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服務項目
聯絡我們
雜誌訂閱
下載 APP
查看購物車
請選擇單元
產業情報
投資雷達
生技名人錄
生醫動態
影音報導
環球雜誌
環球生技
搜尋
會員登入
註冊
回首頁
產業情報
產業情報首頁
每日新聞
生技醫藥
再生醫學/細胞治療
科學要聞
政策法規
數位醫療
論壇回顧
投資雷達
市場觀測
漲跌排名
投資評析
產業名錄
生醫公司資料庫
生技名人錄
名人專欄
人物專訪
專家觀點
生醫動態
活動看板
公司報導
生醫永續(CSR)
本刊公告
生醫徵才(待開放)
影音報導
影音報導台首頁
生技名人錄
產業報告
展會直擊
技術領航
Podcast
產業活動
環球生技
雜誌
書坊
作者文章
特邀作者
特邀作者
《環球生技月刊》媒體平臺(含網路數位與紙本月刊)專注於生醫及健康產業、新知、研究、政策、趨勢的即時動態資訊及專家評論,是行業海內外產、官、學、研、醫互動與溝通的傳媒,以及網路入口平臺。
竭誠歡迎產官學專家投稿,關心臺灣生醫產業發展,共建生醫產業輿論平台。
產業
基改
基改食品傷人嗎?
2020年11月,著名美國民調組織「皮優研究中心」(PewResearchCenter),發表〈全球許多民眾質疑基改食品的安全性〉,臺灣民眾50%認為基改食品有害、11%認為安全、38%自認所知不足以回答[Pew,2020]。基改食品真的傷人嗎?撰文/林基興 責任編輯/王柏豪多人以為歐洲反基改,但其科學家支持基改,例如,2009年,英國皇家學會出版《收割福祉》[RoyalSociety,2009]...
趨勢
Google Health 葫蘆裡到底要賣什麼藥?
據報導,在2021年中Google的子部門GoogleHealth降低了20%的員工人數。GoogleHealth這個藏身於搜尋引擎後的健康保險團隊,到底是都在做些什麼業務?撰文/王裕仁 編輯/顏廷耘 Google曾在2006年成立GoogleHealth部門,當時的商業模式以建立個人醫療數據資料庫為主,由於觸及率不盡理想,Google於是在2012年關閉這個部門。這次提到的GoogleHeal...
封面故事
臺灣製藥類股股價「淡定」 市值被低估!?
人類醫藥從小分子往大分子發展的時代巨輪,從近三年的生技製藥財報也得到驗證。臺灣製藥業主要以小分子學名藥為主,總體營收連續出現下滑趨勢;新藥目前主要依賴授權金和權利金收入,則正緩步成長,只是兩條線要走到交叉點,恐怕還遙不可期。製藥類股依然會是奠基臺灣生技醫藥產值的磐石。撰文/哭砂一攤開臺灣製藥類股的財報表,像一面照妖鏡,一下子就把臺灣生技資本市場的矛盾、光怪陸離現象照了出來!一方面,政府宣稱基於保護...
專家觀點
孫智麗
生醫女力
新冠疫苗
孫智麗:從國產疫苗看台灣生技產業機會與困境
一、各國施打現況與疫苗保護力國產疫苗的問題最近討論多,我先就國產疫苗的現況做簡單的介紹。全世界好幾個國家的每百人施打率都超過百分之百,目前這些國家包含阿聯酋、以色列和英國,也就是這些國家部分人口已經完成第二劑,邁向群體免疫之目標。因疫情破口大幅提高國人施打意願,目前台灣的施打率已經突破10%來到10.6%。台灣核准緊急使用授權(EUA)疫苗,包括全世界最多國家施打的疫苗AZ、國內開始施打莫德納(M...
產業
遠距復健
遠距復健―― 帶領復健醫療深入臺灣各個角落
在此疫情蔓延的特殊時空背景下,許多固有的醫療體制崩解並帶來新的挑戰與負擔。急需要一套有效的解決方案,來填補因疫情可能被迫中止之長期評估監測病患的健康狀況,以及提供連續復健計畫的缺口與需求。撰文/龍骨王遠距復健服務的需求一直存在,且日益被重視。舉例來說,即使身在醫療可近性相當高的臺灣,要去一趟醫院也往往耗費許多交通的時間、等待的時間,甚至需要多一個家屬陪同就醫。病患時常大費周章的卡進一個排隊等候的位...
生技投資
IPO
2020 Q2國際生技投創活力旺盛
2020年至今,由生技公司進行的IPO發行及後續籌集的資金,已經大大超過了2015年和2017年美國生物製藥股發行所創下紀錄的水平。今年以來,累計達到27項生物技術IPO,目前,企業也持續在籌集更大的IPO資金,且IPO發行前的估值較去年同期(YoY)增長52%(收入增長了145%)。撰文/呂偉豪2020年第二季可能是今年疫情以來,生醫資本投資最具活力的一個季度。無論投資力道、報酬率都加碼上升,如...
農業生技
商業佈局
垂直整合
全球農化企業掀專屬獨賣協議 垂直策略結盟成關鍵發展利基
近日,於1994年成立的以色列農化企業STKBio-AgTechnologies(STK)宣布與大型跨國企業Ascenza(隸屬於私募基金Bridgepoint旗下的Rovensa集團)簽署專屬獨賣協議,讓Ascenza擁有STK之創新抗真菌劑REGEV在墨西哥的獨家銷售權。REGEV是全球第一項複合式抗真菌劑產品,對於多種真菌和黴菌病害均可發揮效果,但抗藥性及環境影響較傳統抗真菌劑為低,是具有永...
產業動態
細胞治療
再生醫學
生技新兵三顧 如何贏得日立集團點頭?
在臺灣整個醫療產業中,三顧是從電子業成功轉型到生醫與細胞治療產業的代表,今年(2020)又取得與日立集團成立第一個海外合資公司案例,許多業界不禁側目:為什麼又是三顧?一家生技新兵憑什麼?三顧總經理唐洪德說,正因為沒有包袱,因此將目標放遠;積極佈局醫院通路,以清楚定位策略放膽與國外策略聯盟。撰文/劉曲婷三顧原是代理電子零組件起家的公司,在整個醫療產業裡可以說是完全沒有經驗。但近幾年跨入生技的表現令人...
生醫趨勢
COVID-19
疾病治療
唐獎獲頒 「細胞激素」熱門風暴 IL-6 有望COVID-19解方之一!?
近期發佈的2020唐獎生醫獎,頒給三位發現不同「細胞激素」的科學家,他們分別發現了TNFα、IL-1及IL-6三大細胞激素所帶來的免疫及發炎反應。COVID-19疫情臨床顯示,COVID-19與SARS類似,致死主因和人體免疫系統的過度反應關係密切,也就是俗稱的細胞激素風暴(CytokineReleaseSyndrome,CRS)。這些發現或將是下一個COVID-19解方之一。撰文/李...
人物
曾錙翎
生醫女力
新穎生醫曾錙翎創新Biomarker 臨床開發世界看臺灣
今年2月,新穎生醫所開發應用於預防糖尿病腎病變快速惡化的「DNlite-IVD103」檢測試劑獲歐盟上市許可,是首個攻克糖尿病腎病變治療管理缺口的檢測醫材,該公司已被許多全球腎病權威市場報告列入指標廠商。「美國腎臟健康計畫」董事會成員已加入公司腎病美國臨床試驗規劃顧問。帶領團隊經過超過4年的努力,成功讓Biomarker(生物標記)研究成果轉譯成適合普及化臨床檢測應用產品「DNlite-IVD10...
新銳公司
PAH
國邑
L606
顏文旭
肺動脈高壓
國邑L606搶攻肺動脈高壓3億美元商機
特殊學名藥市場占有一席之地的萬菱藥品,董事長顏文旭著眼長期發展,毅然賣出所有藥證並轉型為新藥開發公司,同時更名為國邑藥品。目前旗下第一個藥械組合新劑型新藥L606已送件FDA,估計2019年下半年有望進行樞紐試驗,搶攻肺動脈高壓疾病治療未滿足市場。撰文/卓蘭 攝影/李林璦國邑的前身為萬菱藥品,成立於2000年,主要以開發並產銷控釋劑型、高門檻之困難型與特殊劑型學名藥,產品線涵蓋心血管、糖尿病、...
特別企劃
翁啟惠
人物
生醫推手
翁啟惠:我的醣科學 研究之路
2016年1月,美國總統歐巴馬在國情咨文中強調美國應該要領先世界,本著挑戰不可能任務的精神,發展根治癌症的方法,就是目前的「國家癌症登月計畫」(NationalCancerMoonshot)。臺灣由於在癌症基因體研究已累積深厚的資源與成果,是美國癌症研究院邀請參與的國家之一。我所致力研究的醣分子不僅廣泛存在於細胞中,也和許多疾病有關,意外引導我走向以醣科技發展治癌及傳染性疾病新藥的開發。撰文/翁啟...
第一頁
上一頁
1
2
3
4
5
下一頁
最後頁
當期雜誌
查看更多
四大會計師事務所 助攻20載 引領臺灣生技「會」起飛!
熱門排名
查看更多
輝瑞公司mRNA疫苗製造過程首次揭秘
英研發新冠鼻噴劑新加坡上市 48小時抑制感染
鼻噴「一氧化氮」兩天內殺99%病毒! 印度、加拿大共同研發新冠藥 獲印度藥證
疫情下活躍不減 13家NBIC進駐廠商輪番報喜
高端新冠疫苗巴拉圭三期試驗最新進度:無重大副作用、明年5月分析結果
影音專區
查看更多
【閣樓播 2.0】看臉時代! 盤點臺灣顏值科技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