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巴斯德研究院中止中國科學院近20年病毒研究合作
美國時間9日,據學術權威期刊《Nature》網站報導,法國知名學術機構——巴斯德研究院(Pasteur Institute)宣布終止其與中國科學院(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共同領導上海巴斯德研究院近20年來的合作夥伴關係,此後該機構將由中國科學院全權管理,引起科學界一片譁然。
上海巴斯德研究所創立於2004年,專注在感染性疾病的相關研究,是法國與中國在科學合作的重大里程碑。其創始主任病毒學家Vincent Deubel,是第一位在中國領導科學研究所的外國人。
該研究機構的研究對象,涵蓋了從C型肝炎病毒、伊波拉病毒、茲卡病毒、愛滋病毒到新冠病毒等;此外,還促成了數種疫苗和療法開發,例如治療手足口病症(一種可能由多種腸病毒引起的疾病)的候選藥物,以及諾羅病毒疫苗。
巴斯德研究院發言人透露,雙方其實經過了一年的對話,才在2022年決定終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的合作關係。他表示,這項決定是為了開啟新對話,藉以改善雙方的關係、找出更有生產力的共同工作模式。
由於巴斯德研究所的退出,中國科學院現在全權主導上海巴斯德研究所,該機構也將更名。
中國科學院發言人對此表示,雙方維持了長期且友善的夥伴關係,並表示對法國的貢獻深懷感激,現在雙方正在積極探索新的合作選項,而不只是聯合研究機構的形式,以更好地應對感染性疾病研究的全球性挑戰。
這項合作終止,已經引起許多科學家的譁然。與上海巴斯德研究所合作研究的香港大學保育生物學學者Alice Hughes表示,這項破局可能代表著中國研究的「國際化時代」(era of internationalization)已經結束,雖然中國的研究機構歡迎外籍研究員,但可能無法共同領導這些機構,這對當地的巴斯德研究所來說是個重大損失。
不過也有學者並不認為這只是一起個案。中國武漢大學病毒學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藍柯(Ke Lan)表示,雖然讓人遺憾,但中國政府仍鼓勵國際科學合作,且在生命科學領域中依然非常活躍,這也是感染性疾病研究所需的。
曾在上海巴斯德研究所任職的日籍病毒學家豐田哲也(Tetsuya Toyoda)對此表示,該研究機構培育出許多生物安全和病毒學研究人員,但病毒學研究已經成為中國的強項之一,因此巴斯德研究所與中國科學院斷絕關係的決定,對中國的病毒學研究影響可能微乎其微。此外,他也透露,在他的任職期間,上海巴斯德研究所的領導資格其實就已經出現異議。
參考資料: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d41586-023-00694-x
(編譯 / 吳培安)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