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 FDA新藥批准回顧:總數驟減、生物製劑佔比創歷史新高(全文連結)

撰文記者 巫芝岳
日期2023-01-04
EnglishFrenchGermanItalianPortugueseRussianSpanish
2022 FDA新藥批准回顧:總數驟減、生物製劑佔比創歷史新高(圖片來源:網路)

近(3)日,據期刊《Nature Reviews Drug Discovery》報導,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去年全年共批准37種新藥,相較於2021年的50種大幅減少,也低於2017年至今每年平均批准49種藥物的數量。不過回顧去年,不但在基因療法、細胞療法、疫苗等生物製劑批准上,數量明顯增加,在糖尿病、癌症等領域,也出現多款前所未見的創新機轉藥物。

FDA旗下生物製劑評估及研究中心(CBER),在2022年所批准的療法,尤其基因療法的占比明顯提高,包括bluebird bio治療β-地中海貧血的基因療法、CSL Behring治療B型血友病的基因療法、Ferring治療膀胱癌的基因療法等。

在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和療法方面,CBER除了正式批准Moderna的mRNA疫苗外,Novavax的次單位疫苗,以及禮來(Eli Lilly)的抗體療法Bebtelovimab也取得了緊急使用授權(EUA)。

癌症藥物、生物製劑居冠

CBER的批准的藥物適應症中,以癌症藥物為大宗,共有10種腫瘤新藥獲批,佔所有療法數量的27%。而皮膚病和非惡性血液腫瘤學適應症的批准數量,特別高於其5年來的平均;傳染病和神經疾病的批准數量則比近5年平均低。

在藥物型態方面,生物製劑佔比41%創下歷史上的新高;其中,抗體療法(含單株抗體、雙特異性抗體、抗體藥物複合體(ADC))佔所有批准藥物的30%,亦是史上新高。

多款創新機轉藥物獲批:禮來糖尿病雙重腸泌素促效劑、BMS乾癬TYK2抑制劑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有數項批准藥物,創下科學、臨床上的先例,可說是開展了藥物研發的新局。

例如,禮來的Mounjaro (tirzepatide)獲批治療第二型糖尿病,該藥為雙重腸泌素(GLP-1和GIP)促效劑,是十年來首個新類型的糖尿病藥物,也是首款可模擬GIP的藥物;該藥更已獲治療肥胖症的快速審查資格,並正在進行肥胖症成人的2項臨床三期試驗中,最快可望在2023年獲批。預期Mounjaro全球銷售額巔峰,可能達到108億美元。

而必治妥施貴寶(BMS)的乾癬口服藥物deucravacitinib,不但是第一款TYK2抑制劑、第一個偽激酶區域(pseudokinase domain)抑制劑,也是首項獲批的全新氘化藥物(de novo deuterated drug)。

BMS目前也正在開發deucravacitinib的其他適應症,包括乾蘚關節炎和紅斑性狼瘡;該藥物預期全球銷售額巔峰可達到近17億美元。

數項癌症創新抗體藥終問世

另外,多項癌症藥物批准,也開創了新的治療和商業模式。

如BMS的LAG-3阻斷劑relatlimab,與PD-1抗體Opdivo (nivolumab)組合的「Opdualag」獲批用於轉移性黑色素瘤,成為FDA首次批准阻斷LAG-3的抗體療法,也是近10年來,首次批准全新的檢查點抑制劑癌症免疫療法。

Opdualag正在與既定的標準用藥——nivolumab併用CTLA4抗體ipilimumab競爭,雖兩種療法的比較試驗尚未完成,但目前數據已顯示,Opdualag可望在療效相似下,提供更佳的安全性。

阿斯特捷利康(AstraZeneca)的CTLA-4抗體療法Imjudo (tremelimumab)獲批治療肝癌,則強調了在檢查點抑制劑作用靶標時的重重困難。

2011年,FDA批准BMS的CTLA4抗體ipilimumab時,tremelimumab正在臨床三期試驗階段,但又花了11年才在去年通過批准,成為美國第二款CTLA4抗體。

在細胞療法方面,Immunocore靶向T細胞受體(TCR)的新型雙特異性蛋白藥Kimmtrak (Tebentafusp-tebn)於年初獲批,象徵著雙特異性T細胞的時代已來臨。該藥物可同時靶向TCR和T細胞表面的CD3結構,加強募集T細胞。目前已獲批用於轉移性葡萄膜黑色素瘤患者。

此外,癌症領域還有多項新標靶、雙特異性抗體、ADC的突破,包括:葛蘭素史克(GSK)的Blenrep (belantamab mafodotin),為首款以B細胞成熟抗原(BCMA)為靶點的ADC藥物;嬌生(J&J)靶向BCMA的CD3雙特異性T細胞銜接劑(BCMA x CD3 BiTE);以及羅氏(Roche)旗下基因泰克(Genentech)的Lunsumio (mosunetuzumab-axgb),為FDA批准的第一個靶向CD20與CD3的雙特異性抗體。

全文連結: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d41573-023-00001-3

(編譯/巫芝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