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首項胚胎神經管類器官問世! 完整模擬大腦、脊髓早期發育

2024-02-27 / 記者 巫芝岳
近(26)日,密西根大學(UniversityofMichigan)的研究團隊,開發出全球首項胚胎神經管(neuraltube)類器官模型,首次能完整模仿中樞神經系統發育早期的過程,將有助於許多神經疾病、療法研究。該論文發表於頂尖期刊《Nature》。呈現為管狀的神經管,是人類胚胎中日後將發育為中樞神經系統的構造。該論文指出,近年雖有許多運用人類多潛能幹細胞(hPSC)衍生的神經發育模型,例如神經...

《Advanced Science》首揭阿茲海默粒線體功能障礙機制 小分子藥可望逆轉!

2024-01-30 / 記者 巫芝岳
近(18)日,加州斯克里普研究所(TheScrippsResearchInstitute)的團隊,發現了阿茲海默症患者神經元粒線體能量受損的證據,若使用特定小分子藥物治療,逆轉粒線體的功能障礙,則可望改善神經元突觸喪失(synapticloss)的情況。該研究發表於期刊《AdvancedScience》。過去雖有證據指出,阿茲海默症可能與粒線體代謝功能障礙(dysfunctionalmitocho...

《Nature》子刊:跨物理、神經學創新模型 解釋腦內神經連結之謎

2024-01-19 / 記者 巫芝岳
近(17)日,美國耶魯大學、哈佛大學和芝加哥大學的物理學家,發表了一項關於神經元間如何形成連結網絡的新理論模型。該理論不但能用於解釋生物的神經元連結,也可應用於例如其他非生物體(non-biological)的研究,例如社交互動相關研究等。該研究發表於期刊《NaturePhysics》。生物體的神經元會在各種刺激下形成突觸,進而構成複雜的網絡,雖然這些大量的突觸連結,看似為隨機形成的,但大腦中神經...

《Nature》首揭嬰兒出生後大規模神經元遷移 0~3歲神經可塑性關鍵!

2023-12-27 / 記者 巫芝岳
近(20)日,美國匹茲堡大學(UniversityofPittsburgh)的科學家,發現了一項嬰兒在出生後,大腦中顳葉區域會有長達三年的大規模神經遷移(neuronalmigration),這項研究推翻過去普遍認為「神經元朝皮質區域的遷移多在出生前就完成」的理論,也是證明幼兒之所以有高度神經可塑性的關鍵之一。該研究發表於頂尖期刊《Nature》。研究團隊發現,嬰兒從出生到幼兒時期,會有許多年輕的...

艾伯維再砸大錢! 87億美元併購神經科學療法公司Cerevel Therapeutics

2023-12-07 / 記者 李林璦
美國時間6日,艾伯維(AbbVie)宣布,以每股45美元、總價高達87億美元的金額,收購神經科學療法公司CerevelTherapeutics,預計將於2024年年中完成收購,該公司的明星產品線包含正在進行臨床二期試驗的思覺失調症(schizophrenia)療法,以及正在進行臨床三期試驗的帕金森氏症療法。 雖然艾伯維已有豐富的神經科學產品線,包含偏頭痛、運動障礙和廣泛性焦慮症和輔助重度憂鬱症療法...

嬌生力攻憂鬱症療法 明年臨床三期解盲 估銷售額達50億美元

2023-12-06 / 記者 李林璦
美國時間5日,嬌生(Johnson&Johnson)宣布其未來關注領域,包含癌症、憂鬱症和自體免疫疾病,並指出,預測2024年整體銷售額可成長5%至6%,而2025年至2030年的年複合成長率為5%至7%。明年將公佈2款輔助治療憂鬱症的新藥seltorexant和aticaprant的臨床三期數據,預估這兩款藥物在2030年的銷售額均可高達50億美元。 嬌生宣布,2030年將推出20多種新...

《PNAS》康乃爾揭中風後腦血管大量基因變化 盼成新治療標靶

2023-04-20 / 記者 巫芝岳
近(14)日,美國威爾康乃爾醫學院(WeillCornellMedicine)的科學家,發現中風會導致腦中受損的微血管發生大量基因變化,突破過去科學家對中風後的微血管分子機制變化,了解不足的限制,這些變化也有望成為未來藥物研發的目標。該研究發表於期刊《PNAS》中。該研究團隊在小鼠實驗中,共發現541項中風後的基因變化,且這些基因變化所導致的分子變化,與人類中風時發生的分子變化相同,包括:控制血液...

音樂家「杏仁核」更發達?! 陽明交大解學音樂對大腦結構影響 登國際期刊封面

2023-01-16 / 記者 巫芝岳
今(16)日,陽明交大腦科學團隊以線上記者會,發表了其發現長期學習聲樂與鋼琴者,大腦結構與一般人的差異,例如與情緒相關區域(如杏仁核)的連結會較多,此為目前所知腦神經科學領域中,第一篇明確證實「特定音樂訓練會重塑大腦某些神經網絡」的研究,該論文已在去年登上國際期刊《HumanBrainMapping》封面。該研究共納入95位年齡20-40歲、右撇子進行研究,分別為國內藝術相關大學的35位聲樂主修、...

《Nature》子刊:不同腦區血清素作用機制相異! 日團隊揭大腦「獎勵機制」新發現

2023-01-09 / 記者 巫芝岳
近日(12月22日),日本北海道大學和京都大學的科學家,在針對小鼠大腦「獎勵機制」的神經迴路研究中發現,大腦內「中縫核」(MRN)與「背側縫核」(DRN)兩部位,負責處理「獎勵」和「厭惡」訊息的血清素神經元,對於同樣血清素刺激的反應相反。該發現對解開成癮、憂鬱症的詳細機制,有了進一步的見解。研究論文發表於期刊《NatureCommunications》。在動物大腦中,具有一套會對帶來愉悅感的事物有...

大突破!UCSD首次光電量測 證明人腦類器官移植鼠腦皮層可行性  

2022-12-30 / 記者 吳培安
美國時間26日,來自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UCSD)、波士頓大學和沙克研究所(SalkInstitute)的生物電機跨域研究團隊發表最新成果。他們在移植了人類腦類器官(organoid)的老鼠模型中,確定了兩種物種之間的腦組織能夠產生功能性連結,並對外界視覺刺激產生反應。 此外,科學家還使用結合了透明石墨烯和雙光子影像的創新實驗裝置,透過即時量測,證明植入的類器官對視覺刺激的反應,與其周遭的鼠腦組...

《Nature》MIT大腦可塑性新發現:成年大腦30%為「沈默突觸」待活化!

2022-12-05 / 記者 巫芝岳
近日(11月30日),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腦與心智研究團隊的一項研究發現,成年小鼠的大腦中,仍具有數百萬個「沉默突觸」(silentsynapse),約佔大腦總突觸數量的30%之多,改變過去認為沈默突觸主要存在於幼年動物腦中的說法,也說明成人大腦如何保持一定的可塑性,在快速學習新事物的同時,仍不忘過去長久形成記憶。該研究發表於頂尖期刊《Nature》。沈默突觸指的是在正常情況下,卻不產生功能...

《Nature》腦部「類器官」再突破! 瑞士繪人腦基因圖譜 解神經發育之謎

2022-10-11 / 記者 巫芝岳
近(5)日,瑞士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ETHZurich)的科學家,開創出一項人類大腦類器官(organoid),其運用單細胞層級的多體學數據和機器學習技術,將所有基因轉錄體資訊組成「圖譜」,可顯示類器官中每個細胞的詳細功能。該團隊也以這項工具,首次在人腦證明造成罕見腦部發育疾病的基因突變機制。該研究發表於頂尖期刊《Nature》。由ETHZurich生物系統科學與工程系教授BarbaraTreu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