染色體異常非絕症 唐氏症治療曙光:2019最暖國片《傻傻愛你,傻傻愛我》

撰文記者 楊傑名
日期2020-01-15
EnglishFrenchGermanItalianPortugueseRussianSpanish
圖說:郭書瑤(右)與蔡佳宏(左)在電影《傻傻愛你,傻傻愛我》中有精彩的對手戲。(撰文/楊傑名 劇照/華映娛樂提供)

11月1日上映的《傻傻愛你,傻傻愛我》是導演藍正龍執導的第一部電影作品,有別於一般的愛情故事,本片特別以一位喜憨兒的視角出發,讓觀眾與主角小維一同經歷「傻傻」的愛,也陪著他在這過程中一起成長。然而,是什麼原因讓喜憨兒的世界如此特別呢?就讓我們進入基因的世界一探究竟。

小維(蔡佳宏飾)是一位27歲樂觀開朗的少年,雖然天生就是一位喜憨兒,不過在母親悉心的教育下,他不但能自己打理生活,也能獨自到喜憨兒照護工廠上班,過著非常接近一般人的正常生活。

直到有一天,小維意外地走到了海邊,遇見有如美人魚般的小爛(郭書瑤飾)從海裡游到岸邊,一見鍾情的小維決定要像個王子般用盡全力地保護她。

這次意外的邂逅也讓小維「接近正常的生活」開始變得不再「正常」了,試著長大的他開始有了自己的想法,發現世界上有比做好饅頭更重要的事,更期待能談一段27歲男生該談的戀愛,即使可能會受傷,他也不願意再小心翼翼地生活。

本片籌備過程中,導演藍正龍曾為了主角人選苦思許久,由於喜憨兒的外型較為特別,若由一般演員演出,儘管用特殊化妝協助也很難克服,這時他想到曾在拍攝公益廣告時一起合作的蔡佳宏,決定大膽邀請他當男主角,平日喜歡唱唱跳跳的蔡佳宏,也果不其然地通過試戲的考驗。

儘管喜憨兒在心智上相比一般人有所不足,但在藍正龍眼中,他們對所有事情都比一般人更認真,也擁有一顆純真的心,就像小維在片中說的,「其實壞事不是壞事,壞事的後面都是好事」。這讓他想創作一個關於喜憨兒的故事,希望大眾不是同情而是能更了解他們。

透過適當的輔導與教育,喜憨兒能過著非常接近一般人的生活。
透過適當的輔導與教育,喜憨兒能過著非常接近一般人的生活。


喜憨兒的由來

在臺灣,喜憨兒泛指的是心智障礙者,而喜憨兒一詞其實是於1995年才被創造出來,是由當初一群想要照顧心智障礙者的人們,為了成立了一個基金會所取的名字,他們希望用一個正面、積極的名字來替代傳統的智障、傻瓜等污名化的字眼,後來他們想到一句臺灣俚語「天公疼憨兒」,以及「喜」與「惜」的諧音,而定名為「喜憨兒基金會」。

心智障礙通常是發生於18歲以前的成長發育階段,他們在學習和處理日常生活以及對環境的適應能力方面相較其他同齡者顯著來得緩慢,且心智障礙並非短暫的狀態,而是一種終身而長期性的發展異常。

造成智力障礙的原因有很多,包含先天與後天因素,先天因素包括出生前可能因遺傳、感染、染色體異常、孕婦用藥不正確或飲酒過量…等;而後天因素則包括接生不當導致的腦部缺氧、腦部受外力撞傷、腦膜炎、疾病影響…等狀況。

其中,心智障礙者最常見類型之一就是因染色體異常而患有患有唐氏症(Down Syndrome)的患者,因此喜憨兒也常常被稱作是「唐寶寶」,其發生率在全球各人種當中都相當高,大約為1/1,000,亦即每1,000名新生兒就有一位是「唐寶寶」。

大多數的「唐寶寶」在出生時即可由外觀辨認出來,其外觀特徵有:兩眼間距大、鼻子較塌、舌大易吐出、斷掌等。值得注意的是,唐氏症患者可能同時具有多項特徵,但並沒有哪一項特徵是一定會出現在唐氏症患者身上。

近年來,唐氏症越來越受到國際組織的關注,2011年12月,聯合國 (UN) 和國際唐氏症組織(Down Syndrome International, DSI)將3月21日定為「世界唐氏症日」,並廣邀各會員國、國際組織及其他公私部門舉辦相關活動,希望能提高大眾對唐氏症的認識。

《傻傻愛你,傻傻愛我》導演藍正龍創作關於喜憨兒的電影,是希望大眾不是同情而是能更了解他們。
《傻傻愛你,傻傻愛我》導演藍正龍創作關於喜憨兒的電影,是希望大眾不是同情而是能更了解他們。

46+1 多了不一定好

唐氏症是由一位英國醫生John Langdon Down於1862年首次發表,他提出此症狀為一種獨特的精神疾病,並於1866年發表在更廣為人之的期刊中。由於Down發現此一疾病的患者通常面部比正常人較寬,眼睛小而上挑,所以最初他將其稱之為「蒙古症(Mongoloid)」。

直到1965年由當時的蒙古人民共和國(現為蒙古國)提出要求後,世界衛生組織(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才將「蒙古症」除名,取而代之的是,到了1975年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NIH)把此一症狀根據Down的名字而定名為「唐氏症」。

而引起唐氏症的主要原因則是1959年由法國遺傳學家JérômeLeJeune所發現。一般而言,人類的細胞核中共有23對染色體(分別編號為1~23號),且每一對皆由一條來自父親及一條來自母親的染色體所構成,但LeJeune觀察到唐氏症患者在第21號染色體上具有三條染色體,使基因的表現程度發生異常,因此唐氏症也被常稱為「21三染色體症」(Trisomy 21),這也是人類首次發現因染色體缺陷所造成的疾病。

從染色體變異的情形來看,唐氏症還可分為三種類型,包含:標準型、染色體易位型(Translocation)及鑲嵌型(Mosaicism)。

其中,標準型約佔唐氏症患者的95%,指的是當生殖細胞進行減數分裂而形成精子或卵子時,第21對染色體發生無分離現象,導致部份精子或卵子多帶了一條第21號染色體,而部份則不具任何第21號染色體。當這些多帶了一條染色體的精子或卵子與正常卵子或精子結合後,就會成為三染色體的受精卵。

另外,染色體易位型約佔唐氏症患者的4%,主要是當父親或母親的第21號染色體與第13、14、15或22號染色體發生「羅伯森易位(Robertsonian Translocation)」,即這5對染色體結構上的長臂(含大部份遺傳訊息)與短臂(含少部份遺傳訊息)發生交互轉移的情形,因此當形成精子或卵子時,雖然第21號染色體為正常數目,但在其他染色體上可能還帶有錯置的第21號染色體長臂,最終受精卵形成後也等同擁有三倍的第21號染色體。

最後,鑲嵌型則僅佔所有唐氏症的約1%,而此處「鑲嵌」的意思是指患者同時存在著含有46條染色體及47條染色體的細胞。雖然生殖細胞進行減數分裂時並無出錯,但卻在受精卵進行有絲分裂時發生無分離現象,才會造成這兩種細胞共存的現象。不過也因為只有部份的細胞發生染色體異常,鑲嵌型唐氏症的臨床症狀通常最為輕微。

唐寶寶產前篩檢

由於唐氏症如前述是一種染色體異常的疾病,目前為止並沒有任何能治癒唐氏症的方法。現階段,所有對於唐氏症患者的治療都是針對他們的病情與症狀來做對應的處置,例如對於患有先天性心臟病者會根據情況施行心臟手術;而對於智力不足的個案,0~6歲前則建議及早進行「早期療育」,針對不同個案的需求,來協助他們智力開發與認知加強,已有許多案例顯示在接受早療後對生活能有更好的適應能力。
根據統計,年齡較輕的媽媽生出唐寶寶的機率大概是1/1,000~1/1,500,到了30~35歲,該機率會逐漸增加,30歲約為1/700,35歲則約為1/280,倘若到了45歲甚至會提升至1/45。

因此唐氏症的產前篩檢對於孕婦亦是非常重要的一環,未滿35歲的孕婦可以在懷孕10周之後利用母血篩檢評估胎兒罹患唐氏症的風險高低,而針對高風險群及或35歲以上的孕婦,臺灣的衛生福利部也提供羊膜穿刺的醫療補助來協助進行相關染色體的檢查。
所謂母血篩檢,指的是經抽血從母親血液中的血漿內分離出小片段的游離DNA,接著再進一步利用次世代基因序列分析技術來進行染色體分析。另外,近年來研究顯示,懷有唐氏兒的孕婦期血液中甲型胎兒蛋白(Alpha-Fetoprotein, AFP)值偏低,而人絨毛膜促性腺激素(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in, hCG)值偏高。

不過,母血篩檢的結果僅是懷有唐氏症胎兒機率的風險預測,若篩檢結果的機率高於1/270,則建議孕婦配合其他產前檢查技術,如超音波、羊膜穿刺…等,進一步確認胎兒是否患有唐氏症。

羊膜穿刺是利用抽取羊膜內少量(約20c.c.)的羊水分析胎兒的染色體組成,其準確率可高達99%,而羊膜穿刺的最佳檢查時機為孕期第16~20週,因16週前羊水量仍太少,20週後若加上等待報告所需3週左右的時間,當發現胎兒有重大異常須終止妊娠時,對孕婦的傷害較大。

在臺灣,若胎兒經檢查後具患有唐氏症風險,依優生保健法第9條第1項第4款及第2項後段規定,懷孕婦女經診斷或證明「有醫學上理由,足以認定胎兒有畸型發育之虞者」,得依其自願,或未成年者應得其法定代理人、輔助人或配偶之同意,施行人工流產。
 

XIST基因  唐氏症治療曙光

2013年7月,來自美國麻州大學醫學院(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 Medical School, UMass)的研究人員Jun Jiang在《Nature》發表了一篇關於一種「XIST基因」也許能治癒唐氏症的論文,接著又在去年12月將更多支持該論點的證據發表於《Nature Communications》。

她發現某些雌性哺乳動物的兩條X染色體上都包含一個稱為XIST (X-Inactive Specific Transcript)的基因,當XIST活化時會產生一種RNA分子,其結構會如同一條毯子覆蓋於該條染色體的表面,並阻止該條染色體上其他的基因表現。

因此,她和研究團隊就試著模擬出這類動物在胚胎發育過程中會使其中一條X染色體「沉默」的自然過程。他們將原本位於X染色體上的XIST轉殖到第21號染色體上DYRK1A基因的位置上,發現第21號染色體會發生異染色質結構修飾(Heterochromatin Modifications)及DNA甲基化(DNA Methylation)等,進而引發染色體沉默關閉的現象。

透過這樣使染色體沉默的方式,或許就能讓原本唐氏症因染色體數目增加而過度表現的基因受到調控。Jun Jiang認為,她們的研究成果未來非常有潛力走向臨床應用,也可能適用於治療其他染色體數目異常的疾病,例如愛德華氏症(Edwards Syndrome;Trisomy 18)及巴陶氏症(Patau Syndrome;Trisomy 13)等(詳見生技小辭典)。

未來,染色體沉默機制將可能運用於減緩臨床症狀或有效治療的目的上。

生技小辭典

各類三染色體遺傳疾病比較

21三染色體症(唐氏症候群):

    當三染色體症發生於第21號染色體為唐氏症,最常見特徵為低智商且一般發育比正常小孩遲緩,大約有一半的患者心臟缺損,或有腸道的問題須要開刀。但大部份的唐氏症兒可以上學,只是其成長與發育過程都需要較為特殊的教育與資源。

18三染色體症(愛德華氏症候群 Edwards Syndrome):

    猶如唐氏症,愛德華氏症是在第18號染色體多了一條,其發生機率也與母親懷孕時年齡相關,只不過機率低於唐氏症,20歲時機率約是1/2,000,40歲時則是1/150。不過,愛德華氏症多半是致死性症候群,幼兒很少有機會能存活下來,甚至有2/3會胎死腹中。

13三染色體症(巴陶氏症候群 Patau Syndrome):

    巴陶氏症候群更為罕見,發生機率僅約1/5,000,與前述兩者相仿,是在第13號染色體多了一條,其發生機率也與母親懷孕時年齡相關,多半亦是致死性的症候群,幾乎無法存活下來。若存活下來的胎兒,常會有嚴重的畸形發展、心臟病、以及腦部、顏面、腎臟、四肢、及腸的發育異常。
 

>>本文刊登自《環球生技月刊》Vol. 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