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lect Language
Chinese (Simplified)
Chinese (Traditional)
English
French
German
Japanese
Korean
Spanish
HOME
新聞
服務
訂閱
廠商
EN
關於
下載 APP
聯絡
0
尚未加入購物品項
請選擇單元
每日新聞
市場分析
生醫人物
創新創業
展會直擊
雜誌報導
出版品
搜尋
會員登入
註冊
生醫新聞
每日新聞
生技醫藥
醫療科技
再生醫學/細胞治療
科學新知
政策法規
應用生技
論壇報導
新聞集錦
GBI International
商情中心
產業分析
公司重訊
漲跌排名
生醫永續
查找廠商
焦點人物
生醫人物
人物專訪
國際報導
專家觀點
生醫名人錄【影】
編輯專欄
創業投資
新創動態
投募專區
生醫攬才
【影】技術焦點鏡
專題報導
「失眠經濟」未來10年大翻5倍!
2024臺灣生技醫藥精彩表現總回顧
RNA核酸藥品掀狂熱 引領10年藥物大未來⁈
「創新手術室」MIT大艦隊
破譯罕病密碼 臺灣醫師的罕病創新醫療之路!
產業活動
活動報名
活動快訊
亞洲生技大會快訊
生技雜誌
出版品
線上閱讀
編輯部公告
首頁
雜誌目錄
Vol. 21 生物科技系所 招生「從缺」!? 2015年台灣生技系所總調查
Cover Story | 封面故事
封面故事
創新質精研發起飛 農業生技學門成黑馬
文、圖/吳靜芳根據科技部定義,農業生技涵蓋動物傳染病快速診斷技術、畜用疫苗生產技術、植物病蟲害快速診斷及防治技術、重要經濟作物及家畜基因轉殖技術開發與應用、種苗量產技術開發、花卉及觀賞植物生產體系改進、生物性農藥生產技術等等。農業生技的創新研發,多半仍由有深厚基礎研究的大專校院及農委會試驗所等單位主導,大部分廠商受限於家族型傳統農企,規模小資金少,過往投入研發者幾希。不過,近5年來,隨著專利智財的...
封面故事
應用生技營收動能大 產業合作最愛
文、圖/吳靜芳根據台灣經濟部的產業定義,台灣生物技術產業主要有三大類項,分別為醫療器材產業、製藥產業以及應用生技產業。所謂應用生技泛指從1980年發展至今,應用到生物科技從事產品研發及製造之產業的範圍,包括生物醫學製藥、農業、環保、食品、化學品等產業,也因此自1980年起,生物科技應用正式成為一個新興產業!如生物科技於農業的應用,大致包括改進作物育種技術、防治植物疾病、改進營養價值、提昇生物質量、...
封面故事
回歸自然風氣盛 天然藥物研究領域興盛
文/林亞歆近年來,Lohas(樂活)風潮帶起回歸自然的生活方式,以天然物產品達到養生保健、醫療效果的概念再度席捲全球。醫材產業有台灣發展多年的電子產業、塑膠射出等產業基礎,加上臨床醫學實力,已被視為下一個兆元產業的熱門候選。近年來新藥開發成本漸高,且目前仍有約三分之一的疾病無法以西藥治療。反觀,以傳統藥用天然物開發藥品,因已累積許多使用經驗,安全性與療效皆有依據,可縮短藥品研發時間至3~5年,金額...
封面故事
下個兆元產業熱門候選 醫學工程學門夯
文/吳靜芳、林亞歆將臨床醫學與工程結合的醫學工程,是將生物醫學、電子、電機、半導體、資通訊、軟體、光學、精密儀器、化工、材料、機械等相關科技及原理應用於診斷治療或人體工學輔助的跨領域學門,最直接相關的產業即是近年在泛生技題材中逐漸嶄露頭角的醫療器材。醫材產業有台灣發展多年的電子產業、塑膠射出等產業基礎,加上臨床醫學實力,已被視為下一個兆元產業的熱門候選。在資本市場上,雃博、精華、聯合骨科、邦特都交...
封面故事
跨院校學位學程 生科高等教育的新選擇
文/楊傑名大學法施行細則規定,所謂學位學程,係指授予學位之跨院、系、所專業領域課程設計及組合。近年來,生命科學的發展變化日新月異,因此在有關生命科學的研究領域當中,已漸漸不易以單一學術單位的研究能量做出極具創新的突破。如今,進行各研究及學術單位專長領域之間的成果交流、教育人力整合及資訊資源共享,已成為目前生科研究領域發展的趨勢。跨院校合作、分享與互補跨院校合作模式通常是利用共同指導的方式,讓學生同...
封面故事
生命科學基礎與生物醫學 產業發展最根本
文/楊傑名、吳靜芳生命科學是自然科學領域的一大學門,過去,是由科學家於實驗中的觀察經驗延伸,廣泛地研究生物體的所有面向,包含生命起源、演化、分布、發育、構造、功能、行為、環境互動及生物分類學等。近年來,現代生命科學已演變為一個龐大且分支複雜的領域,由許多不同的學科整合而成。儘管現代生命科學的範疇很廣,其中仍有某些核心的基礎與概念將這些跨領域的學習和研究連結在一起。簡而言之,是利用不同的方法來回答以...
封面故事
2015年QS 世界大學生命科學與醫學專業排名
QS(QuacquarelliSymonds)2015年世界大學排名於4月下旬出爐,美國今年度依舊佔領各分類排名之首,亞洲表現最亮眼則屬日本,台灣入榜QS世界大學分類排名亦取得不錯成績,包括台灣大學醫學領域、中國醫藥大學及陽明大學也在今年進入藥劑與藥理學領域前200名。編輯整理/環球生技月刊日前,英國著名高等教育研究機構QS(QuacquarelliSymonds)推出2015年世界大學學科年度排...
封面故事
求職難!?政府祭銀彈幫忙找工作
多年前,行政院科技顧問組一份《產業科技人才短期供需重點調查推估分析》指出,生技人力將出現供需失衡,成為人力資源過剩的領域之一,竟一語成讖。文、圖/吳靜芳根據經濟部2013年出版的《2014-2016重點產業專業人才需求調查》,報告推估從2014年到2016年,生技醫藥產業平均每年將新聘約2,100至2,300人,但台灣每年生物科技系畢業生(含碩博士)已經超過5,000人。 然而,不少生技相關研討會...
封面故事
生物科技系所 招生「從缺」!? 2015年台灣生技系所總調查
經濟部資料統計,從2014年到2016年生技醫藥業平均每年將新聘約2,100至2,300名員工,其中應用生技占35%,製藥產業占38%,醫療器材產業占27%。教育部資料統計,計有79所大學院校設有生技相關科系,共469個科系、378所研究所每年生科領域畢業生(含碩、博生)超過5,000名,5年來,生醫工程學門在學學生上升超過600人,生命科學學門蒸發超過3,000人。從數據來看,生技相關系所畢業生...
封面故事
「大數據」時代來臨 生物資訊熱潮再起
文/楊傑名人類的基因是由大約30億組鹼基對(A、T、C、G)所組成,自人類基因體被解碼後,除了龐大的資料量,伴隨而至的是更大量的資料分析,若不藉由電腦的輔助歸類,如此大量的資訊就會像一本未按筆劃排列的電話通訊簿,空有資料但卻毫無價值。生物資訊(bioinformatics)是一門集統計學、電算科學以及分子生物學的整合應用科學。最初應用起始於1980年代,為了處理基因體學與遺傳學相關資訊,尤其是伴隨...
封面故事
生科系≠生技產業 要的不只是生科系畢業的人才
近年來,台灣生技產業看似蓬勃發展,所釋放出的職缺數量上升,但許多生命科學領域的畢業生卻總是在求職路上走得步履蹣跚,年輕學子也總是對於生科相關領域之科系及研究所有很多疑惑,常常有人問,「讀生科好嗎?」或是「生科畢業後,未來的出路有哪些?」文/楊傑名根據經濟部2013年出版的《2014-2016重點產業專業人才需求調查》,2012年生技醫藥產業總從業人數約6.9萬人,其中醫療器材產業占49%,製藥產業...
第一頁
上一頁
1
下一頁
最後頁
回雜誌主頁
當期雜誌
查看更多
迎戰阿茲海默症?臺灣療法/檢測勇闖創新賽道
影音專區
查看更多
【影音】2024第三屆環球生技臺灣新創CEO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