿短期記憶時,「閾值開關裝置」(threshold switch device),作為「揮發性記憶體」(volatile memory,指電流中斷後,所儲存的資料便會消失的電腦記憶體);在模仿長期記憶上,以「相變化記憶體」(phase change memory)當作非揮發性記憶體。
且以上兩組件,以薄膜形式整合在一起,不需再以電極連接,因而達到真正讓兩種記憶並存的效果。
領導該研究的KAIST教授Keon Jae Lee解釋,人腦會經由神經元和突觸間相互作用,來建立記憶和學習等認知功能,因此同時模擬兩者,是建立「類腦部」(brain-inspired) AI的基本要素。
此外,其開發的這項神經記憶裝置,還模仿了人腦可被「再訓練」的效果:透過神經元和突觸間的正回饋效應,能快速學習先前學過、暫時被遺忘的訊息。
參考資料:
1. 論文原文: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67-022-30432-2
(編譯/巫芝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