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4)日,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UCSF)研究團隊在《Nature Medicine》發表研究,顯示其開發的一種神經調節裝置,能夠針對患者大腦的特定模式發出電脈衝,成功治療一名重度、對治療有抗性的憂鬱症患者。有望成為憂鬱症的個人化治療方法。
科學界以發出電脈衝來刺激大腦的特定部位,在緩解焦慮、憂鬱、帕金森氏症等疾病方面,雖然已有一些進展,但其成功是有限的。因為許多神經疾病的表現在不同人之間差異很大,使得這類標準化的裝置潛在效果降低,尤其是對憂鬱症等難以治療的疾病。
UCSF團隊開發的新型神經調節系統,包括一個植入患者大腦的小型裝置,該裝置會持續監測大腦神經活動,當偵測到異常活動時,將指示兩條位於大腦不同區域的導線發出電脈衝。該系統被研究人員稱為「大腦版的心律調節器」,先前已成功治療癲癇。
該研究中治療一名稱為Sarah的患者,首先由分析她的大腦電活動開始。研究者描繪了她情緒起伏對應的神經活動模式,並注意到這些訊號的來源,最終產出她的「憂鬱迴路」地圖。該地圖可作為連結Sarah的憂鬱症狀與其大腦特定訊號模式的神經生物標記(biomarker)。
接著,研究者以此神經生物標記來編碼神經調節裝置,使該裝置只有在特定模式出現時,才會觸發區域性的電脈衝六秒鐘。
研究者表示,這種治療方法幾乎立即緩解了Sarah的憂鬱症狀,而且自從植入此裝置以來,治療效果已經持續了15個月。而其他腦部深層刺激裝置,通常只能在治療開始後維持4到8週的緩解效果。
研究第一作者、UCSF精神醫學助理教授Katherine Scangos說:「我們可以在症狀一出現就進行治療,這是解決最難以治療的憂鬱症病例的全新方式。」
為了驗證該技術作為重度憂鬱症的治療方法,研究者在試驗中又招募了兩位受試者,並預計最終達到12位受試者的規模。
「我們需要研究不同患者之間的大腦迴路變化,並且需要了解在持續治療下,患者的神經生物標記(或者說是大腦迴路)是否會隨著時間而變化。」Scangos說。
儘管該研究只有治療一名患者,但此成功案例證明了該技術在治療憂鬱症和描繪神經訊號模式的潛力,對於神經醫學領域是很大的進步。
參考資料:https://www.fiercebiotech.com/medtech/ucsf-health-s-customized-pacemaker-for-brain-successfully-treats-severe-depression
論文: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91-021-01480-w
(編譯/劉馨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