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導/李林璦、吳培安
今(10)日,由教育部資訊及科技教育司指導、教育部生醫產業與新農業人才培育計畫辦公室主辦之「2020生醫產業與新農業創新創業競賽」於集思臺大會議中心公布競賽結果,新農業組金牌得主為亞洲大學的森林冒險隊,生醫產業組金牌則獎落中原大學培育的台灣強骨醫療器材公司,各組創新又具發展潛力的概念深受評審肯定。
「生醫產業與新農業創新創業競賽」源於「教育部生醫產業與新農業跨領域人才培育計畫」中B類的「生醫產業與新農業創新創業人才培育計畫」,由教育部自2018年開始推動。
今年該計畫由國立中興大學學術副校長楊長賢統籌新農業創新創業計畫,國立清華大學生命科學院教授楊嘉鈴統籌生醫產業創新創業計畫,接續2014~2017年的「生技產業創新創業人才培育計畫」,持續培育高階人才投入生醫產業與新農業的創業與開發。
國立中興大學學術副校長楊長賢(攝影/李林璦)
楊長賢表示,計畫今年已經邁入第三年,明年就是最後一年了,每年新創團隊的水準都越來越高,計畫不僅舉辦九大課程,也有許多業師來協助評審、訪視,目前已經超過50家公司透過這競賽成立且持續存在,可以持續將學校的研發能量轉譯到產業。
楊長賢也勉勵新創團隊,大家未來將會面對更艱辛的路,來參加比賽得獎的隊伍,沒得獎未必代表不好,以往許多未得獎的公司現在也持續發光發熱。
中央研究院生物化學研究所王惠鈞院士(攝影/李林璦)
中央研究院生物化學研究所王惠鈞院士指出,期待未來能夠邀請歷屆團隊齊聚一堂,分享創業的經驗及甘苦談,幫助更多團隊後進,將學術研究轉換成對社會有貢獻的成果。他也表示,財團法人生化科技教育基金會也將繼續贊助下一屆的創新創業競賽。
新農業競賽評審代表、普力德生技副董事長翁仲男(攝影/林嘉慶)
新農業競賽評審代表、普力德生技副董事長翁仲男表示,今年新農業主題的參賽團隊共有21組,6位評審委員的意見均非常一致認為團隊們實力均十分優秀競爭激烈。
水狸工廠創辦人兼執行長姚南光(攝影/林嘉慶)
水狸工廠創辦人兼執行長姚南光表示,今年是第一次在這麼短時間內審評21組團隊,非常驚訝各新創團隊的創意,有軟體、硬體、IoT、長照多樣化的產品,有精細的產品也有接地氣的產品,非常高興地是很多實驗室的研究走出學校,沒有留在老師抽屜裏面,也代表研究轉譯到產業中。
教育部資訊及科技教育司韓善民高級規劃師(攝影/林嘉慶)
教育部資訊及科技教育司韓善民高級規劃師表...
今(10)日,由教育部資訊及科技教育司指導、教育部生醫產業與新農業人才培育計畫辦公室主辦之「2020生醫產業與新農業創新創業競賽」於集思臺大會議中心公布競賽結果,新農業組金牌得主為亞洲大學的森林冒險隊,生醫產業組金牌則獎落中原大學培育的台灣強骨醫療器材公司,各組創新又具發展潛力的概念深受評審肯定。
「生醫產業與新農業創新創業競賽」源於「教育部生醫產業與新農業跨領域人才培育計畫」中B類的「生醫產業與新農業創新創業人才培育計畫」,由教育部自2018年開始推動。
今年該計畫由國立中興大學學術副校長楊長賢統籌新農業創新創業計畫,國立清華大學生命科學院教授楊嘉鈴統籌生醫產業創新創業計畫,接續2014~2017年的「生技產業創新創業人才培育計畫」,持續培育高階人才投入生醫產業與新農業的創業與開發。
國立中興大學學術副校長楊長賢(攝影/李林璦)
楊長賢表示,計畫今年已經邁入第三年,明年就是最後一年了,每年新創團隊的水準都越來越高,計畫不僅舉辦九大課程,也有許多業師來協助評審、訪視,目前已經超過50家公司透過這競賽成立且持續存在,可以持續將學校的研發能量轉譯到產業。
楊長賢也勉勵新創團隊,大家未來將會面對更艱辛的路,來參加比賽得獎的隊伍,沒得獎未必代表不好,以往許多未得獎的公司現在也持續發光發熱。
中央研究院生物化學研究所王惠鈞院士(攝影/李林璦)
中央研究院生物化學研究所王惠鈞院士指出,期待未來能夠邀請歷屆團隊齊聚一堂,分享創業的經驗及甘苦談,幫助更多團隊後進,將學術研究轉換成對社會有貢獻的成果。他也表示,財團法人生化科技教育基金會也將繼續贊助下一屆的創新創業競賽。
新農業競賽評審代表、普力德生技副董事長翁仲男(攝影/林嘉慶)
新農業競賽評審代表、普力德生技副董事長翁仲男表示,今年新農業主題的參賽團隊共有21組,6位評審委員的意見均非常一致認為團隊們實力均十分優秀競爭激烈。
水狸工廠創辦人兼執行長姚南光(攝影/林嘉慶)
水狸工廠創辦人兼執行長姚南光表示,今年是第一次在這麼短時間內審評21組團隊,非常驚訝各新創團隊的創意,有軟體、硬體、IoT、長照多樣化的產品,有精細的產品也有接地氣的產品,非常高興地是很多實驗室的研究走出學校,沒有留在老師抽屜裏面,也代表研究轉譯到產業中。
教育部資訊及科技教育司韓善民高級規劃師(攝影/林嘉慶)
教育部資訊及科技教育司韓善民高級規劃師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