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醫大「智慧醫院模擬實驗室」牽手廣達 實現未來醫院

撰文記者 李虎門
日期2017-10-20
EnglishFrenchGermanItalianPortugueseRussianSpanish
林俊茂表示,智慧醫療產品,先在智慧醫院模擬實驗室進行試驗, 可減少產品上市後,與使用者需求不符的風險。

2017年6月,臺北醫學大學與廣達合作著手成立了智慧醫院模擬實驗室,藉由自身專精的醫療資訊,及臨床大數據,同時,導入跨領域產業資源,建立一個藉由科技為輔助的智慧醫療模式,盼打造臺灣未來醫院的典範。

撰文、攝影/李虎門


過去,掛號排隊、看病等候、領藥耗費時間長,醫師問診時間短,這些「三長一短」的場景,都是你我看病時,最熟悉不過的經驗。

然而,在智慧化時代下,世界各國在醫療健康(eHealth)的領域,不斷發展創新應用,包含美國、歐盟等均編列大筆預算,加快醫療智慧化的推行。

同樣的,臺灣也不遺餘力地在現有醫療優勢上,持續規劃發展。尤其,臺北醫學大學(以下略稱北醫大)在這波智慧化的浪潮中,早已佈局,甚至打造出亞太區首創的「智慧醫院『模擬』實驗室」。

智慧醫療的試點場域

2017年6月13日上午,臺北醫學大學舉行「智慧醫院模擬實驗室」(Smart Hospital Simulation Lab, SHSL)啟用典禮,由前任臺北醫學大學校長閻雲、廣達電腦董事長林百里、技術長張嘉淵到場揭牌。

臺北醫學大學事業發展處事業長林俊茂,接受訪問時首先直指,「個人化的服務為現代人們所追求,相關的應用自然也會與醫療體系並行。」

而智慧醫院就是未來醫療體系發展的趨勢,其目標是讓患者能享受到人性化的醫療服務;醫療人員也能降低工作負擔及減少誤失;經營者則可利用這些資訊,更有效率地經營管理醫院,以提供更好的醫療品質。

「簡單來說,智慧醫院的建置,是患者、醫療人員與經營者三贏的方向。」林俊茂強調。不過,在推行智慧醫院/醫療的過程中,以往的智慧醫療商品,並不能滿足變化劇烈的醫療場域,也常具體的表現在研發單位與臨床運用上的隔閡。

「智慧醫院模擬實驗室的設立,將能夠有效縮短兩端的距離。」林俊茂說。這正是北醫大智慧醫院模擬實驗室創立的精神,提供研發系統、產品雛形完成概念性驗證(Proof of Concept, PoC)、場域驗證(Proof of Practice, PoP)及產品化(Product)的3P流程。

林俊茂認為,有了智慧醫院模擬實驗室以後,任何有關智慧醫療產品,可在實驗室先進行試驗,這除了讓研發產品保有調整的彈性外,也可減少產品上市後,與使用者需求不符的風險。

結盟廣達 打造模擬實驗室

目前,北醫大智慧醫院模擬實驗室設有門診、急診、病房,居家等不同情境及區域。

為此,北醫大與廣達電腦合作,利用廣達旗下結合高性能雲端運算(High Performance Cloud Computing)、大數據分析(Big Data),機器學習(Machine Learning)及物聯網技術(Internet of Things)的全方位雲端照護系統(Quanta Omni Cloud cAre , QOCA),來建置智慧醫院模擬實驗室。

QOCA是由廣達電腦自行開發的系統,旗下包含了智慧床邊照護系統SPT (Smart Patient Terminal, SPT),以及遠端健康照護系統HOME。前者主攻大型醫院;後者專司安養中心、醫療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