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15)日,台灣生技醫藥發展基金會(TBF)於臺大醫院國際會議中心舉辦年度講座發表會,邀請TBF資助的13位傑出生技醫藥學者,分別針對免疫療法、癌症醫學、生醫工程、再生醫學以及新冠肺炎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年度專題演講。
中研院基因體研究中心研究員馬徹,分享兩項研發成果。其一是團隊從白扁豆萃取到FRIL蛋白質,可抑制多種流感病毒和新冠病毒,使其無法進入細胞。另一項研究是開發單醣化棘蛋白的廣效新冠疫苗,經動物實驗證實能誘發B細胞和T細胞免疫反應,且能克服病毒變異株問題。
中研院生醫研究所研究員謝清河分享,團隊篩選出能與單核球表面結合的適體(aptamer),並以此適體修飾微脂體,開發出能隨著單核球進入患部的精準藥物遞送系統。該系統經動物實驗模型,驗證可有效治療心肌受損與胰臟癌。未來,可應用於更多涉及單核球的疾病。
臺大電機工程學系特聘教授李百祺分享,利用提高超音波頻率,或以光學系統、單一元件傳感器等,開發出多種剪切波彈性影像(shear wave elasticity imaging, SWEI)技術,使其能應用到尺度較小的小型實驗動物,甚至毫米等級的3D細胞培養系統。
臺大高分子研究所教授徐善慧介紹,其開發出新型可分解的聚胺酯(PU)材料,具有形狀記憶與抗發炎的性質,以及開發出可培養iPS細胞的殼聚糖(chitosan)材料。其最新的「第五代殼聚糖自癒合水膠」能負重、填補周邊組織形狀,適合作為再生醫療之材料。
臺大醫工系教授林頌然介紹其解析受損毛囊修復的新穎機制。研究發現,接受放射線和化學療法而損傷的毛囊,會經由短暫分裂細胞(transit amplifying cells)將死亡細胞清除,並且,附近的前驅細胞(local progenitor cell)會沿著基底膜(basement membrane)移動,前往受損位置,分化出多種受損細胞、達成修補的效果。
中研院生醫轉譯研究中心主任吳漢忠分享,研究發現上皮細胞黏附分子(EpCAM)會與EGFR結合,活化下游訊號促進腫瘤生長。團隊進而研發出anti-EpCAM治療性抗體,可與PD-L1抗體Atezolizumab搭配使用,在動物試驗中證實可有效抑制腫瘤的生長。
中研院基因體研究中心研究員林國儀介紹,團隊分析了注射單醣化棘蛋白疫苗的小鼠,結果發現超級單株抗體「m31A7」可辨認多種新冠變異株。另一項研究中,團隊發現在小鼠全身性感染金黃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時,邊緣區B細胞(marginal zone B cells)會協助嗜中性球(neutrophil)的累積作用,進而對抗病原體感染。
臺大生化分生所教授詹迺立分享,其分析了「非血基質鐵/α-酮戊二酸依賴型酵素」(Fe/2OG-dependent enzymes)的結構,進而瞭解其催化作用的機轉,並應用此結構資訊,建構酵素活性庫(enzyme activity library)。
臺大化學系終身特聘教授方俊民介紹,其專長於有機合成化學,設計並開發了小分子藥物,來預防及治療神經退化性疾病,並可擴展到治療思覺失調症、睡眠障礙等相關疾病。
中研院基因體研究中心研究員吳宗益表示,人類有超過50%的蛋白質是糖基化(glycosylated)的,醣化學及醣生物學是後基因體時代的重要發展領域。其團隊開發高效的多醣合成方法,並利用醣分子抗原設計癌症或感染性疾病疫苗,接著透過醣體均相化平台技術的協助,進一步朝向廣效性疫苗發展。
中研院生化研究所研究員陳瑞華分享,團隊研究發現,一種長鏈非編碼RNA (lncRNA)「Smyca」,會調控腫瘤相關的生化途徑,促進有利於腫瘤生長的環境。團隊並確認Smyca在癌症預後與治療中的臨床價值,開發靶向Smyca的療法,以對抗癌症的轉移和化療抗藥性。
國衛院免疫醫學研究中心主任譚澤華介紹,其研究揭示,MAP4K3蛋白激酶基因變異(gene variants)為全身性紅斑狼瘡之關鍵致病因子,並可作為自體免疫疾病與癌症復發之新穎治療標靶。此外,其研究首度為MKRN4基因驗明正身,推翻科學界認定MKRN4基因為「假基因」的概念。
中央大學系統生物與生物資訊研究所教授暨中國醫藥大學講座教授徐沺介紹,研究解析了在腎細胞癌(renal cell carcinoma)進展過程中,其腫瘤細胞與微環境的相互作用。該研究確認了一種有潛力的癌症治療新策略。
台灣生技醫藥發展基金會
TBF 13學者發表尖端研究 多樣創新藥物、疫苗策略吸睛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