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 Medicine》膝關節炎細胞治療大規模臨床試驗 療效與皮質類固醇療效相當?!

撰文記者 吳培安
日期2023-12-07
EnglishFrenchGermanItalianPortugueseRussianSpanish
(圖片來源:網路)

今年11月,再生醫療公司InGeneron在《Nature Medicine》公布了一份480名受試者的大規模臨床2/3期試驗(NCT03818737)數據,並出乎意料地指出,三種不同來源的再生細胞療法在骨關節炎的膝蓋疼痛療效,相較於皮質類固醇注射竟無顯著優勢。
 
骨關節炎是一種退化性疾病,每年影響了數百萬人的健康。近年來在許多國家面臨人口高齡化的挑戰,以及對長壽科學、健康老化的追求下,以細胞為基礎的再生醫學療法雖然價格較高,但在膝關節炎的治療上備受期待。
 
一般而言,以間質幹細胞(MSC)為基礎的細胞療法,被認為可以透過抑制發炎,提供軟骨細胞的保護及支持,並創造更健康的關節環境,舒緩骨關節炎患者的症狀。然而,經過嚴格設計的大規模隨機對照實驗所得到的臨床證據,目前依然相當有限。
 
而在該研究中,InGeneron的研究團隊將三種不同來源的細胞療法,包括:自體骨髓濃縮液(BMAC)、自體脂肪基質血管細胞(SVF)、異體人類臍帶組織衍生間質幹細胞(UCT),與皮質類固醇注射的療效比較。該試驗將患者分成四個臂,進行多中心、單盲性、隨機化、控制組設計之臨床試驗。
 
結果出乎研究團隊的預期。團隊原本認為,三種細胞療法在治療1年後,應該會優於皮質類固醇,但研究結果卻顯示,這三種來源的細胞療法之間,以及與皮質類固醇相比,在療效上皆無顯著差異;四個組別也都沒有在核磁共振造影(MRI)的骨關節炎評分上,與基線數據顯現差異。
 
今年11月中,InGeneron研究團隊更進一步將其深度分析(in-depth analysis)數據,發表在預印本平台上。團隊也指出,這項比較細胞療法與皮質類固醇注射的臨床試驗,比起解答,反而帶來了更多的問題(More Questions than Answers)。
 
研究團隊在該分析文章中表示,雖然他們對這項臨床試驗的範圍及方法學的嚴格度表示肯定,但藉由更完整地的呈現數據,能夠讓學術發表的品質變得更好。特別是主要療效(primary outcomes)的基線數據被省略,缺少絕對價值(absolute values)評估的脈絡,以及缺少基於個體差異(interindividual variability)的討論。
 
研究團隊也指出,接受皮質類固醇注射的患者,出現了驚人的積極成果,這項發現和過往學術文獻的發現大相逕庭,也難以支持骨科生物製劑不會比皮質類固醇注射還要更有益處的想法。
 
特別是深度研究的結果,還指出了一個問題:如果是對患者亞群進行更具差異化的分析,是否可能會發現不同的結果?研究團隊表示,考量到大多數國家在膝關節置換手術的興盛,這樣的亞群分析似乎是必要的。
 
參考資料:
https://www.biospace.com/article/releases/ingeneron-announces-critical-in-depth-analysis-of-the-results-from-a-recently-published-480-patient-phase-iii-knee-osteoarthritis-trial/
 
原始研究: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91-023-02632-w
預印本研究:
https://www.preprints.org/manuscript/202311.1081/v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