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食安頻傳,針對寶林茶室餐廳食安風波,昨日衛福部次長王必勝緊急召開專案會議,經多位專家綜合討論,在符合粒線體毒素的臨床症狀中,包括「米酵菌酸」(Bongkrekic acid, BA 已更名「邦克列酸」)影響的可能性較高。什麼是米酵菌酸?其產生的粒線體毒素(mitochondrial toxins)為何?臺灣粒線體之父的馬偕醫學院創校校長魏耀揮,進一步分享米酵菌酸的毒性機制。
魏耀揮指出,被懷疑造成寶林茶室客人食物中毒的米酵菌酸,多出現於經過長時間發酵或泡發的食物,如:發酵米、久放的穀物類製品、發泡木耳等,尤其當環境衛生不佳、儲存於高溫、潮濕的空間下就可能出現質變,引發米酵菌酸的產生。
米酵菌酸是一種無臭、無味,熱穩定且高度不飽和的三羧酸脂肪酸(tricarboxylic fatty acid),分子量為486kDa,其被認為是一種聚酮化合物(Polyketide)。這種化合物是由細菌、真菌和植物產生具有生物活性的次級代謝物(secondary metabolites),使其具有生存優勢,例如抑制其他細菌、真菌、病毒、寄生蟲或腫瘤細胞的生長,一些抗生素如,四環黴素(Doxycycline)、紅黴素(Erythromycin)等,都屬於聚酮化合物。
他表示,米酵菌酸具有獨特的毒性機制,會產生的粒線體毒素,不過其主要毒性不是抑制粒腺體膜上的電子傳遞鏈,而是抑制一種粒線體ATP轉位酶(ATP translocation)——腺嘌呤核苷酸轉位酶(adenine nucleotide translocase, ANT)的功能。
米酵菌酸的毒性機制。(圖片來源:PMC5440313)
ANT是粒線體蛋白中最豐富的一種蛋白,占粒線體內膜蛋白的10%,ANT會調節粒線體膜上通透性,因此當ANT被抑制,其會造成粒線體氧化磷酸化生成的ATP無法運到粒線體外,供應需要ATP才能運轉的細胞生化反應,如:腎臟腎小管過濾各種需要排出體外的有害物質。
過去以來,全球也發生過幾起米酵菌酸中毒,根據發表在《Journal of Medical Toxicol》雜誌的統整性文章指出,包括印尼、中國以及非洲莫三比克共和國,都爆發過食用椰子、和玉米產品等食源性中毒事件。
文章也表示,當前對於米酵菌酸的毒代動力學和致死劑量資訊所知仍甚少,有消息來源指出,當人體食入1~1.5mg的米酵菌酸就可能致命,通常接觸到米酵菌酸污染的食品1~10小時後,會出現肝臟、大腦和腎臟的病徵和症狀,與其他粒線體毒素的臨床表現相似。
參考資料:https://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5440313/
(報導/彭梓涵)
食安殺手「邦克列酸(米酵菌酸)」為何致命?臺灣粒線體之父魏耀揮:抑制ATP運轉致生化反應異常
撰文記者 彭梓涵
日期2024-03-28
馬偕醫學院創校校長魏耀揮。(圖片來源:本刊資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