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資誠會計師事務所在生醫業永遠的好朋友-曾惠瑾榮譽副所長的帶領下,完成並發表了「數位健康大未來」產業調查報告,首度把國內數位健康產業的現況進行了梳理,也比較了國內產業能量與國際發展趨勢的差距程度。
調查顯示,臺灣數位健康產業的優勢仍以醫材、週邊設備製造、穿戴裝置、app程式開發、資訊系統等「硬體」開發及製造見長 ; 但在大數據分析、人工智慧、生物資料技術分析、雲端運算、區塊鏈等「軟體」層面上仍有相對明顯的落差(見《數位健康大未來》全球篇p.55和p.86)。
近期,因為採訪,有機會跟國內頂尖人工智慧的專家們當面請益,我聊到了這點調查結果與發現,一位我個人心目中的「天才型」人物、也是眾人都極為推崇的人工智慧專家直白告訴我:「臺灣再談ICT,就落伍了!」
我當下非常詫異,因為這可是現在臺灣最引為傲的優勢產業,是政府高層掛在嘴上的政策與政績,確實也是目前臺灣立足國際的招牌之一。
軟體思維vs硬體思維
但軟體業的人腦袋想的很不一樣,所以這位專家也沒任何批判的態度,他不疾不徐,「現在可以源源不絕從使用者端創造金流的是FaceBook、Google這些顛覆創新的軟體業,因為他們提供了使用者解決方案,定義了市場消費標準。」
「這和以資料為中心(Data-Centered)出發的R&D不同,」以建置AI大數據中心為例,電子製造業可能想的是先買系統設備、然後找地方(房地產)建置儲存資料的伺服器中心,最後可能還要買很多手機作為終端的連結……。」
這樣的作法也會創造經濟,卻可能是一次性採購,而且還要想辦法Cost Down。因為工業、製造業,量產的一大目標就是要Cost Down。
「但是,『數位經濟』不是這樣,而是先想到應用和解決方案,目標在服務價值的創造,且許多程式設計可能根本也不需要什麼昂貴的設備。」
這位專家學生時代架設、迄今依然是國內最大的輿論平台之一,當年用的只是幾台被人淘汰掉的486電腦……
ICT資訊高科技代名詞?
他也很納悶,「ICT是網路、通訊技術,只是基本東西,何時竟成為臺灣資訊高科技或產業升級轉型的代名詞?」
「臺灣其實不缺ICT,缺的是ICT以上的『軟體』。」他認為,ICT被過於普遍強調了。
臺灣以前一只皮箱走天下是「訂單思維」;現在談工業4.0,也還是量產的概念,在許多電子業裡,軟體設計主要為硬體開發所用,臺灣還是有很多優秀的軟體人才,只是環境容易讓他們選擇出走。
臺灣防疫做得很好,「口罩國家隊」、「實名制」廣為國際讚譽,尤其,口罩國家隊技術進一步輸出海外賺取外匯,這些都讓臺灣人感到驕傲。他認為,接下來,臺灣要超前部署,就應該要有更「聰明」的防疫科技。
「我們不要自滿於現狀,讓優勢成為包袱,你真的覺得這些防疫的科技水平夠高嗎?」
這是一連串自我的反省,我想起不久前,有人提到臺灣如此重視數位產業發展、以及產業數位轉型,但管臺灣數位行業的最高單位在經濟部工業局轄下,如果數位發展是國家政策,是否該有個更高層級、或具實權的跨部會單位呢?
疫情趨緩後,也正是Time To 統整臺灣的防疫研發實力,這正是本刊這期封面故事嘗試的努力。我們從公開資訊、從各部會的盤點資料,企圖統整出疫情以來,截至目前,大家都做了哪些?
瓶頸和龜兔賽跑
這個題材,最早要感謝中研院院士王惠鈞給我們的建議。四月間,當研究機構與法人相繼發表了防疫相關的研究成果,他就建議,我們應該為臺灣的研發實力留下些紀錄(當時許多電視媒體已經陸續從國家政策推出領導部會的防疫紀錄)。只是,當時疫情威脅依然籠罩。各種防疫醫藥、疫苗、檢測開發都還在進展變化中。
當我們得知7月亞洲生技大會如期召開,編採團隊在芝岳、梓涵的領導下就加緊進行了這項繁瑣的資料搜集、統整與採訪的工作,希望能應景在7月的亞洲生技大會盛事季節推出。
除法人機構外,我們從公開資料和科技部計畫補助的資料中,將範圍又拓展到學校、產業、醫院,儘管如此,我們相信一定有遺漏之處,所以,在此先向這些若未被我們蒐錄的單位致歉,更希望能出刊後,也能主動與我們聯繫補缺,讓臺灣的防疫研發地圖更加完整。
我們統計出在這短短半年中,臺灣產、官、學、研、醫總計發表了超過160項各種防疫醫藥、檢測、科技與應用開發,臺灣高手真的處處可見。這些成果的背後,都不是一蹴可及的,所謂台上五分鐘、台下十年功。也充分顯示,臺灣的生醫研發實力經過數十年累積,已經達到不輸國際的水準。
但這之後呢?不少專家多有同樣的憂心,根據上次SARS經驗,當時基於國安政策開發的一些計畫,SARS走後就都暫停了,讓當時許多的研究彷彿像裝進了實驗室的燒杯,就在瓶口,但倒不出來。
國際疫情還在延燒,我們不得不對這個神秘的病毒心生敬畏,所以對付它的路還很漫長,這也是一條龜兔賽跑的賽道,臺灣一開始就百米衝刺,之後呢?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