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lect Language
Chinese (Simplified)
Chinese (Traditional)
English
French
German
Japanese
Korean
Spanish
HOME
新聞
服務
訂閱
廠商
關於
下載 APP
聯絡
查看購物車
請選擇單元
新聞
投資雷達
生技名人錄
生醫動態
影音報導
環球雜誌
環球生技
搜尋
會員登入
註冊
新聞
每日新聞
生技醫藥
醫療科技
再生醫學/細胞治療
科學新知
政策法規
應用生技
論壇報導
新聞集錦
市場分析
產業報告
市場觀測
漲跌排名
商機媒合
查找廠商
人物
人物專訪
專家觀點
【影】技術焦點鏡
【影】生醫名人錄
公告
產業新訊
公司報導
生醫永續(ESG)
本刊公告
生醫徵才
展會直擊
論壇報導
產業論壇
海外展會
亞洲生技大會
台灣醫療科技展
台灣國際醫療暨健康照護展
美國臨床腫瘤醫學會年會(ASCO)
Podcast
活動
出版品
雜誌
買書
Podcast
本刊公告
新聞
生技醫藥
NEW
罕見高血脂幼兒患者福音! Regeneron新藥再獲FDA批准 降膽固醇48%
再生醫學/細胞治療
NEW
啓弘病毒載體CDMO進軍日本 攜帝人打造一站式細胞/基因研發聚落
新聞集錦
NEW
03/23《生醫焦點雷達》
科學新知
顯微鏡
細胞
核子醫學
史丹佛首創無透鏡放射顯微鏡 成低價高解析度單細胞影像方案
2023-03-23/
環球生技
近(1)日,史丹佛大學(StanfordUniversity)的放射腫瘤科學家GuillemPratx表示,已成功開發出一款無透鏡放射顯微鏡(lenslessradiomicroscope,LRM),透過放射性藥物追蹤劑,LRM可產出單細胞解析度的影像。且與其他類似的儀器相比,該儀器具更廣闊的視野。該研究發表於《TheJournalofNuclearMedicine》。Pratx表示,LRM是透過...
生技醫藥
人物
盧彥伸
乳癌
癌症治療
標靶治療
諾華
挑戰治療標準指引!臺大醫院指標性研究 助難治乳癌患者找到「RIGHT Choice」
2023-03-23/
記者 吳培安
去年12月於美國舉辦的「聖安東尼奧國際乳癌研討會」中,來自臺大醫院腫瘤醫學部盧彥伸醫師,在歐美乳癌研究專家的注目之下,發表了由諾華(Novartis)贊助、臺大醫院團隊主導的多國多中心臨床二期研究「RIGHTChoice」,挑戰了數十年來的乳癌治療標準指引,為臨床醫師的新治療策略提供佐證。這項研究透過證據醫學,闡述了對具高度侵略性特徵(aggressive)之轉移性乳癌,包括出現了「器官轉移危急症...
生技醫藥
動物用藥
永信
永鴻
台灣首家興櫃動物藥廠! 永信旗下永鴻國際生技3/24掛牌
2023-03-22/
記者 李林璦
今(22)日,永鴻國際生技股份有限公司(6936)宣布將由富邦證券輔導於3月24日正式興櫃掛牌。永鴻為永信藥品集團旗下一員,是永信在2016年收購前從輝瑞公司動物保健部門分割獨立的碩騰生技,成為永信藥品動物事業處,現在整併成立新動保事業體。永鴻表示,期望能坐穩台灣並積極佈局亞洲、歐洲等海外市場,朝向全球動保市場第一品牌的目標邁進。永鴻曾榮獲第29屆國家磐石獎,主要從事產銷化學藥物與飼料添加劑等動物...
新聞集錦
新聞集錦
永立榮
BeiGene擴大美國生產研發量能 紐澤西州新廠區明年完工;印尼mRNA公司Etana完成募資 跨足癌症、洗腎藥、疫苗生產;永立榮鹿羊水幹細胞美妝產品目標全球市場
2023-03-22/
環球生技
《臺灣》永立榮推「鹿羊水幹細胞」美妝產品目標全球市場 今(22)日,專注於再生醫學的永立榮集團宣布,旗下醫美保養品公司艾索康恩(EXOCARE)在去年12月推出全球首批以鹿羊水幹細胞為核心成分的系列美妝保養品,由於頗獲好評,將在三月下旬推出第二波系列產品,擴大產品組合。此外,永立榮也正積極與國內外醫美保養品大廠接觸,洽談鹿羊水幹細胞美妝材料的相關授權事宜,合力進軍全球市場,擴大公司利基。《臺灣》台...
生技醫藥
泰宗
U101
泰宗去年三率三升 EPS 0.38元 加速U101新藥三期臨床今年底完成收案
2023-03-22/
記者 李林璦
今(22)日,泰宗生物科技(4169)董事會通過去年(2022)財務報告與盈餘分配案。泰宗去年合併營收8.02億元,改寫歷史新高,年增14.3%;稅後淨利1,827萬元,較前一年度大幅成長875%,每股稅後盈餘(EPS)0.38元。另董事會決議擬配發股利0.34元,其中股票股利0.306元、現金股利0.034元,合計配發率高達89.5%。主要受惠於新增3大代理產品銷售熱銷,其研發防反覆性泌尿道感染...
生技醫藥
拜爾國際
科研用抗體
圖爾思
ABclonal
拜爾國際生醫年會登場 推全球首創科研抗體訂閱服務
2023-03-22/
記者 吳培安
圖爾思生技旗下拜爾國際(BioAb)於上週末甫落幕的「第37屆生物醫學聯合學術年會」中,展出其與國際研發大廠ABclonal攜手推出、全球首創的抗體訂閱服務。拜爾國際創辦人楊志偉表示,該方案推出短短3個月,用戶已突破150人,此次在展場更推出第二波「抗體訂閱服務2.0」,吸引許多參與者駐足交流。楊志偉表示,這項全球首創的抗體訂閱服務,能幫助科學家解決研究過程中選擇抗體與高成本負擔的痛點,且用戶在訂...
新聞集錦
新聞集錦
03/22《生醫焦點雷達》
2023-03-22/
新聞中心
再生醫療擬納入健保!國際研發趨勢轉向異體細胞治療立即可用財經新報2023/3/21生技醫療產業工研院點出精準藥物等三大趨勢中央社2023/3/21標準廠房落成中科虎尾園區成生技醫藥發展基地自由時報2023/3/20太景流感新藥TG-1000授權中國健康元簽約金達2千萬人民幣Gbimonthly2023/3/22國研院儀科中心攜手義大醫院加速國產醫用造福病患經濟日報2023/3/21易威雙喜臨門獲利...
生技醫藥
胞外體
外泌體
亞太胞外體學會大會
台灣外泌體產學聯盟
exosome
「2023亞太胞外體學會大會」3月31日登場 18位胞外體領航講者輪番上陣
2023-03-22/
記者 彭梓涵
由台灣胞外體學會主辦,並攜手日、韓、澳、中、紐西蘭、新加坡等亞太地區六大胞外體學會共同籌辦的「2023亞太胞外體學會大會(2023AsiaPacificSocietiesforExtracellularVesiclesConference)」,將在3月31日起舉辦為期兩日的活動。此次活動是歷時3年疫情後首次舉辦實體大會,會中將邀請國內外18位專家學者分享胞外體最新研究進展,為外泌體發展之路奠基,會...
政策法規
罕見疾病
FDA
CBER
基因療法
臨床試驗
生物標誌
基因療法有望加速批准!CBER主任Peter Marks:鼓勵生物標誌作為替代指標
2023-03-22/
記者 吳培安
美國時間20日,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旗下生物製劑評估研究中心(CBER)主任PeterMarks,在近期舉辦的肌肉失養症協會(MDA)臨床及科學會議中表示,FDA將針對較為嚴重疾病患者的基因療法,鼓勵使用生物標誌物(biomarkers)作為基因療法臨床試驗中的替代生物性指標,以加速這些療法的批准、讓患者能盡速取得。 加速批准途徑是FDA過去主要使用在藥物或療法上,鎖定罕見疾病或患者群體較...
再生醫學/細胞治療
細胞療法
CAR-T
Gilead
Kite
30年首見!Gilead明星CAR-T療法優於標準治療 3期臨床存活期達8.3個月
2023-03-22/
記者 李林璦
美國時間21日,吉立亞醫藥(GileadSciences)旗下專注於細胞治療的公司KitePharma公佈其CAR-T療法Yescarta(axicabtageneciloleucel)臨床3期試驗的積極數據。結果顯示,與標準療法相比,Yescarta一線治療復發/難治性大B細胞淋巴瘤(R/RLBCL)患者12個月,患者的無事件存活期(EFS)從2個月延長至8.3個月。Kite指出,這是30年來首...
生技醫藥
流感
新藥研發
太景生技
健康元
中國
市場布局
太景流感新藥TG-1000授權中國健康元 簽約金達2千萬人民幣
2023-03-22/
記者 吳培安
今(22)日,太景生技(4157)宣布其與子公司太景醫藥研發(北京)有限公司,正式與中國前10大知名藥企——健康元藥業集團簽署流感抗病毒新藥TG-1000的合作研發及商業化之大中華區(含中國、港、澳,不含臺灣)授權協議。 太景表示,TG-1000臨床試驗將由健康元全額出資主導推進,繼續推展成人三期臨床試驗、小兒臨床試驗及後續上市事宜。健康元將於合約生效後,支付簽約金人民幣2...
醫療科技
Cutiss
皮膚
太空
Cutiss將皮膚細胞實驗送上太空! 加速傷口癒合療法開發
2023-03-22/
環球生技
近(20)日,瑞士生物工程公司Cutiss宣布,其太空皮膚細胞實驗,已於今年3月14日隨著SpaceXCRS-27補給任務發射至國際太空站(ISS)中。Cutiss表示,該實驗有助於了解皮膚在微重力下的反應,有望開發出治療皮膚傷口的新療法。Cutiss創新長VincentRonfard表示,研究人員將在第一輪實驗中從不同面向觀察傷口癒合,並在太空站持續進行4周實驗。第一組是利用細胞培養出受傷組織,...
第一頁
上一頁
1
2
3
4
5
下一頁
最後頁
當期雜誌
查看更多
生醫次世代競賽號角響起臺灣1,700億市場 全球新一輪熱門設備全解析!
記者列表
查看更多
記者 彭梓涵
記者 王柏豪
記者 吳培安
記者 巫芝岳
記者 李林璦
記者 劉馨香
實習記者 劉淇暄
影音專區
查看更多
【影音】精準治療發展現況與趨勢:站在精準治療浪頭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