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細胞病毒屬於皰疹病毒,全球多數成年人都曾感染,雖大多無明顯症狀,但孕婦一旦感染後會透過胎盤傳染給胎兒,美國每200名新生兒中就有1人時患有先天性CMV感染,其中五分之一受感染的新生兒會發生先天缺陷,例如聽力及視力受損,對於免疫功能低下者,如器官移植病患,甚至可能致命。
過去認為CMV與其他皰疹病毒類似,主要依靠醣蛋白H(gH)構成的複合體進入血管內皮細胞,進而引發慢性發炎反應或血管疾病。
但本研究發現,巨細胞病毒與其他皰疹病毒的入侵機制不同,還會使用特殊的蛋白質複合體——GATE(由gH、UL116與UL141組成)來入侵人體,其中,UL141是一種免疫逃脫蛋白,可幫助病毒避開人體免疫系統的偵測,進而順利入侵血管內皮細胞。這不同的入侵機制,可能正是過去CMV疫苗研發屢遭挫敗的主因。
研究團隊期望,這項發現能成為開發新一代疫苗與抗病毒藥物的關鍵靶點,幫助人類終結潛藏在體內、卻潛藏重大風險的病毒。
參考資料:https://www.sciencedaily.com/releases/2025/06/250630073443.htm
原始研究: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64-025-02025-4
(編譯/實習記者 康芸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