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50淨零排放關鍵國力 臺灣海洋聯盟十年倡議 克服三大挑戰重視「海洋藍碳」

撰文記者 吳培安
日期2023-04-15
EnglishFrenchGermanItalianPortugueseRussianSpanish
蔣國平 臺灣海洋聯盟召集人 臺灣海洋大學海洋環境與生態研究所特聘教授

蔣國平畢業於日本東北大學海洋環境學博士學程,現為臺灣海洋大學海洋環境與生態研究所特聘教授,也是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臺灣海洋聯盟」(Taiwan Ocean Union, TOU)召集人。
蔣國平是將微生物循環圈的研究概念帶進臺灣的第一人,也是臺灣海洋植物性浮游生物與微生物環境生態學領域翹楚學者。其執行過多項與海洋生態資源、生物多樣性及環境變遷相關之研究計畫,也是國科會東海長期觀測與研究整合計畫的主力成員之一。

責任編輯/吳培安


為解決全球在工業革命後持續大量排放二氧化碳、促使溫室效應加劇的挑戰,2021年10月,在英國舉辦的第26屆聯合國氣候變遷會議(COP26)中,超過130個國家積極響應「淨零」(Net Zero)行動,目標是將全球溫度提升範圍控制在1.5℃以下。

其中,各國皆以在2050年前達成「淨零排放」作為努力目標,將二氧化碳淨排放量降到最低,且不只是要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還要積極尋找移除大氣中過多的二氧化碳的方法,例如種植樹木、擴大森林面積,都能將過多的碳固定在地球上。

臺灣也在2021年4月22日的世界地球日中,總統蔡英文宣布跟進全世界2050淨零轉型目標,政府隨即在2022年3月公布「臺灣2050淨零排放路徑及策略總說明」,並促進關鍵領域的技術、研究與創新,引導產業綠色轉型。

不過,大自然中具有固碳能力的儲存庫,其實並不只有森林「綠碳」,還有深藏於沿海紅樹林、海草床、鹽沼,以及海水中的植物性浮游生物的海洋「藍碳」。

被國際忽視的海洋「藍碳」

事實上,海洋可說是地球上最大的二氧化碳儲存庫。海洋固碳量不遜於陸地森林,這些植物性浮游生物固定下來的海洋「藍碳」死後隨之沉到海洋深層、儲存在海底,不再回到大氣之中,相較之下森林所固定的碳,仍可能會隨著落葉腐化或焚燒回到大氣,因此海洋可說是二氧化碳在地球上的「墳場」。

但在「淨零排放」研究上,海洋藍碳比起森林綠碳,受到的關注卻非常少,其中一個原因是「科技」。例如在陸地上測量溫度很簡單,但如果換做是測量海底5千公尺之下就非常困難,也會隨著量測的頻率和密度,衍生出龐大的成本。由此可知探索海洋就是國力的展現。

另一個原因是「政治」。有技術、有資源、有能力做到海洋探勘研究的強勢國家,例如美國、德國、法國和中國,大多都屬於土地面積較大的國家,對這個議題比較不在乎,而海島國家雖然在聯合國中有話語權,卻沒有足夠的力量。

然而,無論國力強或弱,地球終究只有一個,要解決地球的永續問題,就要解決海洋的永續問題,因此聯合國提出「海洋十年計劃」,希望建立一個技術及資源的共享平台。

臺灣海洋聯盟成軍 推動海洋永續與保育

2015年,聯合國通過了2030永續發展議程,提出17項「永續發展目標」(SDGs),作為各國政府、企業、公民團體在未來15年間的決策、投資與行動方向,其中第14項就是海洋永續與保育。

2017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政府間海洋學委員會(IOC),進一步將2021~2030年訂為「國際海洋科學永續發展十年」,希望藉由海洋科學研究所衍生的資料與知識,達成可預測(Predicted)、易接觸(Accessible)、參與式(Inspiring and Engaging)等標準理想海洋目標。

臺灣位居東亞島弧的中央,在海洋永續議題上,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因此,我在2021年應科技部副主委林敏聰之邀,成為了臺灣海洋聯盟(Taiwan Ocean Union)的召集人。

臺灣海洋聯盟是由國科會(舊稱科技部)提供經費、民間執行的海洋科研智庫,旨在整合政府單位、學術機構及產業界三大面向,提供整合科研能量,將科學化的正確資訊提供給政府,作為施政參考,進而推廣永續發展、管理海洋政策。

聯盟推動辦公室設於臺灣海洋大學海洋環境與生態研究所,負責擘畫臺灣海洋十年發展計劃,以及鏈結涉海機構與學術單位之平台。參與聯盟的單位,不僅包含了多所大學海洋相關科系及國家級研究機構,還包含許多政府跨部會轄下組織。 

例如:農委會的水產試驗所,海委會的海洋保育署及國家海洋研究院,內政部的地政司、臺灣電子航行圖中心,交通部的中央氣象局、港灣技術研究中心,以及經濟部的中央地質調查所等。

臺灣海洋永續三大挑戰  淨排創新科技為臺灣優勢與機會

在盤點了臺灣過去的海洋研究後,我們發現了國內海洋面臨的三大問題。首先是海洋數據不足,海洋氣象觀測缺乏整體規劃,且短期與長期的調查也未標準化;其次是數據庫未完成整合,也未建立數據分享與管理制度;第三是未建立跨領域合作平台,無法建立以科學為基礎的海洋管理體制。

要解決海洋的永續問題,就必須解決數據的問題。因此,我們在2022年提出「臺灣海洋十年倡議」草案,並擬定出三大目標。首要工作是建構海洋觀測網,推動跨域海洋暨大氣觀測研究工作的標準作業程序模式;接著是,建構以科學為基礎的海洋管理路徑、建立產官學研整合平台,推動我國海洋碳中和管理架構。

第三項目標,則是推動建構國家資料庫系統與資料分享體制。對國內以分散式架構,鏈結各個海洋單位之數據/資料庫,對國外建立符合國際體制之國際數據/資料分享門戶網站與機制等三大目標。

總結來說,「2050 淨零排放」對每個國家都是嚴峻的挑戰,不過,所需創新科技多數仍在研發中,這正是臺灣的機會與優勢所在。

今年,我們的目標是確立並推動海洋碳匯的量測方法,讓政府了解到我們的領海中有多少的碳埋藏量,也期待在未來和非政府組織團體(NGO)合作推動立法,將藍碳正式列為未來淨零減碳的項目。

此外,我們也預計在7月和帛琉簽訂研究合作備忘錄(MOU),透過雙贏的合作模式,在聯合國為海洋藍碳發聲。

>>本文刊登於《環球生技月刊》Vol. 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