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醫學權威司徒惠康 三大目標揚耀國衛院
2025-02-27 / 記者 吳培安
奉獻軍醫40多年、在國際自體免疫研究享負盛名的司徒惠康,在2022年底正式接任國家衛生研究院院長。一肩扛下承接國家任務導向的國衛院,他以軍紀一般的使命感,要讓自己當個「搭橋人」,橋接起醫學中心、大學與研究機構,推動國內轉譯醫學的責任,持續打造新藥研發、疫苗生產、生物資料庫的國家後勤能量,揚耀國衛院!撰文/吳培安2022年7月,司徒惠康獲選為中央研究院生命科學組院士,旋即於12月接任國家衛生研究院院...
中研院陳韻如盼以蛋白質摺疊研究 改寫神經退化性疾病未來
2025-01-15 / 記者 彭梓涵
臺灣肝帝陳定信之女、中研院基因體研究中心副主任陳韻如,親眼看見失智症對阿嬤身心侵蝕20年,她承襲父親「用研究翻轉疾病逆境」的精神,以蛋白質摺疊專長聚焦阿茲海默症與漸凍症疾病,取得多項關鍵突破。近年,她成功揭示TDP-43蛋白在神經退化性疾病進程中的關鍵角色,並開發出具特異性的單株抗體TDP-O,為漸凍症的診斷與治療帶來新希望。撰文/彭梓涵發現「TDP-43蛋白」錯誤摺疊,是使失智症、漸凍症惡化幫兇...
安富資本、全福董事長林羣 制霸生技策略心法
2024-12-06 / 記者 彭梓涵
今年12月,專注於轉譯醫學的全福生技(6885)從興櫃轉上市。去年同期遭遇核心產品乾眼新藥RBM421三期解盲失利的全福,短短一年,歷經董事長林羣口中的「三百日維新」後,「逆轉勝」成功挺進上市,不僅為臺灣生技產業樹立一個別具意義的教案,也為林羣個人再增添一筆成功戰績。同時掌領安富資本的林羣,近兩年陸續投下生技項目,一股以「林羣為首」的新勢力正逐漸制霸生技圈,這位接連讓美時、全福「反敗為勝」的「生技...
福寶科技巫震華 引領MIT外骨骼機器人闖天涯
2024-10-31 / 記者 巫芝岳
「FreeWalk」外骨骼機器人名聞遐邇,在國際上機器人商用相關的展會上,其「讓癱瘓傷患友再次站起來」的感動真實,總是搶盡大會不少光彩。很多人原以為「FreeWalk」是日本品牌,但它從裡到外來自臺灣新竹的福寶科技,出自工研院智慧機器人技術開發團隊的創辦人暨執行長巫震華,為家人遺憾投身創業,並在短短幾年內,領導福寶的機器人成功賣往全球20多國。撰文/巫芝岳去(2023)年9月,立陶宛首都維爾紐斯市...
臺灣第一人!中研院薛雁冰 獲德國Max Planck會員殊榮
2024-09-26 / 記者 吳培安
中研院分生所副研究員薛雁冰自小就對科學充滿熱情,她以遺傳學工具作為透視鏡,為生物課本裡「真菌獵殺線蟲」的故事挖掘出更多不為人知的迷人細節。薛雁冰獨特的研究成果,使她在2022年獲頒「臺灣傑出女科學家」新秀獎。年僅45歲的薛雁冰,更在今年9月獲得德國頂尖研究機構MaxPlanckSociety會員及學術職,這是臺灣第一人的殊榮,證明即使不是應用導向的基礎科學研究,也能在國際學研殿堂中大放異彩。撰文/...
艾默生醫創辦人李幸懋: 良好品質管控才是王道!
2024-08-26 / 記者 吳培安
成立於2004年的艾默生醫創辦人暨總經理李幸懋,是臺灣最早接觸細胞治療、並一步步建立國內細胞品質檢驗標準的先鋒部隊。他曾擔任衛福部食藥署「國內人體細胞組織健康產業機構生物安全管制之品質輔導計畫」主持人,一路參與GTP的推動與落實,為日後《特管辦法》細胞製備場所(CPU)奠下基礎。碩士與研究工作都在日本北里大學,對於必須具功能活性的細胞藥物篤信品質管控才是王道的李幸懋,創業20多年來,不僅見證了國內...
陽明交大生醫光電所高甫仁 潛心雷射光學顯微術30年
2024-06-27 / 記者 吳培安
陽明交大生醫光電所高甫仁,在他鑽研雷射與光學顯微術逾30年的學術生涯中,曾在儀器研發上多次締造「臺灣首次」創舉,促成顯微鏡領域的國際指標性會議FOM兩度來臺主辦、明年將第三度踏上臺灣,高甫仁影響力也從物理學擴及到生醫應用。即將屆齡退休的高甫仁,其願景是期盼未來將研究成果無私地分享給學術界,也笑說:「機會,該留給年輕人。」撰文/吳培安陽明交通大學生醫光電研究所,是全臺第一所專注於生醫光電領域的研究所...
藥華醫藥科學長林俐伶 率跨國團隊研發下一代創新療法
2024-05-27 / 記者 李林璦
藥華醫藥科學長林俐伶於2022年8月上任,她曾為賽諾菲免疫學及炎症研究領域檢查點免疫學群負責人,並在輝瑞任職資深研發超過20年,此次將國際藥廠的豐富經驗挹注藥華藥,任務是帶領藥華藥的臺美研發團隊,跨國打造下一代創新療法。撰文/李林璦2022年8月,從自主研發、臨床試驗、生產製造到國際銷售一條龍的臺灣新藥公司藥華醫藥(6446),迎來林俐伶(Lih-LingLin)回臺擔任科學長。旅美數十年,曾擔任...
圖策林清詠再創Drugomics 開啟AI藥物新篇章【限期開放閱讀】
2024-04-26 / 記者 彭梓涵
曾任IBM首席科學家的林清詠,曾被國際電機電子工程師協會(IEEE)任命為IEEEFellow,是網路科學領域的第一人,堪稱臺灣之光。2017年,他在最靠近IBM職涯發展的天花板之際,轉身在紐約第五大道,成立專攻AI科技的美商Graphen。去年底,他又成立以AI為基礎、專注藥物開發的子公司Drugomics,開發出一套涵蓋12種藥物開發的預測工具,不只可提高藥物成功率、降低副作用,還比傳統藥物開...
打怪科學家賽昂莊國祥 獨創武裝型T細胞今年進臨床
2024-03-26 / 記者 彭梓涵
去年10月,第二屆環球生技臺灣CEO獎,「年度潛力領導人」由賽昂生醫執行長莊國祥奪得桂冠。這位師承南臺灣技轉王、高醫大鄭添祿教授抗體工程技術的土博士,如何開發出獨樹一格,突破現今CAR-T療法,生產製備繁複、需病毒修飾等痛點的武裝型T細胞(Armed-T)技術?療效優勢又在哪裡?撰文/彭梓涵「做研究就像打怪一樣,無法劇透、也沒有終點。」但這讓把做研究當興趣的賽昂生醫執行長莊國祥樂此不疲,還讓他開發...
昱厚徐悠深 全球創新「鼻噴蛋白藥」破風手
2024-03-26 / 記者 巫芝岳
昱厚生技董事長暨總經理、牛津大學博士的徐悠深,20年前在生技中心(DCB)與全球創新「黏膜免疫調節蛋白LTh(αK)」結下不解之緣後,一路埋頭往前,將這項全球仍罕見的鼻噴劑型蛋白質藥物,推進到氣喘、過敏性鼻炎、流感疫苗、新冠治療藥物等臨床試驗,讓臺灣成為鼻噴劑型蛋白質新藥領域的「破風手」。撰文/巫芝岳去(2023)年10月,昱厚生技(6709)的新冠肺炎鼻噴治療藥AD17002-SC,...
漢康生技劉世高: 想為臺灣打造一家全球創新生物藥企業
2024-01-26 / 記者 吳培安
漢康生技創辦人暨董事長劉世高,曾在BMS、安進等跨國大藥廠,坐鎮生物製劑藥品品管的重責大任。2009年,他創辦上海復宏漢霖,締造首個在中國獲批上市的生物相似藥,以及第一個產研來自中國、在歐盟獲中歐雙批上市的單抗藥物里程碑,此外他也全程參與了中國生物相似藥法規的制定。在創新藥方面,他也領導漢霖團隊開發出了全球第一個能夠有效治療小細胞肺癌的PD-1單抗免疫治療生物藥。2020年秋天,劉世高來臺二度創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