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燿榮:雙歧桿菌、乳酸桿菌表現 可做嬰兒腸絞痛、異位性皮膚癌Biomarker
楊燿榮首先分享其研究嬰兒腸道微生物菌群對兒童健康的影響,他表示,腸道微生物的紊亂會導致免疫、代謝和胃腸道疾病,而母親分娩和嬰兒出生後的餵哺方式,對於腸道菌早期的發育,以至未來兒童或成人期的健康有許多關聯。
他也舉了兩項已被證實因腸道菌失調而造成兒童不適的疾病,包括嬰兒腹絞痛(infantile colic, IC)與異位性皮膚炎(Atopic dermatitis, AD)。
他表示目前研究數據顯示,出生4-8周的嬰兒,其糞便中雙歧桿菌(B. longum)和乳酸桿菌(L. gasseri)豐富度會到最高峰,但隨著成長其表現會逐漸變少。而這兩種菌的變化也與IC、AD疾病有關。
在IC的研究中也發現,由母親親餵嬰兒,嬰兒糞便中雙歧桿菌和乳酸桿菌的定植(colonization)表現越高,哭鬧次數越少,而使用配方奶餵養的嬰兒,雖然雙歧桿菌和乳酸桿菌的表現與親餵無異,但其有腹絞痛、糞便中有氨與大腸桿菌豐富度較高的情況。
在AD研究上,他表示,雖然造成該疾病的成因複雜,包含遺傳、免疫反應,但研究也發現,皮膚微生物菌相與腸道菌相如:雙歧桿菌和乳酸桿菌的失調,可能是造成異位皮膚炎疾病進展惡化的原因之一。他認為,雙歧桿菌和乳酸桿菌的表現,可作為嬰兒IC和AD預防與治療生物標記。
阮雪芬:sRNA定序數據建立癌症微環境相關微生物表現圖譜
阮雪芬於線上分享其建立的癌症相關微生物體表現圖譜,他表示目前研究已證實微生物與癌症疾病有關,但目前大多數的研究都集中在腸道微生物體研究,對於參與腫瘤微環境調控的微生物仍不清楚。
阮雪芬說,雖然先前許多研究已從癌症基因體圖譜(TCGA)中利用RNA定序、全基因體定序(WGS)和全外顯子定序(WXS)方式,找到微生物的表現,但目前缺少參與細菌與細菌感染疾病中,扮演調轉錄或調節作用的小片段RNA(sRNA)定序數據。
因此他與團隊開發一種新的分析方法,使用大腸癌(CRC)組織樣本的sRNA定序數據,對腫瘤與微環境的微生物菌相進行分析,他表示,其研究中觀察到使用sRNA定序的方式與使用16S rDNA定序結果相似。
接著他們又從涵蓋 32種癌症類型、10362個樣本(9709名患者)中,鑑定出 1617屬、303科、126目、56綱和47門的微生物,並將細菌的多樣性、與臨床相關、以及細菌與人類基因的網絡與相關生物學功能訊息等,整合建立了BIC(bacteria in cancer)數據庫,目前也發表在期刊上供大家使用。
吳偉愷:大蒜素、蔬食 降微生物代謝物防心血管疾病
吳偉愷致力腸道菌與心血管疾病研究,他表示,研究已證實腸道微生物菌產生的代謝物例如氧化三甲胺(trimethylamine N-oxide, TMAO),會增加糖尿病與心血管疾病風險,甚至促進抗腫瘤免疫力。
因此吳偉愷開發口服肉鹼耐量試驗(OCCT) 以量化腸道微生物群產生TMAO的能力,曾發表在醫學頂尖期刊《Gut》。OCCT除了可作為「個人化精準飲食」建議,也進一步作為篩選使人體三甲胺(TMA)/TMAO形成的關鍵腸道微生物工具。
吳偉愷也進一步從本草綱目記載中能調整腸道的大蒜,磨碎提取大蒜素或是透過以蔬食為基礎飲食控制,抑制TMA/TMAO的形成,來緩解動脈粥樣硬化。
(報導/彭梓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