昱星北美BIO成果豐碩! 幹細胞篩藥引大廠注目、力拚全球首個「自動化iPSC分化平台」

撰文記者 巫芝岳
日期2023-06-12
昱星北美BIO成果豐碩! 幹細胞篩藥引大廠注目、力拚全球首個「自動化iPSC分化平台」。圖右為昱星執行長張郁芬 (攝影/羅翊方)

美國時間6月8日,一連四天的2023北美生技展(BIO 2023)正式落幕,臺灣由國科會率領超過50家國內廠商赴美展出,許多廠商陸續傳出捷報。其中,開發誘導型多潛能幹細胞(iPSC)相關應用的昱星生技表示,其將和Molecular Devices合作建置的全自動化「iPSC篩藥平台」,已在本次展會中吸引到國際大廠洽談合作;而另一項「iPSC分化」的自動化建置完成後,則可望成為全球首個自動化iPSC分化平台。

昱星以「iPSC篩藥平台」和「iPSC分化」的全自動化為目標,執行長張郁芬表示,這兩項平台的全自動化設備,未來都將設置於其在剛落成的台北生技園區,租用的一百坪大廠房空間中。

其中,篩藥平台在和Molecular Devices合作下,將以共建「Demo Lab」的方式建置自動化系統,預計在園區7月起租後開始建設、預計年底前可望完工,這項自動化實驗室建設完成後,將更能增進高通量(high throughput)的篩藥效果。

昱星的「全光學高通量藥物篩選平台」,是以基因編碼指示劑(genetically encoded tools)及iPSC技術為核心開發而成,其結合光遺傳學工具,能提供藥廠、CRO公司進行新藥開發,也能用於精準化、個人化醫療的服務。

昱星已建立了完整的細胞型態(morphology)和功能性活動(functional activity)的驗證方式,能更真實呈現藥物對特定細胞的作用,且經光學技術有效被篩選而出,是目前國際上仍少有的篩藥平台。

張郁芬也透露,本次參展時,也尋得國際大廠對iPSC心臟疾病模型的篩藥平台非常感興趣,可望進一步合作並支持該平台開發。

在iPSC分化方面,張郁芬表示,目前全球iPSC自動化製程技術發展仍在成熟中,許多大廠開發出機器後,也尚未取得臨床等級所需的GMP認證,尤其是iPSC分化上,全球尚未出現能全自動化進行的技術。

張郁芬進一步說明,以昱星目前開發出的帕金森氏症、腎臟纖維化iPSC模型為例,iPSC分化出神經約需費時一個月、腎臟細胞則約需兩週,在此段時間中都必須不斷對細胞進行包括添加試劑等處理,而若能以機器進行,將能有效減少細胞分化時批次間的差異。

「機器執行能大幅提高時間上的精準度,除了可減少人力外,更能提升產出細胞的品質;」張郁芬表示,「另外,若以機器自動排程,一天24小時都能生產細胞,再搭配後端品管(QC)的自動化檢測,整體效率預計可提升100倍以上。」

(報導/巫芝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