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場分析
- 產業名錄
- 臺灣基督長老教會馬偕醫療財團法人馬偕紀念醫院 (馬偕醫院)

臺灣基督長老教會馬偕醫療財團法人馬偕紀念醫院 (馬偕醫院)
- 英文名稱:MacKay Memorial Hospital
- 發展階段:其他
產業領域
D03醫療院所
簡介
臺灣基督長老教會馬偕醫療財團法人馬偕紀念醫院,簡稱馬偕紀念醫院,是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屬下的醫院。起源於西元1880年馬偕博士創建之偕醫館,並於1912年遷至中山北路現址。
相關文章
FDA首批!青少年憂鬱症TMS一線輔助療法;Novocure「腫瘤電場治療」肺癌腦轉移臨床三期積極;馬偕醫院、DCB簽MoU 聚焦六大研究促新療法開發、應用
2024-03-28/環球生技
《臺灣》馬偕醫院、DCB簽MoU聚焦六大研究促新療法開發、應用 今(28)日,馬偕紀念醫院與財團法人生物技術開發中心為有效結合雙方資源,促進學術交流、臨床應用發展簽署合作備忘錄(MoU),並聚焦於細胞治療、基因治療、核酸疫苗(含癌症疫苗)、罕見疾病研究、結合人工智慧與醫療應用、強化智財加值路徑等合作項目,以加速新興療法的開發與臨床應用。 《臺灣》祥翊五箭齊發6項藥證審查中CDMO擴展日、印市場 今...
育世博攜馬偕簽細胞新藥、臨床MOU 7月中正式登興櫃
2023-07-12/記者 巫芝岳
今(12)日,育世博與馬偕紀念醫院共同宣布,雙方已簽訂了針對「廣泛性細胞新藥」合作開發,包含臨床試驗合作的備忘錄(MOU)。育世博近(6)日也剛送件櫃買中心,申請登錄興櫃一般板,預計最快可在7月中正式登興櫃。育世博與馬偕簽訂的合作,將著眼於包括:新藥臨床試驗、GLP實驗室使用、製造細胞新藥產品,以及特定醫療技術檢查檢驗醫療儀器的施行或使用管理辦法等。 馬偕紀念醫院臨床試驗中心主任張義芳表示,未來雙...
細胞療法治聽損!馬偕醫學院攜手瑪旺 改善耳蝸毛細胞缺失 登國際期刊
2021-06-09/記者 彭梓涵
今(9)日,馬偕醫學院生物醫學研究所許益超副教授團隊與瑪旺幹細胞產學合作,利用皮膚間質幹細胞(SMSCs),修復化療誘導的聽損小鼠,結果證實SMSCs有利於改善耳毒性藥物引起的小鼠耳蝸組織損傷與聽力損失作用。相關研究已發表在《HearingResearch》期刊上。 此研究首先建立兩個獨立實驗順鉑誘導小鼠聽損模式,一種為慢毒性,另一種為急毒性,並於順鉑注射後三天進行尾靜脈注射SMSCs。 研究發現...
馬偕醫院醫師劉天仁四個C的斜槓人
2019-10-29/記者 劉端雅
由臺北市政府產業發展局舉辦的「2019臺北生技小聚」第4場次,於今(29)日下午,在內科服務大樓國際會議廳熱烈展開。生技小聚以「生技斜槓人的成功心法」為主題,探究生技人如何精進自我,跨越領域間的鴻溝成為生技斜槓贏家。臺北市政府產業發展局今日於內湖CoSpace主辦「臺北生技小聚第四場-生技斜槓人的成功心法」。(攝影:吳培安)生技小聚論壇邀請到多位國內跨領域的專家,包括馬偕醫院醫師劉天仁、安侯生技顧...
緯創、馬偕攜手合作 將大數據應用於血液透析臨床
2018-12-17/記者 彭梓涵
緯創醫學今(17)宣布經歷三年多跨界攜手馬偕紀念醫院的產一合作,以大數據及人工智慧技術發展出「 智能血液透析解決方案」,將傳統預防醫療提升至決策輔助醫學。這套系統經由臨床研究驗證,決策提醒確效高達90%以上的精準度,輔助醫護人員做出正確決策達到精準醫療。不僅在臨床應用上已展現實質效益,其大數據應用成果,也發表在國際醫學論文期刊上。台灣血液透析病患數量逐年漸增,血液透析而衍生的併發症中以低血壓症狀為...
馬偕行動急診車常駐「司馬庫斯」部落
2017-09-26/記者 李虎門
馬偕醫院於26日宣布實施「偏鄉行動急診室計畫」,針對交通不便的新竹縣尖石鄉,提供更即時的醫療服務。院方預計將募資添置2到3部急救車,參考國外行動急診設備,增援現有駐守醫療團隊,為偏鄉山區民眾提供更完整、安心的急診服務。健保署於民國88年成立「山地離島地區醫療給付效益提升計畫」(簡稱IDS計畫),加強提供交通不便地區更完整的醫療資源。新竹縣尖石鄉地處偏僻、路況崎嶇,自民國90年起由馬偕醫院承接山地醫...
寶齡富錦攜手馬偕 引進全新癌症「熱療」技術
2015-12-18/環球生技
寶齡富錦(1760)與馬偕紀念醫院合作,引進全台首部癌症熱治療儀-「弼世」深層透熱治療系統(BSD-2000HyperthermiaSystem),並於12月17日舉行「馬偕紀念醫院熱治療暨教育訓練中心」落成啟用儀式,為國內癌症患者提供新療法,寶齡亦同時跨入癌症治療領域。「熱治療」是近來廣泛被討論與接受的癌症輔助治療方式,目前全球至少有2萬名癌症患者曾使用腫瘤透熱療法。寶齡表示,該系統結合化療或/...
【環球生技名人錄-影音】專訪馬偕兒童醫院 邱南昌醫師--「推動研發國產疫苗 宣戰71 型腸病」
2019-07-11/記者 鄔麗.巴旺
邱南昌醫師現為馬偕兒童醫院醫務部主任、一般兒科主任,同時也是疾病管制署預防接種受害救濟審議小組召集人、腸病毒重症諮詢小組北區召集人,亦是台灣小兒神經醫學會常務理事。他也是國內少見同時具備小兒感染與神經專長的主治醫師。邱南昌醫師擁有豐富的小兒醫療經驗,非常受到兒科病患和家屬愛戴,小兒科、感染症、小兒神經學、兒童重症醫學,到小孩的生理問題都難不倒他。面對20年來臺灣腸病毒防治主角的「71型腸病毒」,...
【專訪】馬偕兒童醫院 邱南昌醫師:「推動研發國產疫苗 宣戰71 型腸病」
2019-07-09/環球生技
邱南昌醫師現為馬偕兒童醫院醫務部主任、一般兒科主任,同時也是疾病管制署預防接種受害救濟審議小組召集人、腸病毒重症諮詢小組北區召集人,亦是台灣小兒神經醫學會常務理事。他也是國內少見同時具備小兒感染與神經專長的主治醫師。邱南昌醫師擁有豐富的小兒醫療經驗,非常受到兒科病患和家屬愛戴,小兒科、感染症、小兒神經學、兒童重症醫學,到小孩的生理問題都難不倒他。面對20年來臺灣腸病毒防治主角的「71型腸病毒」,邱...
魏耀揮:「高階生技人才有斷層的危機…。」
2013-09-10/記者 林亞歆
馬偕醫學院校長魏耀揮,曾擔任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生物科學發展處處長,見證了台灣上一波生技興起至今的歷程,又在大學教育服務了30餘年,作育無數生物醫藥的英才,包括醫院及醫學院院長甚至部長,但他直指,台灣生技人才教育問題重重。文/林亞歆2009年接下馬偕醫學院校長一職的魏耀揮,曾於2001-2005年間擔任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生物科學發展處處長,見證了台灣上一波生技興起至今的歷程。當時許多台灣研究單位...
馬偕醫院博愛救世 為員工創設幸福職場
2021-03-20/1111人力銀行
2021-03-10下午05:461111記者蘇筠家/綜合報導以基督的博愛救世為立院根基的馬偕醫院,是臺灣重要醫療中心,雖然在一般人心目中,醫療業是艱難又辛苦的工作,但馬偕醫院為讓員工能在高壓環境中充分得到休息,盡心盡力照顧員工。不僅提供各式獎金,更設立旅遊假,不僅能安心遊玩,還能得到醫院補助的旅遊金。馬偕醫院秉持著馬偕博士「寧願燒盡,不願銹壞」的精神,努力醫治每個需要的病患,使患者得到肉體、精神...
馬偕醫院醫師劉天仁四個C的斜槓人
2019-10-29/記者 劉端雅
由臺北市政府產業發展局舉辦的「2019臺北生技小聚」第4場次,於今(29)日下午,在內科服務大樓國際會議廳熱烈展開。生技小聚以「生技斜槓人的成功心法」為主題,探究生技人如何精進自我,跨越領域間的鴻溝成為生技斜槓贏家。臺北市政府產業發展局今日於內湖CoSpace主辦「臺北生技小聚第四場-生技斜槓人的成功心法」。(攝影:吳培安)生技小聚論壇邀請到多位國內跨領域的專家,包括馬偕醫院醫師劉天仁、安侯生技顧...
馬偕林鴻清推動臺灣新生兒 聽篩、聽損生物性治療【會員限定,3/18前限期開放閱讀】
2024-09-26/記者 彭梓涵
馬偕醫院耳鼻喉科林鴻清主任是臺灣新生兒免費聽力篩檢的推動者,並籌畫北臺灣第一所「馬偕醫學院聽力暨語言治療學系」。近年,全球聽損邁進生物性治療領域,他帶領馬偕聽語學系優化與轉型,並與生醫所許益超教授投入基因變異、細胞、基因療法的研究與開發,目前在臺灣生技公司合作下,已建立全外顯子基因結合粒線體全基因的檢測技術,可檢測出4種臺灣常見以及200種已知的聽損基因。去年,他進一步與現任馬偕醫學院聽力暨語言治...
馬偕醫學院許益超 為聽損患者打造新一代「生物耳」
2021-06-21/記者 彭梓涵
馬偕生物醫學研究所專任副教授許益超,在順著自己的研究邏輯與脈絡下,從中草藥領域,投入iPS細胞治療聽力受損的研究,成為臺灣該領域的翹楚。同時,他也提出利用iPS細胞所分化的毛細胞前驅細胞(OPC)與神經前驅細胞(NPC),作為聽損病人內耳細胞修復、再生、重建的細胞治療來源策略,期望為聽損患者打造新一代生物耳。撰文/彭梓涵才剛踏入幹細胞研究領域,馬偕醫學院生物醫學研究所專任副教授許益超,就適逢日本學...
宏祥、馬偕攜手 紮根社區健康遠距管理系統
2015-11-18/記者 吳靜芳
全球市場估計,遠距照護產業到2019年將達434億美元。擁有資通訊優勢基礎的台灣遠距照護產業,各醫院積極搶攻遠距商機,紛紛成立遠距健康照護中心,或與遠距照護廠商合作鋪設家戶到醫院端的網絡。與馬偕體系密切合作2年,宏祥健康事業,已在新北市社區的7個健康服務站建置系統,未來將持續在雙北更多的服務據點建置該服務系統,積極扎根遠距照護平台及服務。文/吳靜芳 圖/林嘉慶人口老化浪潮襲來,健康管理意識抬頭...
魏耀揮:「高階生技人才有斷層的危機…。」
2013-09-10/記者 林亞歆
馬偕醫學院校長魏耀揮,曾擔任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生物科學發展處處長,見證了台灣上一波生技興起至今的歷程,又在大學教育服務了30餘年,作育無數生物醫藥的英才,包括醫院及醫學院院長甚至部長,但他直指,台灣生技人才教育問題重重。文/林亞歆2009年接下馬偕醫學院校長一職的魏耀揮,曾於2001-2005年間擔任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生物科學發展處處長,見證了台灣上一波生技興起至今的歷程。當時許多台灣研究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