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時間14日,一項由美國奧勒岡與科學大學(Oregon Health & Science University, OHSU)領導的非人靈長類動物研究指出,一種原用在帕金森氏症、尚在研究階段的基因療法,透過修復大腦的多巴胺獎勵機制,大幅降低嚴重酗酒實驗動物的酒精濫用,甚至在1年治療後不再飲酒。這項研究發表在《Nature Medicine》。
在此研究中,團隊利用腺相關病毒-2(AAV2)作為載體,將人類神經膠質細胞神經營養因子(GDNF)的編碼基因,送到4隻恆河猴的大腦腹側被蓋區(VTA),並與4隻接受假治療的恆河猴做比對。
這些實驗猴原先皆屬於重度酗酒,也就是會自發性飲用大量的稀釋乙醇水,但接受基因治療的實驗猴飲酒量戲劇性地減少了90%以上,且在戒酒後也未恢復飲酒行為。因此研究團隊認為,這種療法有機會為重度酒精濫用疾病(AUD)帶來希望。
GDNF是一種會刺激細胞數量迅速增加的生長因子,能夠增強大腦合成多巴胺神經元的功能,而長期飲酒會有效減少多巴胺的釋放。目前已有研究顯示,患有嚴重AUD的人類、老鼠和非人靈長類動物模型,大腦某些區域的多巴胺釋放機制都會受損。
研究人員表示,雖然急性飲酒會刺激大腦釋放多巴胺,但是長期飲用後,大腦就會逐漸適應,減少多巴胺的釋放。當人們對酒精成癮時,就無法從喝酒中得到更多樂趣,人們喝得更多,只是因為他們覺得需要保持酒醉狀態。
OHSU奧勒岡靈長類國家研究中心(ONPRC)神經科主任Kathleen Grant教授表示,這項動物實驗在戒酒上的成效令人相當驚奇,因為這些實驗動物在經過幾個月後,飲酒量幾乎降至0,甚至會選擇喝水而不是酒,血中酒精濃度甚至低到測不到。
研究團隊表示,酒精濫用在全世界造成大量個人、社會和經濟性成本消耗,全世界與AUD及酒精相關的死亡案例,據估計多達240萬人。最近的流行病學研究更指出,酒精濫用每年造成美國經濟體2490億美元支出,每年14萬人的死因為AUD。
目前FDA批准的藥物療法很少,且患者經常無法堅持持續用藥,經常在戒酒和復發之間反覆循環,或是回到酒精濫用的狀態。研究團隊表示,至今仍缺少與持續性大量飲酒同時發生之大腦迴路適應的治療方法,而他們發現的基因療法即具有這種潛力,接下來他們將會繼續測試適合的治療劑量。
參考資料:
https://www.genengnews.com/topics/translational-medicine/gene-therapy-dramatically-reduces-alcohol-use-in-heavy-drinking-non-human-primates/
(編譯 / 吳培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