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馬偕醫學院校長

魏耀揮:「高階生技人才有斷層的危機…。」

撰文記者 林亞歆
日期2013-09-10
EnglishFrenchGermanItalianPortugueseRussianSpanish
替代圖

馬偕醫學院校長魏耀揮,曾擔任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生物科學發展處處長,見證了台灣上一波生技興起至今的歷程,又在大學教育服務了30餘年,作育無數生物醫藥的英才,包括醫院及醫學院院長甚至部長,但他直指,台灣生技人才教育問題重重。

文/林亞歆


2009年接下馬偕醫學院校長一職的魏耀揮,曾於2001-2005年間擔任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生物科學發展處處長,見證了台灣上一波生技興起至今的歷程。

當時許多台灣研究單位重要的生技研發專案,包括國家型計畫會都必須經過生物處辦公室,因此現在忙著培育人才的魏耀揮校長,平常也會替國科會審核一些政府科技計畫的申請案件。

魏耀揮是國、內外粒線體醫學研究的知名學者,在陽明大學服務了30餘年,所教過的醫學生,很多現在已經成為醫院及醫學院院長甚至部長,但他自己仍是數十年如一日。

很多人以為他從陽明醫學院來馬偕當校長,應該是升官,實際上,魏耀揮是減薪接下這個生物醫學教育大任。一些陽明教過的學生,後來親自帶著自己的孩子來到馬偕找魏耀揮:「當年您怎麼教我,就用當年的方式來教導我的孩子吧…。」 

說起話來也數十年如一日一樣的活力十足,正因為作育英才無數,對於生技產業於人才培育、應用等方面的問題,看得都比別人更遠。

來到馬偕醫學院的校長辦公室,小小的辦公室疊滿了公文袋和書籍,幾乎要淹沒辦公桌前的魏耀揮,談起生技人才的問題,言談輕鬆,卻一針見血直點出癥結。

「近幾年來生技人才過剩,畢業生找不到合適的工作,也直接影響各大學生技相關研究所、博士班的招生問題,若不見改善,幾年後恐有高階生技人才斷層的危機」魏耀揮說。

台灣教育學用落差很大

魏耀揮一語道破台灣教育的盲點,「台灣的教育一向不太反映社會進步、經濟發展的前瞻需求,只著眼產業〝當下〞的利益,未來的發展幾乎不考慮,因此常有學生“一窩蜂”」擠到某科系就讀的現象。」

他舉例,1970~80年代是電子資訊與通訊科技(ICT)產業的萌芽期,此後,科技業成為台灣的燈塔,引領著經濟發展,光明的形象當然也帶動相關科系招生,「電」字開頭系所爆滿的情況全台都有,各校也趕著成立新學院、系所,希望在這大學林立的時代多捕撈一些學生。

「夯」、「熱門」形容詞與這些系所直接連結,常見於各大媒體版面,整個社會都哄抬著它的身價,青年學子當然奮不顧身的走向這條康莊大道。

但短短幾年間,ICT產業外移、面臨韓國電子的興起,繁華的榮景已不如當年,那時投入相關科系的學生有些可能才正準備踏入社會,便馬上面臨惡劣的就業環境。

近年來,生物科技相關產業興起的程度不亞於當年的電子業,各大學看準這波浪潮,再次相爭設立學院與相關系所,或改變系所名稱吸引招生,情況與電子業興起時不謀而合。

「台灣一年畢業的生技相關博士就有近6、700名」魏校長憂心地說,但真正能就業於相關產業的人卻寥寥無幾,他認為,這樣學用落差的情況要歸咎於學校課程規劃不符產業需求。

但是學校「還是照樣教他的」,因為政府也沒有做出適時的教育政策調配,導致社會「累積太多貨源(學生),沒辦法銷出去」。

專業性越強  越要跨領域

魏校長表示,現今社會缺乏平均培育人才的觀念,回想自己讀大學時,人才較能平均分配於各領域,現在的學生少考慮自己的興趣,成績好就「怎麼填全都『醫』」,造成人才不均的現象。

他指出,學生不應盲從社會的鼓吹,需深入瞭解產業的特性與自己的人格特質是否相符,譬如需要長期投入才有成果的生技產業,適合有耐心的人,並非成績好就能勝任,而學生也不該設限於所學,要有創新、前瞻的想法,「不在框架裡的人才,我們台灣最需要」魏耀揮強調。

除了社會與學生對科系選擇的看法應改變外,魏校長也建議學校應追蹤學生的就業狀況,並以此為依據調整課程的規劃,以找出自己生技系所的特色,也可和其他科系做跨領域的結合。

魏耀揮提到,「專業性越強,越要跨領域」,例如醫療器材產業中缺乏的跨領域專家,可由醫學系與工程系合作培養出來;而政府也該適時介入,減招、減設或廢除一些有名無實的生技相關系所,並以專業的評估制度審查各校生技科系的價值,並協助產業與學校能順利對話,幫助學生在漫漫無邊的學海中掠取新知的同時,也能學會相關的應用,成為更適合生技產業實際狀況的人才。

企業人才 道不同不相為謀

魏耀揮指出,從沸騰的股市、相繼成立的公司或學院系所、學子爭相搶進就讀相關科系、政府納入國家開發指標……等,這些種種現象都能看見生技產業在台灣已經形成不容小覷的影響力。

但他認為,台灣生技產業在短短幾年間即有如此蓬勃的榮景,並沒有實際反映產業現況,他強調,生技產業需要「慢慢熬,才能熬出成品」。

生技產業是高風險、高創新、高獲利的產業,一個新藥平均要花12~15年的時間研發,上市前還得通過一關又一關的試驗,但人們往往只看到利益,便簡化了幾百、幾千億背後的艱苦路程。

台灣沒有如歐美長期投資的文化,想在生技產業參一腳,卻又無力經過10年寒窗研發的現實,造成許多空殼公司,他們不想花錢請專家、等研發,只想「做給人家看」以便哄抬股價。

短線操作的經營模式,和研發出身的各路專家當然不對盤,這些企業若真的有意請專業人員「坐鎮」,就會申請經濟部技術處的業界科專研發補助計劃,讓政府來養人才。但公司面對研發專業和獲利取向抉擇時,最後又常妥協於獲利,如此一來,必然是雙輸的,企業留不住人才,而人才也不想進入這樣的企業。

「最不應該的就是政府知道不對,也還是參一腳」魏校長表示,政府為要推動經濟、發展台灣生技產業,修訂許多政策提供生技產業各項優惠,但卻沒有確實盡到把關的責任,將許多經費批給無心發展的公司,最後都是「肉包子打狗」。

他呼籲,政府「要有骨氣一點,不要人家一吵就給錢」,加上政府也投資許多研發計劃或新興公司,為了炒熱生技股買氣,讓許多仍不成熟的公司上市、上櫃。

魏校長建議,政府應納入更多跨領域的專業人士,共同研商生技產業的各種問題,並徹底落實生技工廠、公司訪查等,甚至揭露虛有其表的產業幻象,恢復生技產業與民眾認知的平衡,才是真正營造對生技產業未來有利的環境,也才能真正解決生技人才供需不平衡的問題。

他認為,生技產業是「突變」的產業,無法短期獲利,且如細菌變換一般日新月異。眼前掛滿各式創新獎獎盃、高居不下的股價等,在生技領域中還不算是真正的成功,人才、學校與政府應更了解生技產業的特性,並時常調整心態、彼此溝通,才能慢慢培育出好的環境氛圍與對的人才,達到真正的「生技起飛」。

>>本文刊登於《環球生技月刊》Vol.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