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lect Language
Chinese (Simplified)
Chinese (Traditional)
English
French
German
Japanese
Korean
Spanish
HOME
新聞
服務
訂閱
廠商
EN
關於
下載 APP
聯絡
查看購物車
請選擇單元
每日新聞
市場分析
生醫人物
創新創業
展會直擊
雜誌報導
出版品
搜尋
會員登入
註冊
新聞
每日新聞
生技醫藥
醫療科技
再生醫學/細胞治療
科學新知
政策法規
應用生技
論壇報導
新聞集錦
GBI International
市場分析
產業報告
市場觀測
漲跌排名
查找廠商
人物
編輯專欄
人物專訪
國際專訪
專家觀點
【影】技術焦點鏡
【影】生醫名人錄
創新創業
新創動態
活動快訊
生醫攬才
生醫永續(ESG)
投募專區
本刊公告
展會直擊
論壇報導
生技產業策略諮議會議(BTC)
亞洲生技大會(BIO Asia–Taiwan)
台灣國際醫療暨健康照護展(Medical Taiwan)
北美生物科技產業展(BIO)
美國臨床腫瘤醫學會年會(ASCO)
摩根大通醫療健康年會(JPM)
德國醫療器材展(MEDICA)
台灣醫療科技展(Healthcare+)
日本生技展
產業論壇
海外展會
Podcast
活動
出版品
買書
環球生技雜誌
亞洲生技大會快訊
Podcast
編輯部公告
首頁
雜誌目錄
Vol. 119 透視臺灣生醫「生殖」力
Cover Story | 封面故事
封面故事
透視臺灣生醫「生殖」力
距離2025年僅剩4個月,臺灣將邁入超高齡化社會元年,臺灣人口連續4年「生不如死」、出生率連年創新低!為解少子化國安危機,「試管嬰兒」(IVF)成為政府刺激生育的關鍵項目之一。據市調,全球「輔助生殖技術」(ART)市場,2022年全球產值約為259億美元,2031年底將達到586億美元,年複合成長率達到9.4%。近8年,國內也出現多家生殖醫學科技研發公司,創新技術接連闖出國際。IVF技術其實發展超...
封面故事
基因檢測/AI提升懷孕率 老化、習慣性流產仍待解
在過去50年的IVF發展過程中,近年最重要的創新,不外乎快速進步的精準基因檢測,以及分析影像、甚或基因數據的AI技術,這當中有哪些創新點子問世?人工生殖至今又有哪些問題仍未解,並可望成為下一代技術著墨之處?撰文/巫芝岳近年,全球「輔助生殖技術」(ART)市場正以9.4%的年複合成長率(CAGR)快速增長,2031年底將達到586億美元。這項成長除了主要由晚婚、晚育趨勢,以及環境和生活因素導致的不孕...
封面故事
「新技術、國際醫療、半導體」三利基 「國際行銷、研發環境」兩挑戰
全球生殖醫療需求持續高漲,臺灣近年突起的各家新創,該如何搶進市場?本刊匯集多位產業、臨床界專家意見,直指臺灣生殖醫學得天獨厚的利基,包括:新技術臨床接受度高、國際醫療吸引力、半導體和工業製造優勢等,然而,國際拓銷與研發環境和能量待增長,則有待進一步耕耘。撰文/巫芝岳2021年7月起,臺灣衛福部正式擴大補助試管嬰兒(IVF)治療,第一線提供服務的生殖中心數量,也隨著人們對人工生殖的需求水漲船高,通過...
封面故事
「篩精×選卵×測胚胎」 次世代解方
已開發國家的出生率逐年下降,取而代之的是人工生殖市場的蓬勃發展,臺灣擁有良好的生殖醫學醫療量能外,生技公司的創新實力也不容小覷,本刊盤點人工生殖醫學各面向的臺灣創新技術公司,從精子、卵子的品質篩選、母親子宮內膜的檢測,到胚胎的培養方法、人工智慧(AI)篩選與基因體檢測,甚至是生殖醫學中心的流程管理系統,都有多家公司推出各式各樣的創新解方。撰文/李林璦全球已開發國家的出生率年年下降,但人工生殖醫學市...
第一頁
上一頁
1
下一頁
最後頁
回雜誌主頁
當期雜誌
查看更多
臺灣醫師的罕病創新醫療之路!
影音專區
查看更多
【影音】莫德納科學長:面對下一次大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