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lect Language
Chinese (Simplified)
Chinese (Traditional)
English
French
German
Japanese
Korean
Spanish
HOME
新聞
服務
訂閱
廠商
EN
關於
下載 APP
聯絡
查看購物車
請選擇單元
每日新聞
市場分析
生醫人物
創新創業
展會直擊
雜誌報導
出版品
搜尋
會員登入
註冊
新聞
每日新聞
生技醫藥
醫療科技
再生醫學/細胞治療
科學新知
政策法規
應用生技
論壇報導
新聞集錦
GBI International
市場分析
產業報告
市場觀測
漲跌排名
查找廠商
人物
編輯專欄
人物專訪
國際專訪
專家觀點
【影】技術焦點鏡
【影】生醫名人錄
創新創業
新創動態
活動快訊
生醫攬才
生醫永續(ESG)
投募專區
本刊公告
展會直擊
論壇報導
日本生技展
生技產業策略諮議會議(BTC)
亞洲生技大會(BIO Asia–Taiwan)
台灣國際醫療暨健康照護展(Medical Taiwan)
北美生物科技產業展(BIO)
美國臨床腫瘤醫學會年會(ASCO)
摩根大通醫療健康年會(JPM)
德國醫療器材展(MEDICA)
台灣醫療科技展(Healthcare+)
產業論壇
海外展會
Podcast
活動
出版品
買書
環球生技雜誌
亞洲生技大會快訊
Podcast
編輯部公告
新聞
科學新知
科學新知
NEW
《Nature》哈佛余坤興領軍開發「通用型」數位病理AI診斷癌症
科學新知
NEW
《Nature》子刊: 4D揭示大型內皮細胞源性EV生成過程
科學新知
NEW
美癌症登月計畫建構腫瘤3D圖譜!最新12篇研究登《Nature》
科學新知
心臟
真的「心痛」!美研究:心碎症候群年年增 中老年女性風險最高
2021-10-19/
記者 劉馨香
近(13)日,一項刊登在《美國心臟協會雜誌》(JournaloftheAmericanHeartAssociation)的新研究,發現過去15年,被診斷為心碎症候群(brokenheartsyndrome)的美國人人數穩定增加,其中絕大多數(88%)是女性,且50到74歲的風險最大。心碎症候群又稱為壓力性心肌症(stresscardiomyopathy),表現類似心臟病發作,症狀包括胸痛和呼吸困難...
科學新知
抗體藥物
癌症治療
加拿大臨床試驗證實 聚焦超音波打開血腦障壁助乳癌腦轉移抗體治療
2021-10-18/
記者 吳培安
美國時間15日,加拿大新寧健康科學中心(SunnybrookHealthSciencesCentre)的研究團隊發表全球首項研究,透過臨床試驗說明核磁共振(magneticresonance)導航聚焦超音波,能幫助抗體療法突破血腦障壁,來治療乳癌的腦部轉移。這項研究發表在《ScienceTranslationalMedicine》。 此次發表的研究,是來自10名HER2陽性乳癌患者參與的臨床一期試...
科學新知
代謝體學
大腦
《Nature》子刊:全球首揭!年輕到衰老 小鼠大腦代謝物圖譜
2021-10-18/
記者 李林璦
美國時間15日,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UCDavis)研究人員發表了全球首個「小鼠大腦代謝物圖譜」,該圖譜包含了雄性與雌性小鼠,從青春期到成年期,再到老年期,不同年齡的10個大腦區域中1,547種代謝物分子。該研究發表於《NatureCommunications》。 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基因體中心西岸代謝體學中心主任OliverFiehn表示,這是全球最大的大腦代謝體分析,其中涵蓋的1,547種代謝物...
科學新知
醫材開發
陽明交大
蠶絲
陽明交大首創熱感應載藥貼片 奈米級「蠶絲+多巴胺」加速傷口癒合
2021-10-15/
記者 巫芝岳
今(15)日,陽明交大宣布,由生物醫學工程學系鍾次文教授領導的研究團隊,成功研發出具備熱感應與抗氧化效果的「蠶絲多巴胺」藥物儲存及釋放載體。陽明交大表示,這也是台灣第一次製備出這項具備熱感應功能的奈米微粒,經紅外光照射,可觸發並控制貼片承載藥物的釋放速率,達到精準醫療的需求。此研究論文已於8月31日發表於國際期刊《InternationalJournalofBiologicalMacromolec...
科學新知
憂鬱症
老年
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醫學院:PET掃描發現新模式 助預測老年憂鬱症
2021-10-12/
記者 劉馨香
近期,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醫學院(JohnsHopkinsUniversitySchoolofMedicine)以正子斷層照影(PET)掃描找尋人類大腦老化與認知功能衰退的早期跡象,並以數學演算法發現一種模式「β澱粉樣蛋白(Aβprotein)累積與血清素(serotonin)減少」,可能有助於預測一個人是否有機會在晚年罹患憂鬱症。該研究9月13日發表於《Trans...
科學新知
粒線體
《Nature》奧科學家解開粒線體關鍵蛋白質結構之謎 為疾病治療奠基礎
2021-10-08/
記者 巫芝岳
近(6)日,奧地利科技學院(ISTAustria)的科學家,解開在所有哺乳動物粒線體蛋白質「超複合物」(supercomplexes)中,唯一結構仍未知的「CIII2CIV」超複合物,可說為這些蛋白質複合物的作用機制,拼上最後一塊拼圖,也幫粒線體疾病的新療法奠定更多科學基礎。該研究發表於頂尖期刊《Nature》。在粒線體進行細胞呼吸時,電子傳遞鏈(electrontransportchain)中,...
科學新知
NIH
神經科學
《Nature》美政府腦科學計畫BRAIN發17篇論文 描繪最完整「大腦地圖」
2021-10-07/
記者 巫芝岳
美國時間6日,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NIH)旗下腦科學研究計畫BRAIN,在頂尖期刊《Nature》發表了一系列17篇研究論文,指出其在人類、猴子、小鼠大腦運動皮質(motorcortex)中,新發現的100多種細胞類型。該研究最終目標是繪製出完整的「大腦地圖」,提供科學、臨床研究更好的方法。本次17項研究,共發表了在小鼠、狨猴(marmoset)和人類大腦運動皮質中,發現的14種主要細胞類別,和1...
科學新知
憂鬱症
「大腦版」神經調節器 重度憂鬱症有望個人化治療!?
2021-10-06/
記者 劉馨香
近(4)日,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UCSF)研究團隊在《NatureMedicine》發表研究,顯示其開發的一種神經調節裝置,能夠針對患者大腦的特定模式發出電脈衝,成功治療一名重度、對治療有抗性的憂鬱症患者。有望成為憂鬱症的個人化治療方法。科學界以發出電脈衝來刺激大腦的特定部位,在緩解焦慮、憂鬱、帕金森氏症等疾病方面,雖然已有一些進展,但其成功是有限的。因為許多神經疾病的表現在不同人之間差異很大,使...
科學新知
腦機介面
韓國新型可撓性神經介面 微流體通道遞送藥物
2021-10-04/
記者 劉馨香
近期,韓國大邱慶北科學技術院(DGIST)開發出一項3D、多功能、可撓性(flexible)的神經介面,新穎的設計使其可在量測神經元訊號的同時,向植入部位輸送藥物。該研究在8月18日發表於《Microsystems&Nanoengineering》。雖然測量神經元活動對於科學研究非常重要,但要製作能持久且無不良反應的腦晶片植入物,非常具有挑戰性,因為身體內會自然地產生如發炎等反應,會使電極...
科學新知
基因療法
中風
中、美新研發中風後視力受創基因療法 神經元轉化可望挽救視力?!
2021-10-04/
記者 吳培安
今年8月,來自美國普渡大學(PurdueUniversity)理學院生物科學副教授AlexanderChubykin及中國暨南大學教授陳功(GongChen)的聯合研究團隊透過小鼠實驗,找到了一種將腦內原生的膠質腦細胞(glialbraincells)轉換成神經元的基因療法,有望成為因腦部缺血性損傷造成的視力、運動功能帶來新希望。這項研究發表在《FrontiersinCellandDevelopm...
科學新知
新冠肺炎
補體
《Molecular Cell》揭秘補體系統關鍵受體機制 可望成新冠治療新標靶
2021-09-30/
記者 巫芝岳
近(27)日,一組由印度理工學院(IIT)領導,與日本東北大學、加拿大麥基爾大學(McGillUniversity)等學校合作的研究,解開了人體補體系統(complementsystem)中一項過去未知的受體運作機制。由於該類型受體,已是目前新冠肺炎(COVID-19)療法研究的標靶之一,因此這項研究也有望貢獻未來在COVID-19、類風濕性關節炎等疾病的療法開發。此論文發表於期刊《Molecul...
科學新知
陽明交大
陽明交大揭焦慮神經迴路機制 登《Cell Reports》封面故事
2021-09-29/
記者 劉馨香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連正章特聘教授研究團隊,研究大腦海馬迴中負責調控焦慮行為的神經迴路,發現海馬迴中苔狀細胞(mossycell)在抗焦慮作用上的神經機轉。研究成果於9月14日登上國際知名期刊《CellReports》的封面文章。該研究由科技部「台灣腦科技發展及國際躍升計畫」支持。 人們普遍認為,大腦中的海馬迴是負責空間探索與學習記憶的關鍵腦區。但近年的研究指出,海馬迴對於情緒的調節同樣扮演了重要的角...
第一頁
上一頁
57
58
59
60
61
下一頁
最後頁
當期雜誌
查看更多
「創新手術室」MIT大艦隊
記者列表
查看更多
記者 彭梓涵
記者 王柏豪
記者 吳培安
記者 李林璦
記者 鄔麗.巴旺
記者 黃佳啟
影音專區
查看更多
【影音】莫德納科學長:面對下一次大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