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筱姿專精於公開發行及上市櫃的規劃及輔導、電子資訊、通訊業、高科技產業、文創產業及財團法人的查核實務、財務會計準則及審計準則的理論與實務、企業投資架構與交易流程規劃、企業組織架構重整及財務規劃諮詢顧問。
資誠深耕生技醫療產業近20年,密切關注精準醫療相關議題,先後於2018 年11月及2020年7月出版《精準醫療發展現況與趨勢》及《數位健康大未來》兩份報告。2022年,資誠規劃「精準健康大未來三部曲」,7月時,與財團法人生物技術開發中心(DCB)共同發表首部曲──《2022PwC精準治療之發展現況與趨勢》,緊接著在11月,與工業技術研究院(ITRI)共同合作發表《2022 PwC精準檢測、預防、診斷發展現況與趨勢》,預計明年將發表精準照護相關之報告。
責任編輯/李林璦
近年因新冠肺炎(COVID-19)、國際情勢的改變、高齡化社會的來臨,讓醫療行為發生變革,驅動法規面、產業面隨之改變。依據PwC Global Strategy先前發布的《2030未來醫療(Driving The Future of Health)》報告中指出,未來醫療支出的結構重心,將從疾病治療延伸至疾病前的預防保健和治療後的照護。
而在精準診斷、數位健康與預防保健三大領域的醫療支出占比,預估將從2018年的7%,成長到2030年的23%,顯示傳統醫院服務和醫材藥品成長率會逐漸趨緩,而精準檢測、預防、診斷、治療及照護市場將大幅成長。
由於新冠疫情凸顯了遠距醫療的重要,逐漸邁向醫療去中心化,醫療端加速導入AI、大數據進行應用,根據Frost & Sullivan的資料,2021年全球虛擬診斷市場規模為53億美元,推估2021~2025年年均複合成長率(CAGR)達48%,將成為精準診斷次領域中最大的應用市場。
此外,居家快篩檢測產業更是因為新冠疫情而蓬勃發展,尤其是新冠自我篩檢串接遠距診斷的數位定點照護(POC)快篩檢測需求快速成長,2021年市場規模估計達27億美元,在短期內迅速超越直接面對消費者(DTC)的基因檢測,成為目前精準檢測中最大的應用市場,預估2021年至2025年的CAGR達18%。
而精準檢測、預防、診斷產業更深深受到法規的影響,在臺灣,《生技醫藥產業發展條例》擴大納入精準醫療、再生醫療、數位醫療、創新技術平台後,加上電子病歷、遠距醫療的相關法規開放,都大大鼓勵了精準醫療、數位醫療等領域蓬勃發展,展望未來法規能更與時俱進、更具彈性,促進臺灣精準檢測、預防、診斷產業發展。
不只收集數據 還要加值、產生價值
綜觀全球精準檢測、預防、診斷產業鏈樣貌,資誠這次調查發現,許多廠商已經不僅僅是停留在運用裝置收集生理數據,還進一步垂直整合上中下游價值鏈,或跨產業進行合作,運用核心技術將數據進行加值應用。
例如,結合特色生理感測技術及Al的廠商, 除原來醫療健康應用場域的規劃外,亦可尋求與其他消費市場的異業夥伴合作,以技術授權或專業代工(OEM)聯手居家產品、汽車等產業,切入已有的市場生態系,打造以使用者為中心的精準健康生活圈,使同一種技術的應用和商業價值最大化。透過裝置感測達到數據累積,運用軟體系統將數據作進一步分析利用,配合靈活的商業佈局,就能將數據加值產生不同的服務與價值。
生醫產業也藉由數據驅動之解決方案衍生創新商業模式,與跨業的重要業者及利益關係人(Stakeholders)共同建立互利共榮生態系(Ecosystem)。如直接面對消費者(DTC)的基因檢測公司、液態生物活檢(Liquid Biopsy)及數位病理AI廠商,累積龐大基因、臨床病理或使用者數據,與大藥廠合作開發新藥與尋找合適的臨床試驗受試者,幫助患者更快取得關鍵醫藥產品。
另一方面,遠距診斷服務廠商也與保險業者及醫療機構合作,幫助保戶及患者以醫療數據分析提供精準診斷,也可進行個案的追蹤及預警,提供使用者精準的健康資訊及指引幫助日常院外的健康自主,更是生醫產業與保險機構跨業合作的案例。
商模、責任歸屬、個資資安三大挑戰
疫情、高齡化社會雖然為預防醫學、醫療去中心化以及AI應用帶來許多新契機,但同樣也將面臨許多挑戰。
第一大挑戰,便是「商業模式」,廠商需清楚定義預防醫學產品的最終付費者是誰,以及產品所達到的效益、臨床效性是否具有足以讓個人或保險付費的誘因。
臺灣廠商有些尚未找到確切的付費者,有些則是知道要賣給誰,但卻沒有管道接觸付費者,例如,產品若進入美國聯邦醫療保險(Medicare)中,其他保險公司幾乎都會買單,但臺灣廠商難以靠一己之力切入Medicare,因此,期望政府若能協助與Medicare搭建起一座橋樑,相信能夠讓更多臺灣產品落地美國。
第二大挑戰,則為醫療AI應用通常仰賴數據資料的品質,AI可能受到資料來源影響而產生演算法適用性偏差,進而影響到AI決策,在醫療去中心化後,醫療行為改在居家或社區發生,當醫師不在場時,或醫療AI決策遇到有爭議狀況時,法律責任歸屬問題經常難以釐清。
第三大挑戰,為醫療去中心化使醫療數據來源更龐雜多元,不論是進行預防醫學、醫療去中心化或是AI應用,都需要使用或經手個人健康資料,進而產生個人隱私與資訊安全議題,加上聯網裝置及物聯網的應用也讓網路安全威脅加劇,因此完善資安及數據治理將是挑戰。
例如,今(2022)年8月,臺灣憲法法庭針對健保資料庫供學術使用一案,判定「部分違憲」,認定《個資法》規定健保資料庫供公務或學術機關統計或研究合憲,但還欠缺個資監督機制及當事人請求資料停止使用規定,必須在3年內完成修法。
資誠觀察、歸納全球產業的策略,發現精準檢測、預防、診斷產業發展的必要進程,包含從找到目標客群、數據生成、累積數據後進一步加值、到最後創造具有商業價值的解決方案,在過程中尋求各方利益關係人參與並為所有人創造價值,每一步都環環相扣並連動,才能創造出精準健康生態系。
>>本文刊登於《環球生技月刊》Vol. 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