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麥斯:末期腎病無聲危機!9成患「腎性貧血」 HIF療法為新曙光

撰文記者 李林璦
日期2024-11-14
EnglishFrenchGermanItalianPortugueseRussianSpanish
吳麥斯:末期腎病無聲危機!9成患「腎性貧血」 HIF療法為新曙光
今(14)日,台灣腎臟醫學會理事長、臺北醫學大學校長吳麥斯分享,慢性腎臟病經常被國人忽略,發展成末期腎臟病後有9成患者可能罹患「腎性貧血」。吳麥斯指出,腎性貧血的治療從主要依賴注射紅血球生成刺激劑(ESA)輔以鐵劑來提高紅血球生成,現已有模擬體內低氧環境的口服藥物,透過藥物穩定HIF(缺氧誘導因子),能夠促進身體自然生成紅血球,為患者提供更多元的治療選擇。
 
台灣腎臟病盛行率達12%,目前約有200萬國人有慢性腎臟病,國人往往等到症狀出現時才發現已惡化至腎臟疾病中後期。
 
對於末期腎病患者而言,腎性貧血是一個常見的挑戰。疲倦、頭暈、呼吸困難等貧血症狀不僅影響患者的日常生活品質,長期下來還會增加心臟負擔,並影響其他器官功能。
 

腎損傷恐無法感知缺氧訊號 致腎性貧血

 
吳麥斯指出,腎臟是人體造血的重要器官之一,它會感測血液中的氧氣量,當含氧量過低時,腎臟會釋放紅血球生成素(Erythropoietin, EPO)來刺激骨髓製造紅血球。
 
然而一旦腎功能受損,腎臟無法有效感測到缺氧訊號,骨髓就無法正常製血,形成「腎性貧血」。患者可能會感到疲倦、頭暈、呼吸困難等症狀,這些都是貧血的表徵,應及早留意,避免進一步惡化。
 

從傳統注射走向HIF療法革新 腎性貧血新選擇

 
過去,腎性貧血的治療主要依賴注射紅血球生成刺激劑輔以鐵劑來提高紅血球生成,但效果易受慢性發炎影響。不過,現已有模擬體內低氧環境的口服藥物,透過藥物穩定HIF,能夠促進身體自然生成紅血球。
 
吳麥斯表示,自1980年代以來,腎性貧血的治療主要是透過ESA注射直接補充紅血球生成素,但有時當ESA濃度過高,骨髓接收到的訊息可能不足以增加造血量。
 
此外,腎病患者常伴隨鐵質缺乏問題,透析過程也會使鐵質流失,導致造血困難。隨著HIF療法的出現,這類藥物通過穩定細胞在低氧環境下的HIF反應,促使紅血球生成素的自然生成,使體內鐵質與其他營養物質更高效地被應用,並因為是口服藥物,提高了患者的依從性和便利性,較不受慢性發炎影響,是腎性貧血治療的一大突破。
 
隨著藥物技術進步,現行的腎性貧血治療已包括ESA注射、口服鐵劑、靜脈鐵劑及新型HIF療法等多種選擇。這些治療選項各具特點,醫師可以根據患者的需求靈活搭配使用,提供更適合個別患者的療程。
 
吳麥斯指出,腎性貧血對慢性腎病患者是長期課題,治療選擇的多樣化不僅改善了患者的生活品質,也讓醫師在面對患者個別需求時有了更多選擇。
 
(報導/李林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