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屆亞洲微生物體趨勢論壇

精準醫療最後一塊拼圖!展望微生物體治療癌症、腸胃道疾病

撰文記者 劉馨香
日期2022-01-08
精準醫療最後一塊拼圖!展望微生物體治療癌症、腸胃道疾病
今(8)日,第六屆亞洲微生物體趨勢論壇(Asia Microbiome Conference, AMC)在線上熱烈開展,由中研院生化所、臺大醫院、圖爾思生技共同舉辦,邀請了國內外知名微生物體專家分享最新研究趨勢,國外專家邀請到香港中文大學教授于君、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副教授黃曦,分享微生物體與大腸直腸癌和腸胃道疾病的最新研究與臨床應用趨勢。

大會主席臺大醫院院長吳明賢致詞表示,微生物體對人體非常重要,不僅是我們的第二基因體(second genome),也是第二大腦(second brain),掌握微生物體,才能更精確地掌握健康與疾病。

現今,全球對微生物體的關注,已超越對基因體的關注,微生物體可說是補足精準醫療的最後一塊拼圖。
 

香港中大于君:多面向解析微生物體與大腸直腸癌 臨床應用可期


香港中文大學消化疾病研究所所長于君教授,介紹微生物體與大腸直腸癌(colorectal cancer, CRC)之間的交互作用,以及運用微生物體至臨床的展望。

于君表示,已有數種促癌細菌被廣泛研究,而于君團隊找到厭氧消化鏈球菌P. anaerobius會促進大腸腫瘤生長,並解析該菌除了促進上皮細胞增殖,也會產生抑制免疫反應的腫瘤微環境。

于君研究也發現宿主癌組織的遺傳型態和微生物體有交互影響,例如組織帶有不同突變,微生物體組成也會不同,或者微生物影響了宿主DNA表觀遺傳的修飾。

關於微生物體的臨床應用,于君介紹,國際上有臨床試驗研究發現糞便移植(FMT)療法,對部分有免疫檢查點抑制劑(例如anti-PD-1)耐藥性者,可顯著提高藥物療效。

此外,于君團隊發現嗜熱鏈球菌S.thermophilus和雞乳桿菌L. gallinarum,前者會分泌β-半乳糖苷酶,後者會分泌吲哚-3-乳酸(ILA),而具有抑癌效果。若與有其他抑癌效果的細菌一起作用,更具有疊加效果。

微生物體也可能影響某些藥物的作用,其中,于君團隊篩查出一種芽孢桿菌L. sphaericus,會顯著降解阿斯匹靈,導致藥效降低。同時,微生物體也能成為疾病的生物標記(biomarker),于君團隊研究發現,在CRC的偵測上,其比臨床常用的免疫法糞便潛血檢查(FIT)更靈敏。
 

南洋理工大學黃曦:解析腸躁症、腸道感染 微生物體療法潛力高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李光前醫學院副教授黃曦(Sunny H Wong)分享,微生物體牽涉到大多數的腸胃道疾病,如腸躁症(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IBS)和腸胃道感染。

黃曦表示,腸躁症是腸胃科最常遇到的疾病,可能影響20%的人群,患者在腸道方面,會輕度發炎、上皮細胞滲透性增加,且微生物體失衡;在中樞神經方面,會影響情緒控制、疼痛調節、內臟敏感性等神經。腸躁症被認為是一種腸腦互動障礙(Disorders of Gut-Brain Interaction, DGBI)。

有研究指出,健康者、發炎性腸道疾病(IBD)和腸躁症的腸道微生物體組成不同,腸躁症的微生物體也能再細分為不同亞型,而不同亞型可能是影響腸躁症嚴重度的因素。

關於腸躁症的治療方式,黃曦指出研究顯示,抗生素Rifaximin 可顯著改善患者症狀長達10週以上。另有研究顯示,益生菌能顯著改善症狀和生活品質,但對於焦慮和憂鬱沒有顯著影響。至於糞便移植治療的效果,國際上四個研究則呈現不一致的結果。

黃曦分享,健康腸道的微生物體可防範外來病原菌入侵,稱為定殖抗性(colonization resistance)。長期使用抗生素的患者,反而較有可能發生困難梭狀桿菌感染(Clostridium difficile infection, CDI),該疾病是醫院中最常見的腸胃道院內感染。

有臨床試驗顯示,糞便移植可治療嚴重CDI患者,且效果比抗生素Fidaxomicin還要更好。目前,已有兩種糞便移植療法進入臨床三期試驗,以及數個微生物體療法進入一、二期試驗。

黃曦認為,微生物體療法還有許多未知的地方,但隨著各式臨床試驗的進行將逐一揭露,他表示看好微生物體療法未來的發展空間。

(報導/劉馨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