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屆亞洲微生物體趨勢論壇

微生物體走向臨床!吳明賢:精準醫療不可忽視微生物體

撰文記者 吳培安
日期2021-01-16
EnglishFrenchGermanItalianPortugueseRussianSpanish
大會主席暨臺大醫院院長吳明賢。(攝影:巫芝岳)
報導 / 吳培安

今(16)日,圖爾思生技攜手中央研究院、臺大醫院舉辦第五屆「亞洲微生物體趨勢論壇」,以技術與趨勢為兩大主軸,包含:微生物體(microbiome)研究趨勢、後COVID-19、青年學者會議、微生物技術趨勢、多體學技術運用、微生物新創以及創投觀點等六大主題進行演講。
 
活動首先邀請到大會主席臺大醫院吳明賢院長,介紹微生物體研究沿革,並與聽眾分享當前備受注目的糞菌移植(FMT),以及因糞菌移植浮現出的微生物體藥物開發挑戰。
 
吳明賢首先指出,腸道微生物體學隨著研究的累積,其對疾病醫藥的重要性越來越高。目前已知腸道微生物其對人體的影響不只是營養代謝和免疫系統,也會透過腸漏症(leaky gut syndrome)和腦腸軸(gut-brain),影響到人體在腸胃以外的器官健康。
 
因其對於代謝、免疫、神經、內分泌多方面影響,微生物體被認為是人體「被遺忘的器官」(forgotten organ),甚至可稱之為僅次於人類基因體的「次級基因體」(secondary genome)。
 
吳明賢表示,未來透過掌握對微生物體的了解,也可以幫助精準營養指導、或是菌相補充諮詢。例如,吳明賢研究團隊近期從腸道微生物的角度切入,發現腸道菌具有某些特色的人,攝取紅肉後容易產生危害健康的代謝物氧化三甲胺(TMAO)。
 
他強調,如果要發展精準醫學,就不能不考慮腸道微生物體的影響。
 

微生物體走向臨床:以糞菌移植為例

 
吳明賢表示,微生物體作為一種療法,目前在全世界已經浮現曙光。他也以目前衛福部《特管辦法》也已開放的糞菌移植為例,說明微生物體開發療法的趨勢與挑戰。
 
吳明賢指出,糞菌移植對於美國的大宗感染疾病、卻不易使用抗生素治療的困難梭菌(Clastridium dificile)引起的胃黏膜性大腸炎,以及包括:偽膜性腸炎、發炎性腸病、腸躁症,甚至帕金森氏症、自閉症、癲癇、因免疫查核點抑制劑產生的潰瘍,都逐漸有研究報告顯示初步功效。
 

吳明賢於演講中說明近年發展微生物體相關療法開發的公司。(攝影/吳培安)
 
然而,吳明賢也強調,我們不應將糞菌移植視為最終的解答,而是探索微生物體療法過程中的暫時解,何況它也不是百益無害的療法。目前糞菌移植在糞便捐贈者(donor)的篩選、治療機制仍尚未明朗的爭議、長遠來看的安全性,都是尚未解決的挑戰,且在法規監管難度也相當高。
 
不過,糞菌移植也體現了微生物體療法的演進:從傳統中藥的「黃龍湯」,逐步標準化、精準化,到今日已經有趨勢顯示,未來的微生物體藥物,很可能就是特徵配方菌、基因編輯菌、生物合成菌的形式呈現,且應朝著法規監管標準更高的活菌藥物邁進。
 
目前在微生物體作為活性生物性治療產品(living biotherapeutic products, LBP)開發上,Seres Therapeutics公司已經在復發型困難梭菌感染臨床三期試驗,取得指標性成果。
 
除此之外,也有多家公司挑戰難度更高的藥物開發標準,而不只是停留糞菌移植療法的階段,也獲得了多家大藥廠的支持,例如:Debiopharm和Enterome公司獲Takeda支持、Second Genome公司獲Gilead支持、Vedanta獲Janssen支持等實際案例。
 
最後,吳明賢強調,微生物體雖然成為藥物開發的寶庫,但也為醫學、藥學的知識架構帶來挑戰。當前最大的挑戰,還是要先找到將各種細菌分離、培養到菌株標準的技術,並充分理解背後的機轉和因果,最終才能為疾病或營養做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