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汪嘉康院士NCI 30年染色體、癌症成就 登美國國家衛生院期刊!

撰文記者 彭梓涵
日期2024-11-19
EnglishFrenchGermanItalianPortugueseRussianSpanish
(圖片來源:本刊資料中心)
11月8日,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NIH)為被譽為台灣「癌症研究之母」、中研院院士彭汪嘉康舉辦了展覽,並在NIH出版刊物中報導她的傑出成就。彭汪嘉康在美國國家癌症研究所(NCI)擔任細胞遺傳研究室主管超過30年,為癌症研究領域作出重大貢獻。儘管目前已逾90歲,她依然活躍於生醫領域,並積極推動公共教育與人才培育。
 

 NCI 30年職涯 致力染色體、癌症研究 

 
彭汪嘉康是台大醫學院第一位接受外科手術訓練的女性,於1956年獲得醫學博士學位後,成為第一位前往美國實習的台灣女外科醫生。在波士頓新英格蘭醫院實習期間,她看到癌症患者受疾病折磨的苦,激勵了她從行醫轉向疾病研究,因此開啟了她在NCI的職業生涯。
 
彭汪嘉康在NCI進行關鍵的「細胞行為影響研究」後,也開啟她後續更多腫瘤科學的研究。
 
細數她的成就,包括在1960年代,大部分實驗室中,都還未有一套成熟可觀察染色體變化的技術,彭汪嘉康便和她的導師Joe Hin Tjio開發可觀察和分析哺乳動物細胞內染色體的技術,並在1962年發表的論文中,描述他們如何透過「擠壓」和「風乾」方法,來研究染色體。
 
她透過這項技術,也成功證實人類細胞走向腫瘤化的起因源於染色體的改變,並陸續發現白血病的染色體變異,在幹細胞時期就已發生的相關研究,讓她很快的成為NIH染色體異常和癌症的主要顧問,並與NCI內的眾多傑出科學家及NIH內外的研究人員合作。
 
1972年,彭汪嘉康也因為染色體和白血病的研究,成為美國史上第一位獲得Arthur Flemming Award的外籍人士。
 

人生下半場 致力為臺灣癌症議題努力

 
從NIH三十多年職業生涯退休後,彭汪嘉康1994年回台,仍退而不休的持續建立研究計畫、培訓研究人員及進行癌症預防和治療的研究,陸續擔任中研院生醫所臨床研究中心主任、國衛院癌症研究組主任、國家衛生研究院癌症研究所所長等職務。
 
2008年她還成為台灣第一位獲得L'ORÉAL和UNESCO合辦的「全球傑出女科學家獎」。
 
彭汪嘉康長期為臺灣癌症議題努力,除了倡議並成功推動「癌症防治法」立法、建立國家衛生研究院癌症研究所,儘管目前已逾90歲的她,仍孜孜不倦地推動民眾的癌症預防觀念,同時也推升我國癌症的醫療服務品質提升、國內臨床試驗環境的健全、及癌症醫學研究。
 
資料來源:https://nihrecord.nih.gov/2024/11/08/former-nci-lab-chief-visits-display-featuring-her-wor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