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ATC抗體藥物研討會

新興抗體療法多箭齊發 ADC、雙特異性抗體、mRNA編碼抗體展潛力

撰文記者 彭梓涵
日期2022-11-15
EnglishFrenchGermanItalianPortugueseRussianSpanish
2022ATC抗體藥物研討會。(攝影/劉馨香、彭梓涵)
今(15)日,由台灣抗體協會、財團法人生物技術開發中心、中研院生醫轉譯研究中心共同主辦的「2022 Antibody Therapeutic Conference (ATC)─Extended Application of Antibody ATC」,邀集國內外多家生技公司、專家學者,從醫療需求出發,就抗體藥物、抗體藥物複合體(ADC)、嵌合抗原受體T細胞療法(CAR-T)、mRNA等不同領域,分享全球當前新興抗體的開發策略。


 
生物技術開發中心(DCB)吳忠勳執行長致詞表示,迄今為止抗體療法仍是一個不斷研究與發展的領域,特別是在癌症、感染疾病、免疫疾病治療上,目前也發展出特別的免疫療法,包括:識別腫瘤抗原的抗體療法、免疫檢查點抑制劑、抗體藥物複合體和嵌合抗原受體T細胞療法等,這些都被認為是治療疾病的潛在策略。
 
台灣抗體協會(TAA)於2012年成立,成立宗旨是促進抗體藥物及相關產業發展,他也期望,TAA持續透過舉辦國際會議,為學研、產業提供學習新知的機會,也讓從事抗體相關療法的科學家有更多互動。

研討會中也進行第四屆理事長遴選,並由國家生技研究園區生醫轉譯研究中心吳漢忠主任當選。

 

吳和仁:雙特異性抗體60年發展 臨床應用爆發中

 
第一個演講邀請到在阿斯特捷利康(AstraZeneca)擁有超過20年研發經驗,現為美國生技醫材諮詢公司HW Biologics Consulting總裁的吳和仁(Herren Wu),介紹雙特異性抗體(Bispecific Antibody)歷經60年的發展歷程。
 
吳和仁表示,自然界的抗體只能結合至一種抗原,而雙特異性抗體可與兩種抗原結合的特性,在複雜疾病中同時靶向兩個機制,可能帶來更強的療效,增加特異性、降低抗藥性與毒性;此外,也能作為一種銜接體(engager),連結免疫細胞和腫瘤細胞,促使免疫系統攻擊腫瘤。
 
他分享,史上第一個雙特異性抗體,是在60年前(1961年),由Nisonoff和Rivers等人製造出來,科學界並在1985、1986年發展出化學共軛(chemical conjugation)、雙雜交瘤法(quadroma technology),能夠製造供研究使用的雙特異性抗體,直到1996年,重組蛋白工程技術的誕生,才讓雙特異性抗體走向商業化,並發展成今天非常多樣的形式,以不同的特性來滿足不同的醫療需求。
 
不過,吳和仁指出,僅靶向兩個抗原,不代表足以對腫瘤目標產生有效的選擇性,還需要對抗體進一步的設計技術,增加對腫瘤的選擇性和降低對正常細胞的影響。
 
近年,雙特異性抗體的臨床試驗數量激增,現今已有7款藥物上市,其中有4款都是在今(2022)年獲得批准,吳和仁對於雙特異性抗體藥物的發展相當樂觀。

 

Örn Almarsson:核酸創新療法不斷往前 安全、效力挑戰仍需解決

 
第二位講者Örn Almarsson,則是在連續創業家Robert Langer教授創辦成立的藥物遞送材料公司Lyndra Therapeutics擔任技術長,此次他也分享mRNA分子作為藥物與疫苗開發的前景。
 
Almarsson表示,核酸藥物及其載體的研究至今已有幾十年的歷史,2000年前後,基因療法、siRNA、ASOs機制陸續被揭示,也打破了核酸藥物的冰河期。儘管核酸分子具有複雜、不穩定的特性和細胞內遞送的問題,近幾年核酸疫苗與相關療法的開發仍呈現爆炸式的增長。
 
新冠疫情之下,mRNA在體外轉錄(IVT)的可行性也被充分證實,許多新的mRNA產品也透過修飾,來增加體內功能性蛋白質的轉譯,另外也透過脂質奈米顆粒(LNP),以保護mRNA增加體內穩定,促進細胞內遞送等。
 
不過他也表示,目前RNA在細胞內遞送上還有一些安全性與效力之挑戰,包括mRNA成分和遞送材料與免疫系統間產生相互作用;LNP在肝臟以外組織遞送上效率與專一性不夠,以及需要低溫冷鏈儲存等問題,需要科學家一同來解決。
 
Almarsson也介紹三款目前正在研發以mRNA修飾與編碼進而產生的抗體療法,包括只需注射一劑mRNA藥物,在患者體內編碼產生抗C型肝炎的抗體療法;用mRNA模板快速設計和生成抗茲卡(Zika)病毒的抗體療法;以及從屈公病毒(Chikungunya virus)感染康復者中,鑑定B細胞分泌具中和能力的抗體,再開發由LNP包裹編碼該抗體mRNA之被動免疫療法,目前該療法正在進行臨床一期試驗。

 

免疫功坊:抗體藥物複合體製程簡單 療效更佳

 
接著,由免疫功坊研發副總朱鑫懋,介紹免疫功坊的抗體藥物研發成果。
 
免疫功坊由國際知名免疫學家張子文創辦,擁有新一代抗體藥物開發「T-E™平台」,核心技術是透過獨家的多臂鏈接體(multi-arm linkers)技術,將引導抗體至目標部位的標的元件(targeting elements),與具有療效的效應元件(effector elements),結合在單一分子上,形成ADC或是抗體-放射性核種複合體 (antibody radionuclide conjugate, ARC)等藥物。
 
朱鑫懋表示,免疫功坊開發出相當多種類型的細胞毒殺藥物束(cytotoxic drug bundles)(由多臂鏈接體攜帶多個毒性藥物分子所組成),其技術能有效增加藥物束的溶解度(親水性)和穩定性,且其將藥物束鍵結到抗體的特定位置(site-specific conjugation)的方法,無需用到非自然胺基酸和酵素,製程較為簡單。
 
免疫功坊表示,藉由其技術平台可製造出抗體藥物比(drug to antibody ratio, DAR)高達6、8或10的均質(homogeneous)抗體藥物複合體,表現可望比市面上的競爭對手更好。
 
朱鑫懋舉例,其候選藥物TE-1146用於治療多發性骨髓瘤(MM),帶有抗CD38 抗體(daratumumab, Dara)的部份,與6個Lenalidomide (Lena)藥物,在細胞實驗和小鼠模型中,皆顯示TE-1146可完全消除腫瘤細胞,而且在低劑量就能比單獨使用Dara、Lena或是Dara+Lena達到更好的療效。
 
接著下半場專題演講由M.D安德森癌症中心腫瘤內科教授余嘉誠,分享維持過繼細胞療法(adoptive cell therapy)療效的策略;先驅生技創辦人及研發長吳瓊媛則分享運用qCART (Quantum pBac-based CAR-Tsystem),製造「靶向CD20/CD19的可調控iCasp9」的CAR-TSCM細胞;以及美國加州Scripps研究中心化學講座教授、中央研究院前院長翁啟惠分享廣效疫苗的開發。
 
在專題演講結束後,則由國家生技研究園區生醫轉譯研究中心主任吳漢忠主持專題討論,邀請多位產業、醫研單位專家,包括DCB執行長吳忠勳、免疫功坊創辦人張子文、先驅生技營運長溫國蘭、台康生技董事長劉理成、臺大癌醫中心分院楊志新院長、財團法人醫藥品查驗中心副執行長徐麗娟、臺大醫學院腫瘤醫學研究所許駿教授、臺大醫學院臨醫所林家齊教授,一同激盪如何擴展抗體相關應用。
 
(報導/彭梓涵、劉馨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