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姆斯特丹大學醫學中心(AUMC)調查負責人兼流行病學家Gowri Gopalakrishna 表示,調查人員採取特別預防措施來保證這些受訪者的匿名性,增加了調查的真實性。研究調查邀請約6萬多人,包括22所荷蘭大學和研究中心,得到約6800份調查報告,其中21%機構同意參與研究。
該次研究發布的兩篇調查內容重點不同,其中一篇關於研究不當行為的普遍性,而另一篇重點則是科學家是否有對自身研究負責,例如糾正發表錯誤、共享研究數據等。
藉由調查發現,學生最難達到負責任的標準,且其中約53%的人承認,在過去3年內經常從事至少一項調查中所列舉的11種不當行為,而正、副教授這一比例為49%。研究團隊也調查了進行不當行為的原因,結果發現,與發表壓力關係最密切,而能阻止發生不當行為的主因,是因為害怕被審查論文者發現。
對於這項研究調查,荷蘭科學顧問Elisabeth Bik認為,調查中提到的許多有問題的研究行為,甚至是嚴重欺騙,都不應該總被視為非黑即白。有時即使是偽造行為,也可能存在良好的理由,讓科學家從研究數據中排除一項異常值。而沒總是遵守這些良好規範,也不見得代表他是糟糕的研究人員。
然而,Gopalakrishna認為,光是察覺(awareness)並不足以杜絕這些有害行為,而是取決於研究人員根據什麼來判斷。現在看起來,他們視數量更甚於品質(quantity over quality),這樣的價值將驅使他們想要抄捷徑,但是人們盼望的常態,是透明化且負責任的科學研究。
參考資料:
https://www.sciencemag.org/news/2021/07/landmark-research-integrity-survey-finds-questionable-practices-are-surprisingly-common
(編譯/實習記者 蕭宇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