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屆唐獎「生技醫藥獎」

CRISPR/Cas9開啟基因編輯革命性進展

撰文記者 楊傑名
日期2016-10-14
EnglishFrenchGermanItalianPortugueseRussianSpanish
第二屆唐獎9月25日在台北舉行頒獎典禮,生技醫藥頒發給3位得獎者,分別是華裔美籍神經生物學家張鋒(左一)、美國RNA結構生物學家珍妮佛.道納(左三)、法國微生物學家伊曼紐.夏彭提耶(右一)。(圖/林嘉慶)

文/楊傑名 圖/林嘉慶

唐獎是由潤泰集團總裁尹衍樑於2012年創辦,委託中央研究院評選,自2014年起每兩年頒發一次,今年邁入第二屆,獎項共分為四大範疇,包括永續發展、生技醫藥、漢學及法治。

唐獎基金會執行長陳振川表示,「唐獎在做的是文化與創新。」中央研究院廖俊智院長也肯定唐獎以世界級的高度與眼界,展現出期望世界永續發展的宗旨與目標。

唐獎除了是獎勵得主們在各領域的創新研究與貢獻,更重要的是教育的推廣,尤其是連結世界各領域頂尖的專家學者。唐獎基金會自9月22日舉辦一系列「唐獎週」活動,讓全台各地師生皆能一睹大師風采。

本屆「生技醫藥獎」共由3位研究CRISPR/Cas9的科學家,包括伊曼紐‧夏彭提耶(Emmanuelle Charpentier)、珍妮佛‧道納(Jennifer A. Doudna)及張鋒(Feng Zhang),這個精準、有效率且易於使用的基因體編輯平台,開啟了生醫科學與疾病治療的革命性發展。

24日在「得獎人演講」的活動中,3位生技醫藥獎得主分別上台講述CRISPR/Cas9的由來、發展及未來應用,其實CRISPR/Cas9是源自於細菌中抵禦病毒入侵的機制,夏彭提耶與道納在2012年首先提出將CRISPR/Cas9應用於基因編輯上,張鋒再於2013年設計出能同時編輯多項基因的方法。

道納表示,許多民眾對於基因編輯、基因改造等名詞經常會感到害怕與不安,但改變基因在大自然中早已行之有年,甚至幾億年前就開始,透過隨機突變的方式進行。

基因編輯正是一項有力的工具,讓人類不用再等待隨機發生,而是可以掌握發生的時機,唯科學家有責任要透過大眾教育把科學發現與世人分享。

「科學是持續進展的,我們現在把這個技術提出來,總比什麼都不說來得好。」道納補充。

張鋒也提到,一般民眾會對基因編輯有抗拒,主要是因為科學家沒有很清楚地解釋正在做些什麼,科學家應該要找時間來回答問題,將正確的訊息傳達給社會大眾,讓人們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