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三度轉向的EE人才接掌工研院生醫所

林啟萬主張「科文創新」打造醫材聚落

撰文記者 蔡立勳
日期2017-08-21
EnglishFrenchGermanItalianPortugueseRussianSpanish
擁有電機及醫工專長的臺大醫工所教授林啟萬,要以「科文創新,醫病雙贏」理念,帶領工研院生醫所打造創新醫材聚落。(圖/蔡立勳)

上任屆滿4個月,工研院生醫所所長林啟萬,是國內橫跨電機與醫學工程的人才之一,銜命接任所長,顯見臺灣ICT結合醫材發展,必是一大趨勢。他表示,將以「科文創新、醫病雙贏」為主張,引領臺灣創新醫材發展兼具人文,並持續推動生醫所成立衍生公司,在新竹打造產業聚落。


撰文/蔡立勳

4月21日,工業技術研究院召開記者會,院長劉仲明正式宣佈,臺灣大學醫工所教授林啟萬,出線接掌生醫與醫材研究所所長。

劉仲明表示,林啟萬的所學與專長,不僅站在全球醫療電子發展趨勢之上,也符合當前臺灣以既有的ICT優勢,推升生醫產業發展的期待。

過去,臺灣的高階醫材發展,多自海外大咖取經。或許國內生醫產業對林啟萬仍有些陌生,不過,在醫材的創新創業圈中,其實已有不少人對他甚為熟悉。

林啟萬的研究領域,涵蓋神經系統工程、醫用微感測元件與系統、醫療光電,與醫療器材品質驗證系統,曾任臺大與工研院合設的奈米研究中心主任。

這樣的背景,正是臺灣醫材界當前最炙手可熱的「EE」人才(編按:橫跨電機工程(Electronic engineering)與醫學工程(Biomedical engineering))。

跨域發展 發現世界不只「零與一」

原本就讀成功大學電機工程學系的林啟萬,大三時,因緣際會聽到時任凱斯西儲大學(Case Western Reserve University)化工系教授的劉炯權演講(現為交通大學生物科技學系榮譽教授),了解半導體技術原來也能用在人體進行感測。

「當時所看到的生醫工程,跟傳統工程領域的差別,其實已經相當明顯。」林啟萬回憶。這場演講,成了他人生第一次轉換角色的楔子。

1984年,大學畢業的林啟萬,選擇到陽明大學生物醫學工程研究所就讀,也是該所的第一屆學生。

「當時只有6位同學,目前仍有4位在醫工界服務。」除了林啟萬,另外3位分別是臺灣大學電機工程學系教授陳志宏、晶祈生技副總經理許銘賢,以及厚美德生技總經理徐添財。

接著,林啟萬負笈至啟蒙他的凱斯西儲大學攻讀醫學工程博士。由於該校位在美國俄亥俄州克里夫蘭市,個子高大、喜歡打籃球的他,迄今仍是NBA(美國職籃)克里夫蘭騎士隊的球迷。

然而,隔行如隔山,林啟萬也坦言,當初從只有「零與一」、「黑白分明」的電機世界,跨入「需要透過大量統計」、分析很多「不確定性」的生醫領域,是讓他感受到的最大衝擊。

1993年回臺後,他加入臺大醫學院醫學工程研究中心,從助理研究員做起。1998年8月,中心改制,成為「醫學院暨工學院醫學工程學研究所」,自副研究員轉為副教授的他,面臨第二次角色轉換。

「單純做研究,和需要帶領學生的教職很不同,每個人的人生歷程中,都會碰到角色轉換的問題,其實也是一個很有趣的過程。」林啟萬莞爾。

跨領域投入醫材 衍生新創公司

曾任臺灣大學病理學科暨研究所客座教授,欣揚生醫董事長楊鎣曾與林啟萬在臺大共事三年餘,合作執行兩項研究計畫。

「他是我最佩服、欣賞的人,」楊鎣觀察,林啟萬在團隊中「是負責組織大家人,他不是堅持自己的意見,而是以公眾利益為優先,個性也非常熱心。」

翻開近代醫療史,許多重大的轉捩點,都是由結合醫療與當時最新科技,所開發的新醫材帶來的。

深受前人啟發,林啟萬任教臺大醫工所期間,便發揮組織的長才,協同各領域的教授、研究生投入創新醫材的開發,並成立精能醫學(相關報導,請見本刊2016年8月號)、立創生醫兩家衍生公司。

精能醫學與疼痛科醫師合作,鎖定疼痛管理市場,進一步開發出無電池、無副作用、長效型的植入式脊椎電刺激器(spinal cord stimulator, SCS),並與美國前三大醫材廠簽署保密協定,產品目前已進入第一例人體臨床試驗。

立創生醫則以「分析心律不整智慧型演算法」為核心,透過嵌入項鍊式的穿戴裝置中,即時偵測、分析長者或曾有心律不整的患者身體狀況。

一旦預判使用者可能發生中、重度心律不整時,將即時傳送訊息通知醫院,院方能儘速調整人力與設備配置,及早救治。這套演算法,甚至也已嵌入病床所配置的設備,降低護理人員的工作負擔。

此外,林啟萬的另一項研究,是以他中風十年、成為植物人的父親為靈感。

他表示,中風患者氣切後,最困難的是無法掌握抽痰時間。後來,他從孩童用的氣喘偵測器找到切入點,開發演算法,以氣切患者痰量多寡所產生的不同呼吸音頻,作為痰量預判標準,把偵測器轉換成氣切患者抽痰的偵測器。

主張「科文創新」 創造「醫病雙贏」

不過,林啟萬沒有想到,他會在今年接下工研院生醫所所長,人生也三度轉向。

上任後,如何結合生醫所研發能量以及國內產業的特色,發揮最大優勢,是林啟萬不斷思考的問題。

他觀察到,高齡化浪潮席捲全球,加上經濟不確定性的影響,醫療照護的成本與支出,都將面臨大幅調整,「這些醫療支出不可能持續以現在的速度成長,如何創造醫病雙贏,是目前最需要做的。」

「當時我們在醫學工程參與的角色,就是希望發展能應用在人類照護上的一些核心技術。」根據這個大方向,林啟萬與工研院副院長張培仁提出「科文創新,醫病雙贏」的主張。

「希望能考慮人性與社會需求,致力於創新醫材的發展。」他解釋,身處物聯網時代,許多醫材陸續結合相關技術,透過感測器蒐集不同訊號、生理數據,上傳至雲端,針對個人需求,提供分析、預測服務。甚至,人手一支的智慧型手機就能提供這些功能,成為最便利的媒介。

林啟萬認為,物聯網、手機、感測晶片、大數據以及雲端,就像一塊塊的馬賽克磁磚,彼此鑲嵌,建構以人為本的醫療照護體系。

「我們認為,這些區塊可以協助面對之後的醫療技術發展,與產業需求變化。未來會持續深耕,帶領生醫所在醫材科技的發展。」他說。

啟動再生醫學旗艦計畫

除了聚焦醫材,生醫所也投入不少資源進行藥物開發,包含植物新藥與標靶藥物等。因此,林啟萬另一個重點方向,是「如何透過人工智慧或是ICT技術,研發更好的藥物。」

他指出,生醫所具有相當好的基礎發展複合式醫材,「比如塗藥的支架、植入式的胰島素控制系統,這些都需要軟硬體整合,也需要醫材跟藥物的整合發展。」

林啟萬也透露,目前工研院正與中研院、臺大等單位合作,啟動再生醫學旗艦計畫。

2005年,工研院耗時兩年建造的GTP細胞工廠落成,是臺灣首家細胞製備工廠,並於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註冊,取得TAF認證品管,通過衛福部食藥署(TFDA)查核,核准進行臨床試驗,是國內極少數有能力提供臨床級細胞製造、分析及檢驗的細胞營運資源中心。

工研院同時發展無血清培養基與醫療級細胞生產技術,為國內細胞治療產業建立安全、品質穩定、規格明確的細胞庫,提供高品質及標準化的細胞產品,與醫、學及產業界共同開發,加速細胞治療臨床試驗進行。

林啟萬表示,這座細胞工廠,將在旗艦計畫中發揮工研院的「開放式創新系統平臺(OISP)」精神,整合跨所資源,以及各自專注的核心技術,共同投入加速細胞自動培養,「從以前依賴人工操作的模式,朝向自動化、規模化努力。」

打造創新醫材聚落 提升商品化速度

去年底,政府推出「生醫產業創新推動方案」,並在竹北生醫園區設置執行中心。未來,臺灣生醫產業將沿著高鐵廊帶,串聯南港的國家生技研究園區、竹北、臺中與南部科學工業園區。

其中,竹北由於地利之便,將結合竹科的ICT技術與工研院資源,以高階醫材為研發重心。

林啟萬進一步指出,生醫所將配合執行中心與醫材商品化中心的規劃,加速育成醫材新創公司。

不僅如此,為了打造創新醫材聚落,生醫所也將整合所內提供技術、法規、臨床試驗,及品質系統等四大面向服務,並以醫材試製服務平臺為基礎,致力輔導新創公司,或是想跨入醫材的傳產業者,加速評估產品商品化速度。

接下所長即將屆滿4個月,歷經3次角色轉換,林啟萬希望善用過去在學界的經歷,協同生醫所及工研院其他單位為平臺,串聯產業界的力量,滿足每個人在診斷、治療與照護的不同需求,提供更完整且全面的服務。

不過,他也直言,過去在學校是以研究、培育人才為主,來到工研院,則肩負著協助產業升級的任務,「這部分有蠻大的差異,還在調適之中。」

Profile:林啟萬

現職

工研院生醫與醫材研究所所長

經歷

臺灣大學醫學工程學研究所教授

臺灣大學電機工程學系、應用力學研究所合聘教授

臺大工研院奈米中心主任

陽明大學生物醫學工程學研究所兼任副教授

臺大醫學院醫學工程研究中心副研究員

亞洲化學感測器學會國際執委會主席

臺灣化學感測器協會理事長

學歷

美國凱斯西儲大學醫學工程博士

陽明大學醫學工程碩士

成功大學電機工程學學士

 

>>本文刊登於《環球生技月刊》Vol. 46

更多台灣生醫康產業報導,請鎖定環球生技: https://news.gbimonthl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