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6日至30日「BIO Asia-Taiwan亞洲生技大會」,今年首度疫後全實體舉行。
近幾年,臺灣細胞治療產業受惠《特定醫療技術檢查檢驗醫療儀器施行或使用管理辦法》(簡稱《特管辦法》),而蓬勃興發。
今年展會,創新細胞/基因療法(Cell/Gene Therapy)、精準醫療、細胞和生物製劑的委託開發暨製造服務(CDMO)成為大會的焦點主題,因此,迎來許多國際細胞治療權威的熱烈參與。
除了線上論壇的講者外,最值得關注之一的,是日本最大規模生技醫療基金大和生技創投(DCI Partners)極力支持投資的三家細胞/基因療法廠商Renascience、Surv BioPharma、Cyto-Facto,這三家公司創辦人同時都是日本細胞治療研究圈內,極具權威地位的醫師教授,他們也低調地聯袂現身臺灣,希望來臺尋求各種潛在合作。
撰文/鄔麗.巴旺
Cyto-Facto»日FBRI衍生CMO/CDMO新創 亞洲首座PIC/S GMP細胞生產基地
Cyto-Facto 執行長川真田伸博士(Shin Kawamata),對臺灣基因細胞治療(CGT)領域的人士而言,其實並不陌生。
登記成立於2022年10月的Cyto-Facto ,今年4月起,正式接手「日本神戶生醫研究創新基金會」(Foundation for Biomedical Research and Innovation at Kobe, FBRI)細胞療法研發中心(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enter for Cell Therapy, RDC)的業務及團隊。川真田伸正是RDC自創始以來的主任。
2000年成立的FBRI,由2018諾貝爾獎得主本庶佑教授領導成立,背景由來是1995年神戶大地震後,為重建地方發展而設立的公益組織。旗下又分為四大機構:醫療創新中心、生醫聚落推進中心、細胞療法研發中心與先端醫療中心。
FBRI目標透過推進先進的生物醫學產業和醫療服務,一方面重建神戶的都市計畫與產業經濟,一方面將神戶打造成為「神戶生物醫學創新聚落」(The Kobe Biomedical Innovation Cluster, KBIC),作為日本建立世界級生醫聚落商業模式示範。
RDC是FBRI的核心組織之一,一直在研究用於基因和細胞治療的細胞製劑的標準化品管與製程,並接受日本和海外製藥商委託生產細胞製劑。
而臺灣在2015年八仙樂園塵爆事件後,發展細胞治療與再生醫學成為各界的共識,日本細胞治療產業發展的經驗成為臺灣取經的國家,爾後,日本各相關權威代表都被臺灣各界陸續邀請來臺演講與交流,包括本身是血液學專家的川真田伸,迄今往來臺灣也「Many、Many Times (無數次了)!」他笑說。
只是,去(2022)年11月4日,臺北榮總與陽明交大舉辦「2022國際再生醫療與幹細胞自動化高峰會議」,川真田伸受邀來臺演講的身分還是FBRI細胞療法研發中心主任,這次BIO Asia-Taiwan展會來臺,他代表的是Cyto-Facto執行長,此行除了商業合作開發之外,也希望尋求臺灣的投資資金。
Novartis、Fujifilm都上門合作
RDC作為FBRI的一個部門,2014年正式成立後,同年,瑞士大製藥廠諾華(Novartis)為了擴大細胞療法的白血病藥物Kymriah商業化,開始委外CAR-T細胞生產製備。日本諾華選擇了和FBRI合作,RDC也在日本血液疾病和細胞治療學會(JSIHD)的指導下,建立了一座符合全球法規標準的CMO/CDMO基地。
積極在世界各國進行CDMO廠併購的Fujifilm,也自2021年起,將旗下針對半月板切除患者半月板損傷修復的自體幹細胞治療候選藥物FF-31501,交給RDC進行生產。FF-31501 已經在今年2月啟動三期臨床試驗,有望在可見的未來上市!
隨著CMO/CDMO製藥業務不斷增加,但因為FBRI是公益財團法人,營業收入必須控制在總收入的50%以下,因此,「是時候到了(It's time)!」。
川真田伸進一步表示,「日本很少有基因和細胞製劑CMO/CDMO功能的公司,並且擁有製造全球數量都有限的上市商品的記錄。因此,我們決定RDC有必要分離並獨立,以便建立一個允許未來有足夠資本投資的系統。」
Cyto-Facto成了FBRI第一家衍生的新創公司,也實現「神戶生物醫學創新聚落」裡,第一家全面商業化的基因和細胞藥物製造業務的企業。
「我們會繼續在神戶,透過累積的製造與研究成果,進一步以更靈活的業務發展來履行我們的社會責任,實現過去組織(FBRI)為健康社會做出貢獻的理念。」
川真田伸也強調,「Cyto-Facto的目標是能夠為海外市場提供基因和細胞製劑,而這在日本都尚未實現。」
他並預計,地理位置靠近日本的東南亞地區,包括新加坡、臺灣等發達國家的需求將會增長,Cyto-Facto正在積極尋找未來出口的銷售管道。臺灣部分,目前已經和生物技術開發中心以及義大醫療財團建立合作。
細胞療法製造領域先驅 從物理到醫學的追尋之路
童顏鶴髮的川真田伸,在落腳神戶、成為今天的日本細胞生產製造權威先驅前,他的人生其實有日本科學家少見的精彩。
自小就充滿好奇心的他,從小學就喜愛騎自行車旅行探索世界。因為小時候的興趣,他大學考上京都大學理學院物理系,卻又以「追尋自己」為幌子,多次到印度和尼泊爾「閒逛」。
好不容易1981年大學混畢業了,也在一家設備檢驗工廠找了一份工作,並多次被派駐中東,最後在一次事件中乘坐專機回到了日本,此後也真正找到自己,希望找一份對世界有用的職業,立志要成為一名醫生。
於是川真田伸又回學校,醫學院從頭念起,1990年神戶大學醫學部畢業後,一直在和歌山紅十字醫院(血液科)擔任臨床醫生。
1998年,取得京都大學醫學院病理學博士,接著移居美國,並分別在美國諾華實驗室和史丹福大學醫學院進行博士後研究。
就是在諾華期間,川真田伸首度參與了一個基因細胞開發項目,日日夜夜與白血病小鼠戰鬥,利用小鼠骨髓移植模型進行全面的血液分化研究,從白血病細胞裡分離出T細胞,再轉譯成具選擇識別性的T細胞,這後來成為諾華細胞製劑 Kymriah® 的原型。
2002年,他被財團法人神戶醫療產業振興機構任命為研究員,回到日本,往後的20 多年裡,川真田伸和他的自行車終於落定神戶,並一直專注從事幹細胞研究和細胞療法的實際應用。
「要成為細胞療法製造領域的先驅,並非易事……。」川真田伸笑說。
發展全球標準製程 全方位導入IT、AI數據化和自動化
川真田伸接著翻開Cyto-Facto的公司簡報說,「要成為一個能面向國內和國際展示的細胞治療製造的管理和營運的『實踐者』,也有很大的挑戰!」
例如,光是日本有關電池製造的法規,在系統、操作和標準方面,就與歐洲和美國的適用法規不一定一致。
此外,當細胞治療開始進入運送階段,就算使用自動化機器也很難確保產品的品質,最終也需要專業進行驗證。
「細胞標準化製程成為世界各地討論的問題。」然而,他也自豪,Cyto-Facto透過生產 CAR-T 細胞療法的商業產品,成為亞洲第一座PIC/S GMP細胞生產基地,已經積累了製造技術、專有技術以及CDMO各種合作的相關知識和經驗。
川真田伸同時積極開發及導入IoT技術、AI數據化和自動化等各種智慧科技,以達到品質源於設計(Quality by design, QbD)的概念,致力建立一套智慧細胞生產系統(Smart Cell Processing, SCP),以發展全球標準製程、構建全球供應鏈的核心專業。
總而言之,Cyto-Facto已經完成符合 J-GMP、PIC/S GMP法規的各項設施,能執行基因和細胞產品商業化生產製造的各項環節,從諮詢、文件、自動化生產、到品質驗證等。
Cyto-Facto和川真田伸也信心十足,準備為全球細胞標準化製程以及為細胞實際應用的產業化發展,鋪開平坦的大道……。
川真田伸自豪研究的「細胞標準化製程」,Cyto-Facto透過生產 CAR-T 細胞療法的商業產品,成為亞洲第一座PIC/S GMP細胞生產基地。(圖/freepik,本刊資料中心)
>>本文刊登自《環球生技月刊》Vol. 108