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FrenchGermanItalianPortugueseRussianSpanish
HOME
  • 新聞
  • 服務
  • 訂閱
  • 廠商
  • EN
  • 關於
  • 下載 APP
  • 聯絡
查看購物車
搜尋
  • 會員登入
  • 註冊
  • 生醫新聞
    • 每日新聞
    • 生技醫藥
    • 醫療科技
    • 再生醫學/細胞治療
    • 科學新知
    • 政策法規
    • 應用生技
    • 論壇報導
    • 新聞集錦
    • GBI International
  • 商情中心
    • 產業分析
    • 公司重訊
    • 漲跌排名
    • 生醫永續
    • 查找廠商
  • 焦點人物
    • 生醫人物
    • 人物專訪
    • 國際報導
    • 專家觀點
    • 生醫名人錄【影】
    • 編輯專欄
  • 創業投資
    • 新創動態
    • 投募專區
    • 生醫攬才
    • 【影】技術焦點鏡
  • 展會直擊
    • 論壇報導總覽
    • 北美生物科技產業展(BIO) 2025
    • 亞洲生技大會(BIO Asia–Taiwan) 2025
    • 台灣國際醫療暨健康照護展(Medical Taiwan) 2025
    • 美國臨床腫瘤醫學會年會(ASCO) 2025
    • 日本生技展
    • 德國醫療器材展(MEDICA)
    • 台灣醫療科技展(Healthcare+)
    • 摩根大通醫療健康年會(JPM)
    • 生技產業策略諮議會議(BTC)
    • 產業論壇
    • 海外展會
    • Podcast
  • 雜誌專題
    • 各期專題列表|雜誌線上看
    • 2025臺灣生醫女掌門人 Top10票選出爐
    • 太陽西邊升起 印度生醫
    • 迎戰阿茲海默症?臺灣療法/檢測勇闖創新賽道
    • 「失眠經濟」未來10年大翻5倍!
    • 2024臺灣生技醫藥精彩表現總回顧
    • RNA核酸藥品掀狂熱 引領10年藥物大未來⁈
    • 「創新手術室」MIT大艦隊
    • 購買出版品
    • 編輯部公告
  • 產業活動
    • 活動列表
    • 活動快訊
    • 亞洲生技大會快訊
  1. 首頁
  2. 雜誌目錄
  3. Vol. 8 小晶片 大健康 BI+ICT=生技金鑽石
  4. Cover Story | 封面故事
封面故事

法規、專利、行銷、資金 樣樣缺 醫療電子商業化理想變夢想!?

文/王柏豪「智慧型電子國家型科技計畫」((NationalProgramforIntelligentElectronics,以下簡稱NPIE)前瞻研究計畫中,不少團隊都有計劃籌建創新公司,以持續將研究成果繼續往商業化發展。今年1月起,清華大華分子與細胞生物研究所長張大慈接任了NPIE前瞻研究橋接辦公室主任,她找了曾任工研院「醫療器材快速試製服務中心(RapidPrototypingCenter,R...
封面故事 晶片 生化檢測 林致廷

台大林致廷「智慧型奈米晶片」團隊 開發血管疾病診斷系統晶片

台大電機工程學系林致廷教授帶領研究團隊研發出低成本、高靈敏度及可同時進行多目標檢測的智慧型奈米晶片,並可快速準確的測定心臟衰竭等生物標誌,無需仰賴耗時的病毒DNA序列及蛋白質濃度含量的篩檢,以達到早預警並輔助治療照護的效果。文/林怡君林致廷教授在美國密西根大學攻讀電機博士時,接觸到電子晶片在生物分子檢測的應用,著眼於台灣電子元件的基礎優勢,加上手機市場蓬勃,便思考可以結合隨身的手機作為平台,開發基...
封面故事 晶片 尿液感測 劉濱達

成大劉濱達「可攜帶式尿液感測」 聯手南台灣4校

癌症治療方法越趨多元,而檢測開發也朝向更簡便的方向邁進。成功大學電機系劉濱達教授聯合南台灣4校,發展出可攜帶且兼具感測、監控及資料傳輸的尿液生醫感測系統,盼能將癌症檢測融入日常生活,達到預警與偵測的效果。文/林亞歆尿液中含有許多重要的生物標記,如:白蛋白、尿酸、葡萄糖、尿素、肌酸酐等,部分生物標記與某些癌症、疾病息息相關,這些連結賦予了尿液檢測重要的意義。目前,檢測癌症生物標記,一般都透過醫療單位...
封面故事 晶片 心臟量測 李順裕

成大李順裕 「互動式智慧型身體感測網路晶片」計畫 悠遊卡大小貼身守護神 心律不整不再神隱

成功大學電機工程學系教授李順裕團隊以「互動式智慧型身體感測網路晶片系統」開發出「貼身守護神」,結合無線傳輸和個人行動裝置,可長時間檢測使用者的心臟生理訊號。文/林亞歆在台灣,2012年因心血管疾病死亡人數高達3萬多人,平均每天就有91人因為心血管疾病死亡。有的病人爬山的時候覺得心臟不舒服,但回到醫院檢查卻一切正常,有些台商在中國感覺心臟怪怪的不舒服,回台就醫卻找不出問題…。成功大學電...
封面故事 晶片 尿液感測 許梅娟

成大許梅娟 「尿液生醫微感測器與系統晶片整合」計畫 慢性腎臟病早期監測 預防洗腎

台灣慢性腎臟病患者逐年上升,2009年,慢性腎臟病的健保門診支出已達392億台幣,每年洗腎淨增加人數逾2000人,所耗用的醫療資源已成社會與健保的沉重負擔。成功大學許梅娟教授主持的「腎功能與泌尿道感染之生醫微感測器與系統晶片整合」計畫,可協助腎臟病患於惡化到洗腎前提早進行追蹤偵測,及早介入預防或治療,盼有效降低醫療支出。文/林亞歆智慧電子國家型科技計畫(NPIE)中,由成功大學化學工程學系許梅娟教...
封面故事 晶片 脊椎矯正 孫瑞昇

台大醫院孫瑞昇「脊髓神經電生理訊號監測系統」

脊椎矯正是骨科危險性最高的手術之一,一旦壓迫到某部分神經,可能造成病人的神經損傷甚至癱瘓,許多醫師也因此可能面臨醫療爭議事件甚至吃上官司。台大醫院新竹分院院長孫瑞昇醫師研究團隊提出開發術中監測系統的想法,期望藉由準確的神經電位監測,即時移除導致脊髓神經功能異常的原因,降低脊損風險。文/林怡君因為醫療技術的發達,現在骨科醫師已經可以為脊椎側彎或其他脊椎畸形的病患進行矯正手術。孫瑞昇表示,骨科中最大型...
封面故事 晶片 智慧型加護病房 方偉騏

交大方偉騏教授 「次世代智慧型加護病房照護系統」計畫 「智慧ICU系統」勾勒重症醫療照護藍圖

目前台灣的加護病房體系中,平均每名重症醫護人員須負責2~3名重症病患,造成醫護人力不足、負擔過重而產生醫療品質的下降。交大電子工程研究所方偉騏教授主持的「次世代智慧型加護病房照護系統」計畫,以晶片系統整合技術開發「智慧ICU系統」能幫助提升台灣重症照護水準並改善國內醫療品質。文/林亞歆加護病房是醫院內使用最大量醫療資源的單位,不僅需要許多昂貴醫療儀器維持病患生命及長時監測其生理狀況,更需要醫護人員...
封面故事 晶片 癲癇治療 吳重雨

交大吳重雨 「八通道閉迴路癲癇治療系統」計畫 0.8秒即時偵測癲癇 世界最快紀錄

交大吳重雨教授團隊研發的「閉迴路」癲癇治療系統,能在0.8秒內偵測到癲癇異常放電,為世界最快紀錄,並能即時藉由刺激器電擊抑制癲癇發作,正確率高達92%。該裝置在2013年國際固態電路研討會(ISSCC)中獲得卓越技術論文獎,創台灣近十年來的歷史紀錄。文/林怡君據統計,全世界約有5千萬癲癇症患者,近來因醫療科技的進步,癲癇症已有治療藥物,但仍有約30%患者屬難以藥物治療的頑固型癲癇(refracto...
封面故事 晶片 人工視網膜 吳重雨

交大吳重雨「植入式人工視網膜晶片」計畫 無線太陽能仿生視網膜 重「建」光明

近代視網膜病變漸增,交大前校長吳重雨教授的團隊,成功開發出領先國際目前市售之太陽能無線光照人工視網膜植入式晶片,可代替破損的視網膜,幫助再生視覺感官。團隊並已籌畫新創公司,進行視網膜晶片系統及裝置生產製造。文/林怡君視網膜病變,會造成眼睛用來偵測光線的細胞死亡,物體反射的光線無法在視網膜成像,也就無法形成神經信息傳導至腦中的視覺皮層,導致失明。據統計,眼疾人口中,每4000人就有1人患有色素性視網...
封面故事 晶片 電子鼻 鄭桂忠

嗅出肺炎 把關病人呼吸道安全 電子鼻商品化有望

加護病房是患者與病魔交手的一級戰區,各類細菌、病毒如死亡的陰霾般遊走各處,更時常從插管病人開放的呼吸道趁虛而入,肺炎便成了加護病房中的阿基里斯腱—微小卻致命的弱點,清華大學電機系鄭桂忠教授的團隊盼能以「嗅」出肺炎的電子鼻破解這項詛咒。文/林亞歆清華大學電機系教授鄭桂忠於美國加州理工學院攻讀電機工程博士時,以跨生醫、電子領域的仿生科技-電子鼻作為論文題目,發現其於商業上的應用十分可觀,且...
封面故事

陳文村:「台灣ICT 產業基礎良好, 電子醫療儀器發展有機會…。」

文/王柏豪、林亞歆提及「智慧電子國家型科技計畫」(NPIE),很多生技醫藥界的人士並不清楚,但NPIE其實是政府涵蓋面最寬闊的國家型科技計畫,甚於生技製藥國家型計畫。該計畫全程執行期間為100至104年,主要範疇為「MG+4C」,即生醫(Medical)、綠能(Green)、資訊、通訊、消費性電子(Computer,Communication,andConsumerElectronics)及車用電...
封面故事

誰在搶搭這一班醫療電子列車?

文\鄔麗.巴旺根據Databeans的市場調查數據顯示,全球醫療電子市場2011年至2016年的年複合成長率可望達9%穩定成長,至2016年前,可達到2,432億美元的市場規模。Databeans同時調查,目前醫療電子IC(半導體)元件市場主要包括MCU(微控制器)、Power(電源)、SensorandMEMS(感測器及微機電),又可分別達到2.89億、1.97億及1.39億美元;Sensora...
  • 第一頁
  • 上一頁
  • 1
  • 2
  • 下一頁
  • 最後頁
  • 回雜誌主頁

當期雜誌 查看更多

2025臺灣生醫女掌門人 Top10票選出爐

影音專區 查看更多

【影音】臺灣生醫新創CEOs高峰會 百位CEO齊聚!


TOP
  • Global Bio and Investment Monthly
  • 讀者服務電話:+886 2 2726 1065時間:週一 ~ 週五 09:00 ~ 18:00
  • 服務信箱:[email protected]
  • 地址:110臺北市信義區信義路六段29號2樓之一, Taiwan

我們的服務

  • 關於我們
  • 會員方案
  • 常見問題
  • 每日新聞
  • 產業活動
  • 名錄/找廠商
  • 出版品
  • 雜誌線上看
  • 訂閱電子報
  • Copyright© 2024 環球生技多媒體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本文內容受著作權法保護,如有引用請註明出處。授權申請。隱私宣告Privacy。會員條款User Terms。
為了提供您最佳的服務,本網站會在您的電腦中放置並取用我們的 Cookie,若您不願接受 Cookie 的寫入,您可在您使用的瀏覽器功能項中 設定隱私權等級為高,即可拒絕 Cookie 的寫入,但可能會導至網站某些功能無法正常執行 。
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