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導/劉端雅、彭梓涵
今(5)日,由國家衛生研究院舉行的「新冠疫情的挑戰及疫苗產業的展望研討會」,邀請國內專家學者,針對冬天如何面對流感和新冠疫情夾擊下的挑戰及因應,以及從產官學角度探討疫情下,臺灣在全球診斷試劑、疫苗與藥物發展中的學習經驗進行討論。
出席嘉賓包括:國家衛生研究院院長梁賡義、南臺科技大學講座教授蘇益仁、中央研究院研究員何美鄉、國家衛生研究院感染症與疫苗研究所研究員李敏西、臺灣大學健康資料研究中心主任陳建煒、中研院生醫轉譯研究中心主任吳漢忠、國家衛生研究院感染症與疫苗研究所所長廖經倫、臺灣藥品行銷暨管理協會名譽理事長吳力人、台灣感染管制學會理事長張峰義、台灣感染管制學會理事長黃立民、台灣感染管制學會理事長李秉穎,財團法人生物技術開發中心(DCB)董事長塗醒哲、財團法人醫藥品查驗中心(CDE)執行長劉明勳、陽明大學教授張仲明、國家衛生研究院董事長林奏延。
何美鄉:政府應具備快篩能力
中央研究院研究員何美鄉分享了全球新冠病毒疫情的演變及防疫對策。她指出,COVID-19將成為人類常態,特性是具有季節週期的呼吸道感染症,感染者多為無症狀或輕微症狀,大約40%者都是無症狀者,另外重症小於10%,致死率小於1%,而秋冬將是高峰期。
至於秋冬季應該如何防堵病毒,何美鄉表示,應該提升免疫力,因為免疫老化,感染病毒後很容易得到重症,而且對疫苗反應也不佳。根據研究,不常做運動的長者、糖尿病患者、肥胖者、吸煙者都是高風險族群,這些人對疫苗的抗體免疫反應下降的比率較快。
臺灣不能長期封閉,終要開國門。何美鄉以瑞典為例,開啟國門後,確診病例攀升,但死亡人數和重症人數其實下降。
她建議在沒有疫苗出現之前,政府採取邊境管制、檢疫和隔離政策,能防堵病毒入境,其次應具備快篩能力,監測和分流處置。
李敏西:疫苗採購應兼顧供應和扶持本土生技產業
國家衛生研究院感染症與疫苗研究所研究員李敏西以「國際新冠病毒疫苗開發現況」為題。他指出,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的數據顯示,截至10月底,已經有45個候選疫苗進入臨床試驗,其中10個進入臨床三期。
國內疫苗開發如果按臨床數量來分,算是在名列前面...
今(5)日,由國家衛生研究院舉行的「新冠疫情的挑戰及疫苗產業的展望研討會」,邀請國內專家學者,針對冬天如何面對流感和新冠疫情夾擊下的挑戰及因應,以及從產官學角度探討疫情下,臺灣在全球診斷試劑、疫苗與藥物發展中的學習經驗進行討論。
出席嘉賓包括:國家衛生研究院院長梁賡義、南臺科技大學講座教授蘇益仁、中央研究院研究員何美鄉、國家衛生研究院感染症與疫苗研究所研究員李敏西、臺灣大學健康資料研究中心主任陳建煒、中研院生醫轉譯研究中心主任吳漢忠、國家衛生研究院感染症與疫苗研究所所長廖經倫、臺灣藥品行銷暨管理協會名譽理事長吳力人、台灣感染管制學會理事長張峰義、台灣感染管制學會理事長黃立民、台灣感染管制學會理事長李秉穎,財團法人生物技術開發中心(DCB)董事長塗醒哲、財團法人醫藥品查驗中心(CDE)執行長劉明勳、陽明大學教授張仲明、國家衛生研究院董事長林奏延。
何美鄉:政府應具備快篩能力
中央研究院研究員何美鄉分享了全球新冠病毒疫情的演變及防疫對策。她指出,COVID-19將成為人類常態,特性是具有季節週期的呼吸道感染症,感染者多為無症狀或輕微症狀,大約40%者都是無症狀者,另外重症小於10%,致死率小於1%,而秋冬將是高峰期。
至於秋冬季應該如何防堵病毒,何美鄉表示,應該提升免疫力,因為免疫老化,感染病毒後很容易得到重症,而且對疫苗反應也不佳。根據研究,不常做運動的長者、糖尿病患者、肥胖者、吸煙者都是高風險族群,這些人對疫苗的抗體免疫反應下降的比率較快。
臺灣不能長期封閉,終要開國門。何美鄉以瑞典為例,開啟國門後,確診病例攀升,但死亡人數和重症人數其實下降。
她建議在沒有疫苗出現之前,政府採取邊境管制、檢疫和隔離政策,能防堵病毒入境,其次應具備快篩能力,監測和分流處置。
李敏西:疫苗採購應兼顧供應和扶持本土生技產業
國家衛生研究院感染症與疫苗研究所研究員李敏西以「國際新冠病毒疫苗開發現況」為題。他指出,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的數據顯示,截至10月底,已經有45個候選疫苗進入臨床試驗,其中10個進入臨床三期。
國內疫苗開發如果按臨床數量來分,算是在名列前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