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 BTC 議題二:BioData翻轉健康大未來

劉扶東:人體生物資料庫整合、再加值 邁向精準健康

撰文記者 巫芝岳
日期2022-09-05
劉扶東:人體生物資料庫整合、再加值 邁向精準健康 (圖片來源:大會提供)

今(5)日,2022行政院生技產業策略諮議委員會會議(BTC)的議題二「BioData翻轉健康大未來」,由中央研究院副院長劉扶東的引言揭開序幕。劉扶東指出,中研院的臺灣人體生物資料庫(Taiwan Biobank)、台灣精準醫療計畫(TPMI)、癌症登月計畫(Cancer Moonshot)等,都是整合大量資料後,加值精準醫學的重大措施;然而,如何從資料、資訊、知識到智慧,一路進行加值,在經費、產業應用等方面仍面臨許多挑戰。

劉扶東表示,像是在資料庫的長期維運、如何提高附加價值上,都有賴經費挹注,而如何培育精通生醫大數據處理的跨域人才也是一項課題。

另外,在健保資料庫整合上的挑戰,則包含如何藉由醫療費用申報資料、處方及治療明細、實驗室檢測資料及臨床病例,更精確定義表型,以及資料應用上倫理與法律議題,都仍須各界加以探討。

Taiwan Biobank、TPMI相互整合再加值

會中,劉扶東也詳細介紹了中研院參與的這三大計畫。他表示,人體生物資料庫可說是支持當代醫學研究及個人化醫療的重要資源;2012年中研院啟動的臺灣人體生物資料庫,目標是2023年完成20萬一般社區民眾的收案目標,統計至今年7月已達到近18萬人。

劉扶東分享,目前臺灣人體生物資料庫可釋出約1.5 PB的數位資料,以及超過500萬管生物檢體的資訊,至今已釋出2億2千萬人次的數位資料,和24萬管檢體;學術文獻統計方面,據PubMed資料庫統計已有約382篇學術論文發表外,也扶持了大量的國內生醫研究,包括來自37個國內公私立機構的235件申請案論文發表。

而由中研院院士郭沛恩領軍、總經費達18億新臺幣的TPMI計畫,則是由中央研究院與全臺16個醫療體系、共33家醫院共同合作執行,計畫目標為應用臨床、基因資料,建立可瞭解國人疾病風險的模型。

截至2022年6月,該計畫已經達到50萬民眾參與的里程碑,成為目前歐美地區以外最大的精準醫療計畫。16所醫療體系院長及代表齊聚,共盼明年底就能達成收集100萬名民眾,加速完成臺灣版「All of US」,建立屬於臺灣自己的基因資料庫。

劉扶東表示,臺灣人體生物資料庫的資料,在與TPMI連結下,可共同建立疾病評估模型、基因型晶片等,透過TPMI所做出的單基因疾病風險評估等模型,可再經由人體生物資料庫進行驗證;未來也可有更多類似TPMI的計畫加入,加值臺灣人體生物資料庫的價值。

在癌症登月計劃中,自美國在前總統歐巴馬任內提出後,臺灣也陸續在中研院及臺大、三總、北醫、成大等醫學中心的合作下,貢獻包括肺癌、乳癌與大腸癌的臨床樣本分析,藉由整合巨量資料,開發在地化癌症精準醫療,並接軌國際研發。

根據中研院資訊,癌症登月計畫將大規模蒐集癌症病人的腫瘤、癌旁組織樣本、血液、糞便、口腔液和臨床資料等,運用國際標準化的蛋白基因體學整合型平臺、腸道微生物相分析,全面性建立個人化基因體變異、轉譯之異常蛋白質體等完整多體學數據,預計創建臺灣第一個大型「癌症多體學巨量數據暨智識庫」。

(報導/巫芝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