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生技產業是國家重大戰略

撰文鑽石生技投資分析室
日期2017-05-15
EnglishFrenchGermanItalianPortugueseRussianSpanish
本文由鑽石生技投資分析室提供

盱衡國際局勢,生技產業將是國家最核心的競爭力。中國科技部在上周三(5月10日)公布了「十三五生物技術創新專項規劃」,將生物科技定位為「正加速成為繼資訊產業之後的又一個新的主導產業,將深刻地改變世界經濟發展模式和人類社會生活方式,並引發世界經濟格局的重大調整和國家綜合國力的重大變化」的產業。

中國當局並強調「搶占生物技術和生物技術產業的戰略制高點,打造國家科技核心競爭力和產業優勢,事關重大、事關全域、事關長遠。」這是繼2015年8月大幅改革藥品審評制度之後,中國一連串大動作鼓勵發展生物科技行動中,直接將生物科技定位為國家核心競爭力的最明確表態。

除了中國,已開發國家政府均已開始將發展生物科技制定為國家戰略,美國發布了「國家生物經濟藍圖」,歐盟推出「工業生物技術路線圖」,印度公布「國家生物技術發展戰略」,德國政府發布「生物經濟戰略」, 俄羅斯通過了「俄羅斯聯邦生物技術發展綜合計畫(2012到2020年)」, 韓國制定了面向 2016 年的「生物經濟基本戰略」,日本政府也將「綠色技術創新和生命科學的創新」作為國家的重點戰略,各國紛紛加速搶占生物技術的制高點,加快推動生物技術產業革命性發展的腳步。

台灣2017年、2019年、2011年在前中研院院長翁啟惠的帶領下,以魄力、專業與耐心,與行政、立法機關不斷溝通與協商,獲得當時擔任行政院副院長的蔡英文及前立法院院長王金平的大力支持,最後分別推動通過了「生物新藥產業發展條例」、「台灣生技起飛鑽石行動方案」及「科技基本法」修訂,為台灣生物產業發展奠定重要的基礎。以此來看,對照現在中國的急起直追,事實上,台灣在生物科技的產業政策擬訂與推動,比他們整整早了十年。我們得沉痛地問一句「而今安在哉?」

回首往日,自2007年迄今,台灣生技產業歷經了巨大的變化,從無到有、從有而盛,大量資金湧入投資有巨大風險的新藥與高階醫材公司,上市櫃市場百餘家掛牌公司爭鳴競秀。其中,被市場看好的投資案,通常以「秒殺」完成募資,這樣的奇特現象,還一度被國際投資界認為是另一個台灣奇蹟,讓許多國際生技企業也想來台灣掛牌上市櫃(IPO)。

但從2014年7月開始情勢反轉而下,指標性的櫃買生技指數從當時的245點下跌,截至上周,已經跌到幾近腰斬的133點,每月成交量只剩下五分之一。去年5月,蔡總統的新政府上任時,指數在生技產業「期待」中一度回升到188點,但後續因蔡總統、陳建仁副總統、行政院林全院長執政的團隊對生技產業「毫無作為」,讓投資人、產業界信心潰堤,資本市場也陸續傳出生技公司新募資案碰壁,新掛牌公司股價大跌的不利因素。回首這幾年,台灣生技產業宛如一幅由盛而衰的「浮世繪」,確實令人觸目驚心。

從某些特定的領域來看,事實上,台灣擁有全亞洲(不輸給日本、韓國的),最優秀的醫療體系與資源,以及豐沛的生技專業人才與資金,還有勤奮、勇於投資冒險的企業經營將才。嚴格來說,上述這些條件底下的創新企業,並不需要倚靠政府。不過,台灣特別的「以政府為父母」的歷史傳統,仍需要「政府把發展生技產業當一回事」好好投入並對產業與全民喊話,就如同中國科技部的公開宣示—「搶占生物技術和生物技術產業的戰略制高點,打造國家科技核心競爭力和產業優勢,事關重大、事關全域、事關長遠。」才能帶動生技列車再啟動。果能如此,相信投資人信心會回來、市場資金會回來、企業界的戰魂會回來。我們衷心期盼台灣政府能開始有點作為,也相信台灣生技再起飛指日可待!

(本文由鑽石生技投資分析室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