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 MEDICAL JAPAN >再生醫學熱

岡野榮之、黑田良佑領先研究 台灣合作有望

撰文記者 王柏豪
日期2019-02-21
黑田良佑正和高醫骨科學研究中心進行交流、洽談可能合作。

今(21日),<2019 MEDICAL JAPAN >再生醫學論壇大師閃亮,近日以iPS細胞衍生神經元細胞治療亞急性脊髓損傷,而連續登上亞洲各國大版新聞的慶應義墊大學岡野榮之教授; 還有以CD34+幹細胞治療難治性骨折/血管再生的神戶大學醫院骨科黑田良佑教授都親臨現場發表臨床研究進展。

其中,黑田良佑甫自台灣高雄醫學大學骨科學研究中心訪問,有望建立起雙方合作; 岡野榮之也初步達成與台灣醫界進一步交流或合作意願。

CD34+幹細胞自1997年即證實存在於人類造血細胞(骨髓細胞、脾細胞等),也存在於人體外周血和臍帶血中,採集血液後經分離、純化後集取。

早在2009年,黑田良佑就開始進行臨床研究,為2名大腿骨、5名脛骨骨折患者移植CD34+幹細胞,促進血管内皮前驅細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EPC)讓血管再生,治療其因爲免疫不全而導致的難治型骨折問題。

經手術治療12週後安全評估,7 名接受移植患者獲得平均12.6週的骨癒合時間,且癒合率達71.4%;但未經移植患者骨癒合時間平均為16.1週,其中脛骨患者的治愈率甚至僅為18.1%,顯示該治療方法的有效性。初步研究結果也於2013年12月發表在美國期刊「幹細胞轉譯醫學 (Stem Cell Translational Medicine」上。

黑田良佑表示,在許多情況下骨折傳統治療是透過手術侵入(鋼骨、夾板)固定和癒合,但其中會有5-10%患者在治療後6-8個月出現「偽關節」(即骨折癒合延長或根本停止)後遺症。這些患者又多見於血液循環衰竭、開放性骨折或重大手術後患者,不僅對患者本身負擔重,手術治療操作技術也深具挑戰,「因此,建立一種新的治療方法是社會和醫學的緊迫任務。」

目前,黑田良佑正進一步執行一項通過核准的多中心的臨床試驗,透過外周血CD34陽性細胞移植的骨再生醫學,不久未來高度的臨床應用,已被認為是預料中的事。

圖片 3

岡野榮之以全球首例以iPS細胞治療亞急性脊髓損傷人體臨床實驗,成為媒體焦點人物。

18日才獲得日本厚生省繼帕金森氏症再生醫學後,日本再度首開世界先河,批准全球首例以iPS細胞治療亞急性脊髓損傷的正式人體臨床實驗,計畫執行者慶應大學再生醫學教授岡野榮之也現身演講說明其臨床規劃,預計今年夏天開展。

岡野榮之表示,根據計劃,研究團隊將利用京都大學iPS細胞研究所提供的iPS細胞,培育出神經細胞,再將200萬個異體細胞注入患者脊髓損傷位置,以恢復他們的運動機能或知覺。

岡野榮之表示,這項研究自2011年以來,團隊毫不拖延地進行必要的法規配合程序。並根據《確保再生醫學安全法》和《執法條例》等規定,向衛生、勞動和福利部等提出計畫,希望早日為患者帶來治療生機。

臨床研究受試對象將以18歲以上人士、因運動受傷或交通意外等失去運動機能及感覺傷害後2至4周的患者,研究團隊在進行iPS細胞移植後的一年內,會評估其安全性和效果。不過,由於移植異體細胞,患者必須同時服用免疫抑制劑以觀察可能的排斥反應。

岡野榮之強調,日本每年新增約5000名脊髓損傷患者,總人數估計已達10萬以上,患者神經損傷部分以下的身體無法動彈,站立機會渺茫。儘管目前也有其他團隊正進行幹細胞治療,但仍沒有完全修復損傷部位的治療方法。

岡野團隊過去曾以iPS 細胞治療脊髓受損的小猴子,後來猴子可以行走,他希望也能早日在人類實現。這項領先全球的研究也因此備受矚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