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健康大未來-探索下一個兆元產業」研討會

陳良基:台灣數位健康平台基礎建設仍須努力

撰文記者 巫芝岳
日期2021-07-28
陳良基:台灣數位健康平台基礎建設仍須努力 (圖片來源:本刊資料中心)

今(28)日,台灣數位健康產業發展協會籌備處舉辦「數位健康大未來-探索下一個兆元產業」線上研討會。會中邀請資誠會計師事務所榮譽副所長曾惠瑾和前科技部長陳良基,分享在新冠疫情下成為「顯學」的數位健康和遠距醫療,該如何在台灣突破商模、基礎建設(infrastructure)不足、法規限制等瓶頸。

曾惠瑾在會中首先分享了「全球數位健康產業發展趨勢解析」。她表示,數位健康發展時,「行為模式」和「商業模式」仍是最大問題。不過,在新冠肺炎疫情下,已明顯翻轉了大家的行為模式,更讓數位健康和遠距醫療成為顯學。

曾惠瑾指出,根據資誠2011~2021年統計的全球數位健康投資資金額,在2020年,因為新冠疫情而出現「大跳躍」,全年達到219億美元;今年光上半年就直衝到201億美元。

「不過,整體數位健康的發展上,建立商模仍是較困難的部分。」曾惠瑾直指。

她舉美國基因檢測公司23andMe為例,該公司在今年以市值35億美元上市,將從使用者收集而來的基因數據,用於預測失智、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甚至新冠重症等風險;也和葛蘭素史克(GSK)合作開發新藥,或和臨床試驗公司合作,幫助試驗精準收案。

「台灣很大一個問題,是我們有很好的資料庫(如:健保資料庫),但似乎還不知道如何利用。」曾惠瑾說道。

此外,根據資誠的調查,台灣在發展數位醫療上,「數據處理與分析」領域比起美國相對投入的少,其中,「生物資訊分析技術」和與資訊安全相關的「區塊鏈」,未來又似乎較無人願意投入。曾惠瑾指出,資安在數位醫療發展上相當重要,但比起歐美,台灣已較不重視資安了,這部分我們或許該加強投入。

陳良基:台灣缺平台基礎建設、國際鏈結仍困難

台灣數位健康產業發展協會籌備會主任委員,也是前科技部長的陳良基,接著以「數位健康的未來與機會」為題分享。

他表示,在新冠疫情下,人們的生活習性被改變,也讓產業「斷鏈」的風險劇增。在此情況下,支撐許多產業繼續前進的一大動力,正是來自數位科技。

陳良基指出,在健康領域中,從健康狀態、亞健康、罹病、到照護等,每個階段都有數位科技可介入的點。

「而台灣電子五哥目前已與生技醫療有不少跨域合作,但我們仍需找對方向才能有國際競爭力。」陳良基直指,像是其中數位平台的基礎建設(infrastructure)非常重要,台灣在平台建設上仍需努力。

他也提出多項台灣數位健康有待研究的方向,分別為:醫療大數據分析、醫療演算法、醫療通訊技術,以及遠距醫療技術等。

「台灣的數位健康產業很有機會,但目前在平台建設、跨產業創新、政策環境上,都還有些障礙,國際鏈結對我們來說也都還是門檻。」

陳良基表示,因此他與其他專家才會共同籌劃「台灣數位健康產業發展協會」,希望整合各產業專業、加以交流,讓國內數位健康加速發展。

台灣數位健康產業發展協會籌備委員,也是眾匯智能健康董事長的王欽堂在會中表示,在目前台灣健康照護體系仍「重醫療、輕預防」,以及數位健康發展趨勢、疫情催生「遠距新常態」的背景下,他們在去年年底時發起成立協會。

該協會期望從預防醫學、健康促進角度推動,並進而作為政策推動建言、促進國際鏈結。王欽堂表示,只要是與數位健康相關概念的業者、專業人士、學生、法人,皆歡迎加入協會一同努力。

(報導/巫芝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