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點燃全球一波「生醫熱」,致力於將基礎科學轉為臨床應用的中研院「生醫轉譯研究中心」,成立不到2年,去年(2020)就寫下達7,970萬新臺幣的技轉及授權金紀錄。
座落於國家生技研究園區(NBRP)內,生醫轉譯研究中心又將發揮什麼樣的角色,引領建立臺灣國家級生醫生態圈,讓南港成為全臺首座最完整生醫聚落?
更被賦予了將臺灣基礎科學「化研為用」的靈魂聖地。這片聚集產、官、學、研的研究生態圈,不僅做到了保育自然環境生態,過去,國家生技研究園區這塊土地曾被認為是「臺北最後一片肺葉」,如今,
生醫轉譯研究中心也成為園區內轉譯醫學研究的門戶,他們又如何填補科學到商轉之間的鴻溝?
責任編輯:巫芝岳
撰文:巫芝岳、李林璦
攝影:巫芝岳、李林璦
採訪整理:巫芝岳、李林璦
視覺/美術設計:黃黛鵑
參考資料:生醫轉譯研究中心、市場公開資訊
轉譯醫學專題中心
臺灣的「SPARK」以產業導向挖出「種籽」灌溉,讓它茁壯
轉譯醫學專題中心扮演著連結中研院學術量能,與園區內研究運作的角色。
其主要任務可分為「生醫轉譯研究計畫」與「園區七大核心設施」兩大塊,提供具潛力的生醫團隊所需資源,例如:經費、設備、技術服務等,針對這些嚴格篩選出的團隊,協助技轉給國內外藥廠、生技公司,或成立新創公司。
轉譯醫學專題中心執行長陶秘華表示,在「生醫轉譯研究計畫」方面,過去中研院的各實驗室,多僅止於進行基礎研究,這些研究雖然為人類創造了很大的知識價值,但多半無法直接創造出新產品。
陶秘華笑說,「通常有了好的學術發表後,成果就永遠冰在冰箱裡了!」
然而,目前全球暢銷的各種藥物、生醫發明,無一不是從基礎研究而來,對科學家而言,若能將其在動物實驗上成功的療法,進一步開發應用於人體,才能真正達到研究對人類最大的價值。
「不過,要從『基礎科學』走到能實用在臨床的『應用科學』,過程不但漫長,所需的資源和知識量也相當龐大。」陶秘華說。
因此,為了助力這些具有商品化潛力的研究推進臨床,三年前,中研院開始招募申請這項以任務為導向的「生醫轉譯研究計畫」。
陶秘華現為中研院生醫轉譯研究中心研究員兼轉譯醫學專題中心執行長、中研院生物醫學科學研究所動物委員會主席、中研院SP動物設施委員會主席、中研院台灣人體生物資料庫倫理管理委員會委員、中研院IRB生物醫學研究委員會委員。(圖/本刊資料中心)
強調產業導向的創新和跨領域的轉譯研究
陶秘華說明,「這計畫不是做基礎研究,而是強調產業導向的創新,和跨領域的轉譯研究。我們期望挖掘出過去被埋沒在院內的『種籽』,加以灌溉,讓它成長茁壯。」
生醫轉譯研究計畫開放申請的對象也相當有彈性,除了院內各階研究員和研究技師外,博士後研究員也可以在其實驗室主持人為「共同主持人」的情況下,申請該計畫。
計畫的研究方向,涵蓋六大領域:感染性疾病、創新檢測技術、精準醫療/癌症治療、代謝性疾病、神經退化性疾病,以及創新醫療應用。三年內,已累計共20件。
陶秘華也分享,這項轉譯計畫,其實向美國史丹福大學(Stanford University)的「Stanford SPARK Program」學習甚多。
SPARK Program是史丹福大學教授Daria Mochly-Rosen在2007年所創立的計畫。Mochly-Rosen將其自身的研究,創立胜肽藥物公司KAI Pharmaceuticals,該公司在2012年被安進(Amgen)以3.15億美元收購。
親自投身創業後,Mochly-Rosen了解到將科學成果商品化的過程十分艱辛,為了傳承她的經驗,因此,在史丹福校園內開創了SPARK Program,期望在校內普及創業知識。
陶秘華說明,中研院生醫轉譯研究計畫的任務,和SPARK Program相似,是要讓基礎研究的成果,轉為能臨床上使用的藥物。此外,類似SPARK Program的審核過程,中研院也納入半數以上來自產業界、創投界的計畫審查委員,因此,審查的角度並非完全是科學價值,而是該研究能否成功開發為產品的機率。
此外,除了徵選計畫,轉譯醫學專題中心也運用其七大核心設施和技術服務,以提供生醫研發所需的高階儀器和技術分析。
(註:七大核心設施,包括:藥物合成及分析、臺灣小鼠診所、生醫轉譯核心共儀設施、RNA技術平台與基因操控核心設施、臺灣人體生物資料庫(Taiwan Biobank)、人類治療性抗體研發平台,和感染性疾病研究及P2實驗室。詳細可參考中研院生醫轉譯研究中心官網:https://biotrec.sinica.edu.tw/)
陶秘華表示,身為科學家,在面對新藥開發、商業發展上,難免有許多盲點,「開發新藥所需的能力,不同於我們過去在基礎科學上的能力,而是另一項高度的專業。」
創服育成專題中心
協助新創破殼展翅 創建屬於臺灣的生技品牌
創服育成是生醫轉譯研究中心旗下四個專題中心中,最早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