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ence Reports》神經鞘胺醇血中濃度 可成新冠無症狀感染者分辨指標?!

撰文記者 吳培安
日期2021-08-09
(圖片來源:網路)
今年7月,一份由美國南卡羅來納醫學大學(MUSC)所做的回顧性研究發現,血液中的神經鞘胺醇(sphingosine)濃度下降,與新冠肺炎症狀的出現顯著相關;另一方面,神經鞘胺醇以及參與其生成的蛋白質——酸性神經醯胺酶(acid ceramidase, AC)的濃度上升,則和無症狀感染相關。這項研究刊登在《Science Reports》。
 
新冠肺炎的致死率,被認為和免疫系統對病毒入侵產生過度反應、引發患者肺部出現嚴重的呼吸道窘迫(respiratory distress)有關。然而,新冠肺炎在不同人身上的的症狀變異程度高,科學家至今還不知道,為什麼有些人會出現重症,有些人則呈現無症狀感染。
 
執行此研究的研究團隊,是MUSC Hollings癌症中心脂質體學共享中心主任Besim Ogretmen所領導的脂質研究實驗室。他們利用不偏分析(unbiased analysis)的回顧性研究,研究MUSC新冠肺炎生物儲存庫(COVID-19 Biorepository)中新冠患者的血清樣本。
 
研究團隊鎖定的目標,是神經鞘胺醇及參與其生成的蛋白質AC,兩項指標的血中濃度與新冠患者症狀的關聯。目前,科學家已經知道神經鞘胺醇這類型的物質,對於細胞膜的完整性(integrity)和細胞間溝通很重要,且能夠調節發炎、以及免疫系統對各種感染的反應。
 
結果他們驚訝的發現,在進行統計分析之前,光憑神經鞘胺醇的血清濃度數據,就能清楚的將患者分成不同組別。在新冠抗體呈現陽性的無症狀感染者中,神經鞘胺醇的血清濃度,相較於陰性者相對稍高;而在出現症狀的感染者中,血清濃度降低了15倍。
 
另一方面,將近75%的無症狀感染者,其血清中的AC濃度較高,但有症狀感染者的血清中幾乎測不到AC,而AC的出現和神經鞘胺醇濃度上升相關。Ogretmen表示,如果能利用這些生物標誌,來區分有症狀/無症狀感染者,就能把有限的藥物及資源,更有效率的用在較脆弱的患者身上。
 
不過,研究團隊表示,整體而言利用血液中的神經鞘胺醇濃度作為指標,在新冠抗體陽性者身上,雖然預測患者是否會出現症狀的正確率可高達99%,但是想要從患者樣本中分析各種脂質仍然昂貴,且需要精密的儀器才能做到,這使得在實際應用上遇到困難。
 
因此他們認為,以酵素結合免疫吸附分析法(ELISA)為基礎的分析方式,像是用來診斷愛滋病毒(HIV)感染,來偵測AC濃度,或許有望成為符合成本效益、可廣泛推行的替代方案。
 
此外,研究團隊表示還有一些尚待解決的問題,例如疫苗接種會如何影響神經鞘胺醇的濃度?以及,隨著新的變異株越來越多,感染時的神經鞘胺醇濃度又會如何變化?
 
不過,快速找出暴露風險的患者,還是能夠大大改善新冠肺炎的治療,並讓稀缺資源有效分配到需要的人身上。
 
過去1年4個月以來,美國新冠肺炎確診數已經超過3500萬人、造成將近63萬人死亡。雖然已經有數種安全及有效性或認可的疫苗開發出來,但新冠病毒Delta變種正在掀起新一波流行。
 
https://www.news-medical.net/news/20210805/Specific-and-sensitive-biomarker-in-the-blood-predicts-symptomatic-COVID-19-infection.aspx
 
(編譯 / 吳培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