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lect Language
Chinese (Simplified)
Chinese (Traditional)
English
French
German
Japanese
Korean
Spanish
HOME
新聞
服務
訂閱
廠商
EN
關於
下載 APP
聯絡
0
尚未加入購物品項
請選擇單元
每日新聞
市場分析
生醫人物
創新創業
展會直擊
雜誌報導
出版品
搜尋
會員登入
註冊
生醫新聞
每日新聞
生技醫藥
醫療科技
再生醫學/細胞治療
科學新知
政策法規
應用生技
論壇報導
新聞集錦
GBI International
商情中心
產業分析
公司重訊
漲跌排名
生醫永續
查找廠商
焦點人物
生醫人物
人物專訪
國際報導
專家觀點
生醫名人錄【影】
編輯專欄
創業投資
新創動態
投募專區
生醫攬才
【影】技術焦點鏡
專題報導
迎戰阿茲海默症?臺灣療法/檢測勇闖創新賽道
「失眠經濟」未來10年大翻5倍!
2024臺灣生技醫藥精彩表現總回顧
RNA核酸藥品掀狂熱 引領10年藥物大未來⁈
「創新手術室」MIT大艦隊
產業活動
活動報名
活動快訊
亞洲生技大會快訊
生技雜誌
出版品
線上閱讀
編輯部公告
首頁
雜誌目錄
Vol. 89 衰退兆元產業轉身術 生醫光電
Cover Story | 封面故事
封面故事
衰退兆元產業轉身術 生醫光電
光電與半導體同樣是以「光學技術」為基礎的產業,但命運天壤地別,臺灣「光電產業」2012後開始逐年衰退……光電轉向生醫逆轉成長曲線,年產值553億攻佔臺灣生技總產值9.1%,年成長速度+11.0%,站進全球年均複合成長率9.08%、630億美元市場軌道。臺灣生醫光電產業中,血壓計、血糖機、隱形眼鏡代工成為國際廠不可或缺夥伴,新創公司多款尖端光學檢測也首創國際。臺灣生醫光電...
封面故事
盤點臺灣「生醫光電」四大領域廠商
2020年臺灣生醫光電年成長11%,趨勢已經與國際雷同,正處於醫療設備和醫療器材的需求成長階段的亞太地區,臺灣生醫光電的產業現況與發展又如何?本刊依生醫光電產業大致分類的四大領域:人體感測計、體外感測(生物感測)、光學治療、醫療影像/高階儀器,為大家一次盤點產業廠商。撰文/彭梓涵臺灣生醫光電產業大致可分為:人體感測計、體外感測(生物感測)、醫療影像、光學治療四大領域。PIDA公布的2020年數據指...
封面故事
亨泰光10年研發夜間角膜塑型鏡片 近視兒有解
亨泰光是臺灣第一家研發製造硬式隱形眼鏡廠商,近20年來成功將公司從老牌隱形眼鏡製造商轉型跨入三類醫材,成為臺灣第一家取得「夜戴型角膜塑型鏡」製造上市許可的公司,更是攻佔中國角膜塑型鏡市場的唯一臺廠,不僅在中國擁有12張醫材許可證,且在中國僅10張的三類角膜塑型鏡醫材許可證中擁有2張。撰文/李林璦 攝影/羅翊方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讓全球居家的時間拉長,上班、上課、溝通與娛樂都鎖進3C螢...
封面故事
精準醫療
奎克、體學 革命性數位PCR、三代NGS逐步收成
2011年由現任亞洲生技大會主席李鍾熙創立的奎克生技與體學生技,借助臺灣在「半導體」與「光機電」的深厚基礎,整合生物、奈米、化學等跨領域技術,創造革命性的多重基因分子檢測、第三代基因定序產品。奎克開發的分子檢測專用熱循環儀,今年取得CE-IVD認證,癌症檢測產品也進入市場銷售;體學的第三代基因定序儀也完成雛型機設計,正進行測試。撰文/彭梓涵根據市場調查公司《ResearchAndMarkets》報...
封面故事
群曜醫電
群曜醫電 全球首創「磁控上消化道膠囊內視鏡」
雷射防偽標籤大廠光群雷(2461)轉投資群曜醫電,研發出全球首創「磁控上消化道膠囊內視鏡(InsightEyesEGDSystem)」,檢查範圍可涵蓋食道、胃、十二指腸,舒適、安全、免麻醉、可與醫師即時互動,加上一次性使用的特性,在疫情下也不用擔心交叉感染的風險。產品已取得臺灣、歐盟認證,目前正積極向美國、中國申請醫療器材許可證。撰文、攝影/李林璦臺灣胃食道逆流盛行率高達20~30%,每4人就有1...
封面故事
浩宇首創 – NAVIRFA® 超音波3D手術針具追蹤系統
開發超音波技術創新應用的浩宇生醫,看到微創電燒手術中未滿足的需求,將超音波結合光電與影像分析技術,打造出全臺第一套「肝癌射頻消融術 NAVIRFA®超音波3D手術針具追蹤系統」,大幅提升醫師手術時的效率和準確性,應用範疇比美敦力(Medtronic)電磁導航系統應用場域更彈性、造價更低。產品臺、美取證在即,第三輪3億新臺幣募資也水到渠成,預備2023年第二季IPO。撰文、攝影/巫芝岳近年來...
封面故事
新析生技
新析首創「可抓式」顯微鏡 精準挖掘新藥靶點
新析生技技轉研發出世界第一台「可抓式」顯微鏡,結合了AI影像辨識以及雙光子雷射導引技術,能在細胞內的3D空間中,高速且自動化地鎖定研究者感興趣的區域,並運用光化學標靶技術標定目標區域內及周邊的所有蛋白質,進一步進行質譜分析,可了解疾病機轉與找尋創新新藥治療靶點。目前Pre-A輪募資已完成,期望成為國際一流生技儀器技術的獨角獸。撰文/李林璦2021年1月,《NatureMethods》從近年熱門研究...
第一頁
上一頁
1
下一頁
最後頁
回雜誌主頁
當期雜誌
查看更多
迎戰阿茲海默症?臺灣療法/檢測勇闖創新賽道
影音專區
查看更多
【影音】2024第三屆環球生技臺灣新創CEO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