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屆亞洲微生物體趨勢論壇

孟子青、鄭修琦、賴信志:微生物體助抗癌?! 次世代微菌療法 臨床治療潛力大

撰文記者 巫芝岳
日期2024-01-27
孟子青、鄭修琦、賴信志:微生物體助抗癌?! 次世代微菌療法 臨床治療潛力大 (攝影/張哲瑋)

今(27)日,由中研院生化所、台大醫院和圖爾思生技主辦的第八屆亞洲微生物體趨勢論壇中,首場論壇(Session 1)以「人體微生物」為主題,在高雄醫學大學副校長吳登強主持下,由中研院孟子青研究員、成大醫院副院長鄭修琦,和微大生技(REVIVEBIO CO.)總經理賴信志,分享了大腸直腸癌、胃癌的腸道菌項研究,以及次世代微菌療法開發的趨勢。

孟子青:大腸直腸癌術後長期菌相追蹤出爐! 特定飲食/生活習慣可望改善菌叢


 中研院生化所研究員孟子青。(攝影/張哲瑋)

中研院生化所研究員孟子青,分享了其團隊在「手術治療對大腸直腸癌患者腸道菌相干擾」的研究。其針對134位大腸直腸癌患者進行研究,以101名健康人作為控制組,在數年的追蹤期間,定期收取糞便檢體進行菌相分析。

以16S rRNA V3-V4基因定序分析下,發現病人診斷當下和健康人相比,部分腸道菌屬(genus)已有顯著差異;而手術後直到兩年追蹤期間,可發現術後一個月病人腸道菌相多樣性(diversity)急劇下降、分佈較健康狀態散亂,約要一年左右,菌相才逐漸恢復至較健康的情況,但整體而言,仍未能回復到如健康人的正常樣態。

孟子青表示,然而逐一分析後,可發現部分病人的菌相是朝健康方向發展,他們進而以飲食、生活型態問卷調查,結果從較小群體的分析中發現,喝咖啡頻率越高者菌相越差,攝取全麥食物、水果、代乳品頻率越高則菌相越好。不過孟子青強調,此研究僅針對手術後患者分析,健康人並不包含在內。

另外,他們也在與台達電子團隊合作下,開發出由微生物篩檢大腸直腸癌的qPCR方法。其找出5項來自腸道菌的目標基因,以CT值為數據基礎、搭配4項臨床問卷資訊,初步建立了準確性可靠的方法,未來期望開發為方便的癌症篩檢工具。

鄭修琦:胃癌發生不只幽門螺旋桿菌 膽汁酸逆流、菌相變化也是關鍵


成大醫院鄭修琦副院長。 (攝影/張哲瑋)

成大醫院鄭修琦副院長分享胃癌癌變過程中,胃和微生物間的關係,他表示,胃癌變的過程是從正常進入一系列的胃炎(gastritis)、萎縮(atrophy)、胃黏膜逐步出現「腸化」(intestinal metaplasia)、發育異常(dysplasia)、最終變成胃癌。

而此癌化過程,已在2005年證實,促使胃從正常進入胃炎、萎縮的階段,是與幽門螺旋桿菌感染有關,該研究獲得諾貝爾生醫獎,胃癌的發生率自此20年間也下降許多。

不過鄭修琦指出,即使知道胃癌發生有90%與幽門螺旋桿菌感染有關,但在台灣和其他國家仍是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顯然胃癌的發生不只受幽門螺旋桿菌影響,還有其他可能因素。

在他的研究中也進一步證實,除了幽門螺旋桿菌,事實上在胃癌發生前期,與胃癌狀態下,都存有其他特定的微生物群,在促使胃炎與癌化的過程。此外,他的研究還發現,膽汁酸(Bile Acids)的逆流、微生物菌相的變化促使發炎反應的TLR4增加等,都會提升胃癌的發生。

再給予其開發的次世代益生菌治療,證實不只可抑制發炎反應相關的IL-6與IL-8發炎因子下降,還能促使胃分泌具保護的黏液素(mucin),如muc5ac、MUC6等。

賴信志:次世代微菌療法開發三大趨勢——多菌株、後生元、免疫腫瘤學


微大生技(REVIVEBIO CO.)總經理暨長庚大學微生物相研究中心主任賴信志。 (攝影/張哲瑋)

微大生技(REVIVEBIO CO.)總經理暨長庚大學微生物相研究中心主任賴信志,介紹次世代益生菌(NGP)的開發趨勢,並盤點了產品開發現況。賴信志說明,若作為食品或營養補充品,法規門檻較低、發展速度較快。在此領域中最當紅的是Akk菌在代謝症狀的應用,目前有美國的Pendulum、比利時的A-Mansia投入開發,不過也有荷蘭的Caelus利用A. soehngenii菌刺激GLP-1生成機制,開發遽降血糖效果的食品及藥物。

若是往藥品開發,雖然可望獲得較高的收益,但法規對活菌藥(LBP)的製程要求相當高、開發期程長且產業競爭激烈,開發挑戰較高。目前在此領域中以單菌株的LBP開發為主流,已經獲得美國FDA上市藥品的2家生技公司——Ferring和Seres,取得復發性困難梭菌感染(rCDI)的適應症;除此之外,也有法國的Exeliom和Ysopia,分別利用不同的菌種,開發用於潰瘍性結腸炎(Ulcerative colitis)、發炎性腸道疾病(IBD)藥物。

賴信志也點出數項NGP及LBP的未來趨勢。首先是開發多菌株的LBP,已有像是ExeGi Pharma開發用於囊炎(pouchitis)的LBP療法進入臨床階段,並獲得美國孤兒藥認定資格;再來是利用微生物分泌的後生元(postbiotics)而非微菌本身作為藥物,例如法國Exceliom Biosciences利用微生物產生的微生物性抗發炎分子蛋白(MAM)開發為藥物;最後是朝著免疫腫瘤學的輔助療法發展,例如微大生技即投入以乳酸桿菌分泌物,促進免疫查核點抑制劑(ICI)療效的研究。

(報導/巫芝岳、彭梓涵、吳培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