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FrenchGermanItalianPortugueseRussianSpanish
HOME
  • 新聞
  • 服務
  • 訂閱
  • 廠商
  • EN
  • 關於
  • 下載 APP
  • 聯絡
查看購物車
搜尋
  • 會員登入
  • 註冊
  • 生醫新聞
    • 每日新聞
    • 生技醫藥
    • 醫療科技
    • 再生醫學/細胞治療
    • 科學新知
    • 政策法規
    • 應用生技
    • 論壇報導
    • 新聞集錦
    • GBI International
  • 商情中心
    • 產業分析
    • 公司重訊
    • 漲跌排名
    • 生醫永續
    • 查找廠商
  • 焦點人物
    • 生醫人物
    • 人物專訪
    • 國際報導
    • 專家觀點
    • 生醫名人錄【影】
    • 編輯專欄
  • 創業投資
    • 新創動態
    • 投募專區
    • 生醫攬才
    • 【影】技術焦點鏡
  • 展會直擊
    • 論壇報導總覽
    • 北美生物科技產業展(BIO) 2025
    • 亞洲生技大會(BIO Asia–Taiwan) 2025
    • 台灣國際醫療暨健康照護展(Medical Taiwan) 2025
    • 美國臨床腫瘤醫學會年會(ASCO) 2025
    • 日本生技展
    • 德國醫療器材展(MEDICA)
    • 台灣醫療科技展(Healthcare+)
    • 摩根大通醫療健康年會(JPM)
    • 生技產業策略諮議會議(BTC)
    • 產業論壇
    • 海外展會
    • Podcast
  • 雜誌專題
    • 各期專題列表|雜誌線上看
    • 2025臺灣生醫女掌門人 Top10票選出爐
    • 太陽西邊升起 印度生醫
    • 迎戰阿茲海默症?臺灣療法/檢測勇闖創新賽道
    • 「失眠經濟」未來10年大翻5倍!
    • 2024臺灣生技醫藥精彩表現總回顧
    • RNA核酸藥品掀狂熱 引領10年藥物大未來⁈
    • 「創新手術室」MIT大艦隊
    • 購買出版品
    • 編輯部公告
  • 產業活動
    • 活動列表
    • 活動快訊
    • 亞洲生技大會快訊
  1. 首頁
  2. 雜誌目錄
  3. Vol. 60 最接地氣 最賺錢 生技在地CEO成功心法
  4. Special Report | 特別報導
特別報導

精選2018年 臺灣生醫產業新聞事件

臺灣2018年生醫產業在募資與法規面的挑戰依然持續,面對新技術、法規與合作模式改變,現今的生物科技領域正在歷經各種變動,不僅在基礎研究上甚至生技製藥、醫療器材、醫療照護、農業生技都在創造新的轉型機會。整理編輯/彭梓涵、薛瀹熢以下就帶領讀者一同回顧,臺灣生醫領域產業在2018年的重大消息。國際醫藥合作重大突破!臺灣成為國際醫藥法規協和會(ICH)會員衛福部食藥署於2018年6月正式成為藥政法規單位-...
特別報導

精選2018年 最受臺灣關注的國際新聞事件

每年都會看到許多關於製藥、生物技術和診斷醫學的重大新聞,2018年也不例外。從新藥物發現和疾病診斷到產品製造,各大公司的管理與政策都會影響產品的生命週期,例如,候選藥物的在臨床試驗的成敗,專利到期、藥價上漲等各種挑戰。整理編輯/彭梓涵、薛瀹熢回顧2018年,環球生技雜誌總共發表了641篇國際新聞,和國外相比,我們發現有些故事更吸引、甚至影響國內讀者,以下看看是那些故事最受讀者關注。亞馬遜一打噴嚏,...
特別報導

2018香港生技IPO總覽 邊搞創新邊玩資本新熱門

回顧2018年生技醫藥資本市場,港股未盈利生技IPO熱潮,讓香江再度成為國際焦點。迄今已有14家未盈利生物科技公司赴港上市,對生醫創業家而言,現在是「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時代,邊搞創新邊玩資本、頂級創投加上優質專利,成為新熱門之道,可能也是企業的生存之道。撰文/許敏時間拉回2017年12月15日,港交所宣布上市規則中將新增兩個章節:接受同股不同權企業上市;允許尚未盈利或者沒有收入的生物科技公司來香港...
特別報導

2018年你一定要知道 全球醫藥行業併購交易哪裡?

2018年,醫療保健併購交易已經創下了歷史新高紀錄,根據Refinitiv的統計數據,大型製藥公司、健康保險公司和醫療照護服務商在2018年已經達成了約4,210億美元的交易,約占今年所有併購交易總額的11%。這些交易案還可能改變我們支付處方藥和治療疾病的方式。編譯/許敏2019新年才開春,立即迎來世紀大併購,必治妥施貴寶(BMS)(NYSE:BMY)於1月3日宣布將以740億美元的現金和股票收購...
特別報導

解析跨不過2018的醫藥IPO門檻

相比香港、臺灣未盈利企業可申請上市,中國A股企業重視一定程度的實質獲利。不過,2018年臺灣生技資本市場吹涼風,下市企業達11家。然而,中國A股市場儘管有藥明康德、邁瑞醫療等獨角獸順利上市,但仍有7家生物醫藥企業無緣IPO,資本市場一樣追漲殺跌、動盪不安。這些IPO失敗學反映了中國醫藥企業哪些問題?又給產業帶來什麼啟示?撰文/林秋慧根據統計,截至12月4日,中國今年IPO申請企業總計112家,高達...
特別報導 生命科學

生命科學研究精選

2018在各個生物學領域,我們都可以看到迅速的科學進展,包括了AI大數據的應用、腫瘤學的進步,以及基因編輯的改變等。以及利用尖端科技,在2018年,科學家得以追蹤胚胎發育中單一細胞的發展狀態,或是利用大數據運算,透過基因分析出人類的身高可以長到多高。撰文/薛瀹熢在過去的2018年一年裡,生物科技的世界不僅僅只有製藥產業風雲湧動,在研究領域,日本免疫學家本庶佑以及美國免疫學家JamesP.Allis...
特別報導 咖啡

它是2018最讓人「提神」的研究

根據BusinessInsider統計,在地球上平均每年消耗5,000億杯咖啡,為全球的咖啡產業帶來超過1,000億美元價值。咖啡行業正在以5.5%的顯著複合年增長率增長。2018年,許多研究圍繞著咖啡,也證實了喝咖啡對健康大有益處。撰文/彭梓涵咖啡無疑是全球最受歡迎的飲料之一,經過烘焙的咖啡豆,所沖泡出的咖啡,帶有特殊的香氣,也因為咖啡會刺激中樞神經,興奮大腦皮質,使人情緒高漲、睡意降低。對許多...
特別報導 FDA

首度以罕見疾病孤兒藥最多

2018年是個不凡的一年,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在這年一共批准了59款新藥(見圖一),打破1996年53個新藥創下歷年最高,罕見疾病的孤兒藥批准數量也首次超過腫瘤藥物。這歸功於FDA四大加速政策、局長ScottGottlieb「以患者為中心」的新藥審查機制、以及對於罕見疾病的重視。編譯/彭梓涵根據FDA藥物評估和研究中心(CDER)公開的數據統計,2018年共有59個新分子藥物成分(Newm...
特別報導

12位製藥巨頭CEO 告訴你遊戲規則在哪裡?

跨國藥廠CEO們一言九鼎,洞見瞻觀,任何公開發言都是媒體捕捉與關注的焦點,他們任何的一個決策改變,震盪的是產業價值鏈的蝴蝶效應,影響了國際間行業的遊戲規則。邁進2019年,他們都說了些什麼呢? 編譯/許敏邁進2019年,各大產業調查機構無不紛紛預測未來醫藥發展趨勢,但無論在治療、藥物、醫療器材等醫藥產品開發;對AI、大數據、數位等資通訊新科技應用;或面向醫生、顧客、臨床病患等使用者的方案設計上。也...
  • 第一頁
  • 上一頁
  • 1
  • 下一頁
  • 最後頁
  • 回雜誌主頁

當期雜誌 查看更多

2025臺灣生醫女掌門人 Top10票選出爐

影音專區 查看更多

【影音】臺灣生醫新創CEOs高峰會 百位CEO齊聚!


TOP
  • Global Bio and Investment Monthly
  • 讀者服務電話:+886 2 2726 1065時間:週一 ~ 週五 09:00 ~ 18:00
  • 服務信箱:[email protected]
  • 地址:110臺北市信義區信義路六段29號2樓之一, Taiwan

我們的服務

  • 關於我們
  • 會員方案
  • 常見問題
  • 每日新聞
  • 產業活動
  • 名錄/找廠商
  • 出版品
  • 雜誌線上看
  • 訂閱電子報
  • Copyright© 2024 環球生技多媒體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本文內容受著作權法保護,如有引用請註明出處。授權申請。隱私宣告Privacy。會員條款User Terms。
為了提供您最佳的服務,本網站會在您的電腦中放置並取用我們的 Cookie,若您不願接受 Cookie 的寫入,您可在您使用的瀏覽器功能項中 設定隱私權等級為高,即可拒絕 Cookie 的寫入,但可能會導至網站某些功能無法正常執行 。
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