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生技跨世代人才養成堪憂!

撰文編輯部
日期2020-08-31
EnglishFrenchGermanItalianPortugueseRussianSpanish

我常以臺灣的軟實力為傲,常對國外和中國朋友炫耀臺灣最美的風景是「人」,常會因為臺灣友善的人情味,有小確幸的幸福感。

這幾年來,政府積極推動臺灣成為「全球創新研發中心」,成效豐碩。微軟選擇在臺灣成立AI研發中心,AI 影像處理團隊規模僅次於北美總部的研發中心;Google目前在美國之外的全球最大研發基地,也在臺灣 。

亞馬遜不僅持續在臺灣擴編,並接地氣地與新北市政府成立「新北市─亞馬遜 AWS 聯合創新中心」,希望在臺灣扶植新創的發展中,扮演技術指導和雲端資源提供者的角色。

為什麼是臺灣?這些大廠對外的新聞都不約而同稱許:「臺灣的工程人才成本低於矽谷和亞洲其他工業化地區」。Google台灣董事總經理簡立峰曾接受媒體專訪時說:「Google在這裡找的是全球團隊,不是本地化團隊。邏輯就是,美國總部找不到人才,而這裡有。」

從製造代工到研發代工

在臺灣設立據點「搶人才」,「一邊吸收人才、一邊賺錢」則是有媒體對這些跨國巨頭們「雙贏戰略」的評價,甚至憂心「臺灣優良資源最終仍會落在外資手中」。

國際軟體巨擘接連來臺擴大投資,應該足以證明臺灣人才真的很優秀。所以,每次聽到有人說臺灣人才「物美價廉」時,我其實就會很不開心。

有一次私下跟一位政府長官聊起,因為臺灣人力便宜,外商紛紛來臺落腳,政府對跨國品牌招商有成的政績頗感滿意,我卻非常不禮貌:「長官,臺灣從以前的製造代工變成現在的研發代工,您這麼高興啊!」

特別這兩年來,無處不AI,好像不講點AI,就顯得很跟不上流行,國內大量論壇和課程都投資到AI相關範疇上。

近期,有天腦袋放空去聽演講,講師就秀出一張臺北市長柯文哲到士林去做腳底按摩,痛得實在受不了的誇張表情,並KUSO了一句旁白:「這才是真的『AI』 !」。(臺語音「會哎叫」)

春雷震起蟄中蟲!?

一些新興的國外AI生醫新創跨足亞洲時,也將臺灣列為首選夥伴。兩年前,一家衝勁十足的AI結合藥物開發新創公司,熱熱鬧鬧地來臺設立旗下第一座亞洲AI研發基地,盼與亞洲生技、製藥合作,就近掌握亞洲生醫商機。

該公司執行長是ICT產業背景出身,對臺灣數據資源、ICT 產業並不陌生,看準臺灣ICT醫療發展政策和願景,可以說跟臺灣是一拍即合。

立足臺灣後,該公司高層積極向周邊鄰國伸出觸角,很快在中國得到勇於追求變革的製藥業者青睞,更二話不說給與大把資金、人力奧援。

當時,「春雷震起蟄中蟲」,不少人(包括我)都寄望此一振奮的案例能「脫卻塵凡出舊墉」,帶起產業謀求脫離舊態、邁入新世代的時刻,臺灣更前瞻性的藥物研發能風起雲湧。

只不過,雖然該公司發展確實「自然變化得成龍」,在中國「忽遇風雲交際處」而大鳴大放,但在臺灣卻氣若游絲。

儘管理解「形勢比人強」,因爲臺灣市場侷限、政府與產業能給的實質資源又微薄。但我和一些人一樣,也沒抽離自己狹隘的愛臺灣情結,所以,對該公司在臺灣的研發中心幾乎形同虛設,有不少負面和微詞。

人才養成達不到國際水平

最近,偶然場合又探究了該公司的下文,其中有個理由讓我當下頓時語塞,竟然是「臺灣的人才其實沒有競爭力」。

原來該公司招考研發人員時,由於微積分是工程數學重要的基礎知識與輔助工具,公司設計了一套放諸各國皆準的微積分測驗,「臺灣即使來自知名大學的成績,總體甚至比歐亞國家差,但中國的考試結果卻普遍讓人滿意。」

「臺灣人才根本沒達到國際要求的專業水準,都說臺灣人才好,大概是文化好,但是產業研發和創新,不是比文化好不好,比的是專業基礎強不強。一個客觀標準的應徵考試,高下立分。」

我多希望這只是個案。

但近期採訪線上,有機會向一些德高望重的大老請益,他們也都表示了對臺灣專業人才的擔憂,「跨世代產業創新的人才養成,相關專業的教育,臺灣有嚴重的學用落差!」

包括在這期內容中,我們所特別製作的BTC會議回顧與前瞻,未來政府將全力發展「全齡精準健康產業」。從市場需求和產業結構看來,誠如楊泮池院士所提,「這樣的概念不僅應實行在產業面、醫界,而是要從醫學教育上就得著手改變。」

但是醫學教育是教育部的事、醫界是衛福部的事、產業是經濟部的事?變革涉及錯綜複雜。過去以來,臺灣在許多新興產業的發展上,就因為各吹各的調,終致在國際的競速中失去了賽道。這次大家如何一致性地改變?我們期待藉由BTC會議的討論,能一步步帶出解方。

臺灣究竟有沒有足夠的專業人才?

此外,我們透過本期封面搭建擂台,讓原地踏步三年的「再生醫療立法」各版本提案人闡述自己版本的理念,也比較各方三年來僵持的差異所在。

其實在所有糾結的問題中,個人認為大家最必須前瞻性探討的問題,也是在專業人才的養成上,只是大家似乎還膠著在角色的認定上。

臺灣幹細胞學會秘書長沈家寧也直指,臺灣究竟有沒有足夠的專業人才,能在執行端上給予支持?

現階段的CDE負責審查臨床試驗、食藥署負責查驗的人也不夠,藥師以前也沒有細胞學相關的實務訓練;又未來不管是藥師、醫師,或具有專業背景與細胞培養經驗的生醫所、生命科學系所畢業生等。

這些如何在再生醫療立法後,獲得專業認可的資格認定呢?

mind_sign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